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中辉锅(绿茶辉锅视频)

茶叶,作为我国的国饮,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众多茶类中,绿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效,备受茶友们的喜爱。而在绿茶家族中,有一种茶被誉为“绿茶中的精华”——辉锅。辉锅绿茶究竟有何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辉锅”的神秘面纱。

一、辉锅绿茶的起源与特点

1. 起源:

辉锅绿茶起源于我国四川省的峨眉山地区,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优良的品质,被誉为“绿茶中的瑰宝”。

2. 特点:

* 外形: 辉锅绿茶的条索紧结,色泽翠绿,香气浓郁。

* 汤色: 汤色清澈明亮,呈淡绿色。

* 口感: 滋味鲜爽回甘,回味悠长。

* 保健功效: 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抗氧化、降低血压等功效。

二、辉锅绿茶的制作工艺

辉锅绿茶的制作工艺独特,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 描述
杀青 将鲜叶进行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保持茶叶的绿色
揉捻 通过揉捻使茶叶条索紧结,形成特有的形状
炒制 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炒制,使茶叶香气浓郁
摊晾 将炒制后的茶叶进行摊晾,使其充分散发出香气
精选 对茶叶进行精选,去除不合格的茶叶

三、辉锅绿茶的品饮方法

1. 泡茶器具:

* 紫砂壶: 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强的特点,适合泡制辉锅绿茶。

* 瓷壶: 瓷壶质地细腻,能够更好地展现辉锅绿茶的香气和滋味。

2. 泡茶方法:

* 水温: 选用80-90℃的沸水。

* 投茶量: 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一般以茶水比例为1:50为宜。

* 泡茶时间: 第一泡约为1分钟,后续泡茶时间逐渐增加。

四、辉锅绿茶的文化内涵

辉锅绿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 佛教文化: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辉锅绿茶的产地与佛教文化紧密相连。在佛教文化中,茶被视为一种清静、淡泊的象征。

2. 茶道文化:

辉锅绿茶的制作和品饮过程,体现了我国茶道的精髓。茶道讲究“和、敬、清、寂”,辉锅绿茶在泡制和品饮过程中,也体现了这些精神。

辉锅绿茶作为绿茶中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茶友。品味辉锅绿茶,不仅能品尝到其鲜爽的口感,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辉锅绿茶的世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吧!

潮汕炒茶属于什么茶,潮汕炒茶是绿茶吗

潮汕地区的凤凰单丛茶远近闻名,但外人不知的是,其实潮汕有一种土茶也非常特别,这就是炒茶。潮汕炒茶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很多地方的炒茶,其中比较出名的是揭阳炒茶。揭阳炒茶主要分为揭东炒茶(包括坪上炒茶、五房炒茶、大洋炒茶等)、揭西炒茶(大溪炒茶、钱坑炒茶、京溪园炒茶、五经富炒茶等)。而揭阳炒茶中,又以来自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的坪上炒茶最富名气,该茶又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炒仔揭阳炒仔。

潮汕揭阳炒茶的特点

揭阳炒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茶种,历史极其悠久,在清雍正《揭阳县志》中就有山中土茶味微苦的记载。炒茶原来称为土山茶,并不为广众所认识,再加上因为制作工艺的问题,茶型不美观,且初喝者会觉得不够香,很苦,难以入口,所以一般只有地道的揭阳人才喜欢喝炒茶。

但实际上,正宗农家揭阳炒茶浓厚醇香,炒茶不苦涩基本上就不是真的炒茶,但入口即化,转为回甘,喜欢上它就很难改口。可能是受了乌龙茶的影响,揭阳炒茶虽然用的是绿茶制法(从这点来说,揭阳炒茶是绿茶,且是炒青绿茶),追求的却是乌龙茶的冲泡效果。因此,很多喝铁观音的茶友应该都不会不喜欢喝揭阳炒茶。

揭阳炒茶的成茶色泽黄绿呈深灰,多数表面还带有一层因长时间高温辉锅干燥所产生的白粉;茶性极温;冲泡后茶汤黄褐明亮,有些陈茶的汤色,甚至与岩茶或熟潽相当,红艳明亮,滋味芳烈,炒米香好;入口稍带苦涩,但回甘力强,冲泡数次还是甘味十足。

揭阳炒茶具有愈陈愈醇、愈陈愈佳的品质特点,当地每户茶农都有贮存炒茶的习惯,把老茶视为珍品,非至亲好友或贵宾绝不轻易让其露脸。一般家庭储存炒茶,适合用普宁市贵政山的陶制茶罐作为存茶容器。

喝揭阳炒茶适合用工夫茶

前面说了,揭阳炒茶追求的是乌龙茶的冲泡效果,而喝乌龙茶适合用潮汕功夫茶,同时揭阳炒茶也秉承了潮汕茶文化的优良传统,所以揭阳炒茶更加适合用潮汕功夫茶来喝高冲低斟、郭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另外,揭阳炒茶还可用于制作蜜茶,将蜂蜜用锅煮沸后冷却,再与老茶一起搅拌均匀,存放半个月后再拿出来喝,甘甜、清爽,沁人心脾,可清凉解毒。

揭阳炒茶的主要制作工序

摘茶:通常要求在早上雾气还未有散尽前摘取,采摘一芽二叶,一年之内以清明期间采摘的鲜叶最好。

杀青:将摘取来的鲜叶放进锅中搓揉至湿润,再用茶擦双手慢慢揉捻,每三分钟散开打松一次,然后再揉,整个过程耗时不低于半小时。

炒茶青:将杀青好的茶叶放进锅里,用火炒至干茶为止,然后放置冷却约24小时。

筛选:炒干的毛茶经过筛选会被分为三类,分别是茶心、茶末、老叶。

升茶:即复炒,将筛选好的茶心放进锅里用文火炒,至少不低于8个小时。由于炒制时用足重火,茶叶的茶性由苦寒转为温厚,即使多喝也不伤胃,不过茶叶的苦涩味和火气却也难以消除。但是,随着陈放时间越久,炒茶的上述缺点也会逐渐消失,色泽越来越乌润,汤色越来越浓厚,滋味越来越甘醇。

崂山绿茶是熟茶吗

一、解答问题

根据崂山绿茶的加工工艺及其他条件,可判断出,崂山绿茶是生茶。具体见下分析

二、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1、它们的工艺不同:

A生茶不经过任何发酵:将鲜茶只经过萎凋,杀青,揉捻以及自然陈放干燥,而不经过任何发酵;

B熟茶需要将鲜茶渥堆发酵:熟茶则需要渥堆发酵后,才经过晒干加工而成的茶叶。

2、外观不同

A生茶色泽以青绿,墨绿居多,部分呈黄红色;

B熟茶则以黑色居多,少部分呈褐红色或者褐黄色;

3、口感和气味不同

A泡茶后,生茶气味比较淡,多带有清香的茶气,泡茶后口感强烈,茶汤香气鲜香高扬,回甘略带苦味;

B熟茶则浓郁,口感绵软;熟茶干茶气味比较浓烈,能闻到霉味,泡茶后口感醇厚绵柔,回甘甜香不涩口。

4、茶汤颜色不同

A生茶泡茶后的茶汤颜色多呈黄色,以黄绿色,青黄色和金黄色为主,汤色清澈明亮;

B熟茶颜色多呈红色,以褐红色,橙红色为主,汤色鲜润,红稠明亮。

5、采用拿捏法

A生茶有弹性,将两片茶叶扭在一起能回弹;

B熟茶因为经过高温发酵,芽叶失去弹性且易碎。

三、名称及基本概况

崂山绿茶是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沙子口、中韩、北宅等4个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选择背风向阳的半山坡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土壤pH值4.5至6.5,土质深厚肥沃的花岗岩母岩棕壤土,有机质含量大于1.0%,土层厚度不低于60cm,地下水位在60cm以上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茶树品种,用特有的工艺加工制成的绿茶。

四、崂山绿茶的特点

崂山绿茶是中国绿茶中的经典名品,香韵醇厚宜人,滋味鲜爽独特。用滚烫的开水,揭开杯盖、提起水壶、倾壶倒水时提腕、压腕,持续三次细水长流,水柱不竭,这道工序叫“凤凰三颔首”。端起茶碗,先观色、再闻香、后品尝;品茶时三刮莫要忘,越刮茶越香。

1刮尘:悄悄刮去漂浮的茶料,喝出的是冰糖消融之后的甜美。

2刮香:茶味与辅料的滋味超脱而出,甜香味美。

3刮茶:露变幽香,淡淡汤色,润喉解渴。

五、生长环境

1气候

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暖文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春季回温慢,夏无酷暑,炎热期短,多雾,秋季寡照,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2.4℃左右,无霜期233d左右,平均降水量650毫米900毫米,年平均湿度70%左右,平均有雾日50天左右,气温达到10℃以上的茶树生长天数平均为233天左右,有效积温4317.3℃。

2土壤

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土质较厚,有机质含量高、地力肥沃,地下水位在80厘米以上。

六、生产工艺技术情况

1栽培技术

1.1播种: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每穴5至6粒种,出苗后定3至4株健壮苗。

1.2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最佳时间为3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适当深栽,栽后浇足定根水,并进行保墒。

1.3新茶园种植适当密植、矮化、适当深栽,以提高茶树的抗旱与抗寒力。

1.4幼龄茶园管理:“以采代剪,培养茶蓬”。越冬管理:主要采取“培土”或“打小弓棚法”。

1.5投产茶园管理“浇水,除大旱和追肥后及时浇水外,每年须浇好“催芽”、“润肥”、越冬水。

2采摘分级

2.1采摘时间:每年4月中下旬至9月底为采摘期。

2.2采摘要求

⑴卷曲绿茶

特级鲜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一芽一叶占总量16%至20%。芽长于叶或芽叶等长,大小均匀一致,色泽鲜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或红叶。

一级鲜叶: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初展,要求一芽二叶占36%至5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为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或对夹二、三叶,要求一芽二叶占21%~35%,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为无芽或对夹三、四叶,要求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⑵扁形绿茶

一特级鲜叶:芽一叶初展为主,芽长于叶或芽叶等长,大小均匀一致,色泽鲜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或红叶。

一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一叶初展占1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叶为主不超过30%,要求色绿匀净,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一芽二叶或三叶初展、三叶不超过30%,不得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2.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或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

3加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⑴卷曲形: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做形烘干→提香→包装→入库。

⑵扁形:摊青→杀青→理条→做形(压扁)→辉干→包装→入库。

3.2工艺要求

茶鲜叶必须进行摊晾,摊放厚度不超过5厘米,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杀青投叶要均匀,应遵守“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抛闷结合,多抛少闷;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杀青工具、温度和时间。做形时按照先高后低的原则调整温度,进行理条、整形。卷曲茶机械揉捻时,投叶量以杀青叶占揉捻筒容积的85%为宜,掌握的原则是:轻—重—轻原则,即嫩叶轻压轻揉,老叶重压长揉,嫩叶冷揉,老叶温揉;扁茶辉锅锅温为70℃至80℃左右,手法是抖、搭、推、磨相结合。

4质量特色

4.1感官指标

⑴卷曲茶

外形:条索卷曲、细紧、匀整;不同级别茶叶色泽从翠绿到墨绿,但不得枯黄、断碎。内质:香气高,从嫩栗香到尚纯;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但不得浑浊;滋味醇、无异味;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绿。

⑵扁形茶

外形:外形扁平,不同级别茶叶从光滑到扁平;色泽从嫩绿到黄绿,匀整洁净。内质:香气高,从嫩香到纯正;滋味醇,无异味;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明亮;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亮。

4.2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37%(米/米),粗纤维≤16.0%(米/米);对特级和一级崂山绿茶,氨基酸≥3%(米/米)。

崂山绿茶的制作工艺

揉捻的目的是为了使叶细胞组织破碎、芽叶卷曲形成条索。揉捻时,揉捻叶在揉桶里受到两个平面间压力以及揉盘、桶壁及芽叶相互间的摩擦力的综合作用,茶汁溢出,叶片的柔软性、可塑性及粘性增加,利于成条。做名特优绿茶时一般采用手工揉捻,加工大宗绿茶时均采用机械揉捻。一般采用45型揉捻机,每次投叶量为15kg左右。揉捻机转速则以45~55r/min为好。揉捻时加压遵守轻-重-轻,时间掌握在30~60min左右。一般1~2级鲜叶,揉捻时间为30min,压力调节为无压5min,轻压20min,无压5min;3级原料揉捻时间为:35min,压力调节为无压5min,轻压10min,中压15min,无压5min。揉捻合适的茶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摸后有粘湿的感觉,且揉捻叶紧结而成条率达60%~80%以上。

揉捻后的茶叶需要用解块分筛机进行解块。1~2级茶叶,揉捻后即解块筛分。4~5级茶叶解块筛分后,头子进行复揉。干燥不仅蒸发叶片的水分,而且发生一系列热化学变化,形成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形。干燥主要包括蒸发水分、热化学变化、完善外形3个密不可分的阶段。干燥方法不同又分为烘青与炒青两种加工工艺。烘青的特点是外形好,色泽好,但香气稍逊色一些,而炒青的优点则是香气好,外形与色泽稍差。所以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采用半烘半炒工艺。

先采用自动烘干机进行烘干,进风温度110℃~120℃,摊放厚度约2~3cm,每隔3min翻1次,以散失水分青气,待茶条6~7成干时,不粘手时,可以进行搓条、理条提毫,利于成形。时间约15~20min。二青叶烘干摊凉后,在锅式炒干机上进行炒干,每锅投叶量10kg左右,锅温100~110℃,炒至茶叶含水率为5%,用手捻茶叶能成为粉末即可出锅,一般时间为40~60min。(一)品种。

黄山群体种、鸠坑种、祁门种、龙井43、福鼎大白茶等中小叶抗寒性较强的优良品种。

(二)立地条件。

要求选择背风向阳的半山坡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土壤pH值4.5至6.8,土质深厚肥沃的花岗岩母岩棕壤土,有机质含量大于1.0%,土层厚度不低于60 cm,地下水位在100cm以下。

(三)栽培技术。

1.播种: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每穴5至6粒种,出苗后定3至4株健壮苗。

2.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最佳时间为3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适当深栽,栽后浇足定根水,并进行保墒。

3.新茶园种植适当密植、矮化、适当深栽,以提高茶树的抗旱与抗寒力。

4.幼龄茶园管理:“以采代剪,培养茶蓬”。

越冬管理:主要采取“培土”或“打小弓棚法”。

5.投产茶园管理“浇水,除大旱和追肥后及时浇水外,每年须浇好“催芽”、“润肥”、越冬水。

(四)采摘分级。

1.采摘时间:每年4月中下旬至9月底为采摘期。

2.采摘要求:

(1)卷曲绿茶:

特级鲜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一芽一叶占总量16%至20%。芽长于叶或芽叶等长,大小均匀一致,色泽鲜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或红叶。

一级鲜叶: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初展,要求一芽二叶占36%至5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为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或对夹二、三叶,要求一芽二叶占21%~35%,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为无芽或对夹三、四叶,要求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2)扁形绿茶:

特级鲜叶:一芽一叶初展为主。

一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一叶初展占1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叶为主不超过30%,要求色绿匀净,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一芽二叶或三叶初展、三叶不超过30%,不得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或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

(1)卷曲形: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做形烘干→提香→包装→入库。

(2)扁形:摊青→杀青→理条→做形(压扁)→辉干→包装→入库。

2.工艺要求:

茶鲜叶必须进行摊凉,摊放厚度不超过5cm,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杀青投叶要均匀,应遵守“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抛闷结合,多抛少闷;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杀青工具、温度和时间。做形时按照先高后低的原则调整温度,进行理条、整形。卷曲茶机械揉捻时,投叶量以杀青叶占揉捻筒容积的85%为宜,掌握的原则是:轻—重—轻原则,即嫩叶轻压轻揉,老叶重压长揉,嫩叶冷揉,老叶温揉;扁茶辉锅锅温为70℃至80℃左右,手法是抖、搭、推、磨相结合。

(六)质量特色。

1.感官指标:

(1)卷曲茶:

外形:条索卷曲、细紧、匀整;不同级别茶叶色泽从翠绿到墨绿,但不得枯黄、断碎。内质:香气高,从嫩栗香到尚纯;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但不得浑浊;滋味醇、无异味;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绿。

(2)扁形茶:

外形:外形扁平,不同级别茶叶从光滑到扁平;色泽从嫩绿到黄绿,匀整洁净。内质:香气高,从嫩香到纯正;滋味醇,无异味;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明亮;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亮。

2.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37%(m/m),粗纤维≤16.0%(m/m);对特级和一级崂山绿茶,氨基酸≥3%(m/m)。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崂山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崂山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hayejidi.com:443/lvcha/231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