茶,作为我国国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绿茶,作为茶叶的一种,以其清新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深受茶友们的喜爱。你知道绿茶是如何从一片片茶叶变成杯中香茗的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茶加工的神秘世界,一探究竟。
一、绿茶的采摘
绿茶的加工,首先要从采摘开始。绿茶的采摘标准通常分为四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采摘的时间也非常讲究,一般选择在晴天进行。
采摘等级 | 茶叶大小 | 采摘时间 |
---|---|---|
特级 | 茶芽或一芽一叶 | 春季 |
一级 | 一芽一叶 | 春季 |
二级 | 一芽二叶 | 春季 |
三级 | 一芽三叶 | 春季 |
二、杀青
采摘回来的茶叶需要进行杀青,以防止茶叶氧化,保持其绿色。杀青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锅炒杀青和蒸汽杀青。
1. 锅炒杀青:将采摘的茶叶放入特制的炒锅中,用高温进行杀青。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茶叶烧焦。
2. 蒸汽杀青:将采摘的茶叶放入蒸笼中,用蒸汽进行杀青。这种方法可以使茶叶保持较好的色泽和口感,但设备要求较高。
三、揉捻
杀青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揉捻,使其形状发生变化,并增加茶汤的滋味。揉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
1. 手工揉捻:由茶农手工进行揉捻,这种方法可以使茶叶的形状更加独特,但效率较低。
2. 机械揉捻:使用机器进行揉捻,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茶叶的形状可能不如手工揉捻的茶叶美观。
四、干燥
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保持茶叶的形状和品质。干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烘干和晒干。
1. 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这种方法可以使茶叶保持较好的品质,但设备要求较高。
2. 晒干: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在阳光下进行晒干。这种方法可以使茶叶具有独特的晒味,但受天气影响较大。
五、筛分
干燥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筛分,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茶叶分开,以便后续的包装和销售。
六、包装
将筛分好的茶叶进行包装,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总结
绿茶的加工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技术。从采摘、杀青、揉捻、干燥到筛分、包装,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正是这些精细的操作,才使得绿茶保持了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绿茶的加工过程,品味到更多的茶文化。
绿茶的加工程序为
绿茶加工的基本流程是:杀青→揉捻(整形)→烘干。
高温抑制酶活性,保持茶叶绿色。同时,利用高温去除草气,形成茶香;还利用高温去除部分水分,使叶片变软,有利于揉捻成型。固定通常通过在锅或桶中加热来进行,也使用蒸汽。杀青时叶温应在75℃以上。如果温度过低,杀青不足,容易产生红茎叶,揉捻时容易折断,末端多块。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烟焦、叶焦、碎茶多。
用揉捻机进行揉捻,使叶子卷成条状。这就是弯直绿茶的成型方法。嫩茶要轻轻揉,老茶要再揉。有很多著名的绿茶是不揉捻的,比如扁形龙井茶,只是在锅里炒一炒,压扁定型。兰花形的太平猴魁、江山绿牡丹,也是在锅里轻拍而成。
干燥是香气定型和形成的过程,干燥方式一般采用锅和烘干机进行。许多绿茶在干燥过程中一边干燥一边成形。比如珍珠茶在炒制时卷曲成珠状,碧螺春在烘揉时卷曲成螺状。各种名优绿茶都是在干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成型方法形成的。中国的各种绿茶因形状不同而形成。造型是将茶叶在干燥前,塑造成需要的形状。可卷成条状或压平,卷成直条状,卷成螺旋状,压成珠状,扎成花状,或压成方形或圆形的饼茶。
二、扁形绿茶加工
以龙井茶为例,其加工程序为:鲜叶→摊放→青锅炒制→摊放冷却→过筛→发光。具体操作如下:采摘鲜叶一芽、一片或两片,在室内摊放4-10小时,收集叶片,放入绿锅中炒熟。锅底温度180℃左右,锅面擦专用油。每盆投入100~ 200克叶子,用抓、拉、转手掌的方式摇动叶子,逐渐将叶子拉直,轻轻按压。大约15~ 20分钟后,当七八成叶子干了,就拿锅晾凉。大约60分钟后,过筛。筛面茶和筛底茶分别加热,每壶200克左右的茶叶,壶温70℃左右。茶叶通过抓、扣、压、推、磨等方式进行炒制。最后就形成了平整光滑的龙井茶。
现在很多扁茶都可以用机器加工。首先用杀青机将绿茶杀青,然后用梳理机构将茶条拉直,再用多功能机展平、炒青,最后用手助式闪盘打磨。
三、单芽绿茶加工
以雪水云绿为例,其加工程序为:鲜叶→摊放→杀青→初烤→整形→复烤。具体操作如下:采摘粗茶芽,分拣去杂,摊放4-6小时,用杀青机杀青至叶温75℃以上,杀青软化后,在110℃左右第一次供应,烘干至六成左右干燥,用梳理机整形拉直茶条,然后烘干。
四、直青绿茶加工
以南京雨花茶为例,其加工程序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定型锅炒制→烘干。具体操作如下:采摘一芽一叶或二叶的鲜叶,摊放4小时左右,用杀青机杀青,直至叶片温度在75℃以上。叶子变软后,摊凉,用揉面机轻轻揉成条状。用拉、揉、摇等手法在锅里定型。锅内温度70℃左右,在锅内反复拉条、搓直、收紧。当它又细又直又圆的时候,大约90%是干的。用烘干机在60℃左右烘干。
现在直绿茶可以用机器加工了。用杀青机杀青,用揉捻机揉捻成条,用烘干机烘干至六成干,用理条炒制机构将茶条拉直,九成干后用烘干机烘干。
动词(verb的缩写)弯曲绿茶的加工
以婺源名梅为例,其加工程序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烘→炒制→复烘。具体操作如下:采摘一芽一叶或二叶的鲜叶,摊放4-6小时,然后用杀青机杀青,直至叶温在75℃以上。叶子变软后,用擀面杖将叶子擀成条状。10℃的空气温度进行第一次干燥至六成干,翻炒或滚炒至九成干,最后在70℃左右干燥。茶条微微弯曲,露出白毛。
6.螺旋绿茶的加工
以碧螺春为例,其加工程序如下:鲜叶→杀青→揉面→揉面露出细毛→烘干。具体操作如下:采摘带芽鲜叶,去杂,杀青,使叶温在75℃以上,软化,卷叶成条。传统的做法是在锅里摇、炒、揉相结合,逐渐形成茶条。炒至六七成干时,在锅内反复揉搓溶解,使茶条卷曲,绒毛外露。八成干后,用文火(40℃左右)烘干。现在的曲形绿茶都可以用机器采摘,是揉捻和初烘后的茶叶。茶叶用机器采摘(有炒家反复炒),然后用烘干机烘干。
七、珠绿茶加工
以泉港柏慧为例,其加工程序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烤→炒两片绿叶→炒三片绿叶。具体操作如下:采摘一芽二叶的鲜叶,摊放3小时左右,杀青,待叶变软后揉捻,初晾至六成干左右,用小珍珠茶烘干机反复推炒2小时左右,至基本呈颗粒状,再摊放锅内冷却。然后炒制三青(火锅),用珍珠茶烘干机反复翻炒3小时左右,直至茶叶色泽鲜艳、紧实、圆润有珠、翠绿有霜。
绿茶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有采摘、鲜叶摊放、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
1、采摘
在春节或采摘季节将茶叶采摘下来。
2、鲜叶摊放
鲜叶采收后,应及时摊放,可采用室内自然摊青、萎凋槽、摊青机等分级分批依次摊放,摊放厚度2-5cm,时间2-6小时,至含水量70-72%,叶色变暗、茶香初显为宜。
3、鲜叶杀青
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所谓高温杀青,就是在较短时间内,将叶温上升到80℃(锅温250-300℃),并保持2-4分钟,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同时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到杀青后期,可以适当降低温度,防止芽尖和叶缘焦黄,并进一步杀透,蒸发水分到适当的程度。
4、揉捻
用手反复揉搓,跟揉面差不多。当茶叶揉搓成一团,感觉茶叶也凉了后,将揉成团的茶叶散开,这一遍搓茶就算结束啦。将搓好的茶,放入热锅中再炒热。同样用双手来回翻动,直到茶叶充分加热,后再装出揉搓。重复5遍炒、搓过程才能制出好茶。
5、干燥
经过五遍反复炒、搓过程后,将最后一遍搓过的茶,放入热锅内,来回翻动五到十分钟,接近干燥时需停止翻动,避免碎。最后熄灭明火,用灶内余烬烘干即可。
绿茶生产工艺流程
绿茶的生产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
1、杀青
采取高温措施,使鲜叶内含物迅速地转化,破坏鲜叶的组织,进而破坏酶的活化,然后是内含物质在非酶促反映的作用下,形成绿茶的色、香、味的品质特征。所以说杀青最重要的目的是外因通过内因初步改变而形成的鲜叶形质。
2、揉捻
揉捻可以理解为两个动作,一个揉,揉即使茶叶成条,一个捻,捻可使茶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外形形成,既用这样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便于冲泡,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3、干燥
干燥的目的一是利用高温破坏酶,制止酶促氧化;二是蒸发水分,紧缩茶条,使毛茶充分干燥,防止非酶促氧化,利于保持品质;三是散发青臭气,进一步提高和发挥香气。干燥过程中,热化作用占主导地位。
扩展资料:
价值功效
1、抗衰老。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
2、抑疾病。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3、抗致癌。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4、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达90%左右。
5、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6、醒脑提神。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对于缓解偏头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