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作为我国茶文化的代表,自古以来就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2015年,我国绿茶出口再创新高,成为全球绿茶市场的佼佼者。本文将带您回顾2015年绿茶出口的辉煌历程,探寻中国茶产业的崛起之路。
一、2015年绿茶出口概况
1. 出口总额再创新高
2015年,我国绿茶出口总额达到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5%。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也表明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2. 出口量稳步增长
2015年,我国绿茶出口量达到120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绿茶出口量占全球绿茶市场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3. 出口市场多元化
2015年,我国绿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日本、韩国等地区。其中,欧洲市场是我国绿茶出口的主要市场,占比达到40%。
二、2015年绿茶出口亮点
1. 品牌影响力提升
2015年,我国绿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以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为代表的中国绿茶品牌,在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屡获殊荣,吸引了众多海外消费者。
2. 绿色、有机绿茶备受青睐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有机绿茶成为市场新宠。2015年,我国绿色、有机绿茶出口额同比增长10%,成为绿茶出口的新亮点。
3. 电商助力绿茶出口
2015年,我国绿茶电商出口额同比增长20%,电商成为绿茶出口的新渠道。通过电商平台,我国绿茶企业可以更便捷地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
三、2015年绿茶出口原因分析
1. 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茶叶种植补贴、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等,为绿茶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品质提升
我国绿茶品质不断提升,口感、香气、外观等方面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使得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3. 品牌建设
我国绿茶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通过参加国际茶叶博览会、举办品鉴会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市场拓展
我国绿茶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开展跨境电商等方式,将绿茶推向全球。
四、2015年绿茶出口展望
1. 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
未来,我国绿茶出口市场将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市场外,还将拓展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
2. 绿茶产品结构优化
我国绿茶企业将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的绿茶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品牌国际化
我国绿茶企业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国际化水平,使中国绿茶成为全球茶叶市场的领军品牌。
2015年,我国绿茶出口再创新高,成为全球绿茶市场的佼佼者。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策支持、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展望未来,我国绿茶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全球茶叶市场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表格:2015年绿茶出口主要市场及占比
地区 | 占比 |
---|---|
欧洲 | 40% |
北美 | 20% |
日本 | 15% |
韩国 | 10% |
其他 | 15% |
中国茶叶的发展历史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拿来当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拿来当药用。
4、汉代: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拿来当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拿来当药用。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拿来当药用。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拿来当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拿来当药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扩展资料
饮茶的三个阶段: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2、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搅拌后饮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
茶区分布
1、世界产茶区
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肯亚、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阿根庭及中南美洲,各国产茶区之茶籽、茶苗及制茶技术皆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引入。
2、中国四大茶区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茶区东起台湾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地区。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山脉高耸,气候多变,适合各种大叶种茶树的生长培育。中国的外销碎茶和边茶大多数产自这里,也是高档绿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产地。文章来自微信号:cha567。多元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南茶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西南茶区,可以考证到中国茶大部分的演化史。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南部等地,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而且这些地区多山地丘陵,自然环境优越,对于茶树的生长得天独厚。华南茶区的品种资源丰富,优良品种极多,茶树以乔木型和小乔木大叶种偏多。很多名茶,如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六堡茶、西山茶等均产自这一茶区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以长江为界线,从长江抵达南岭,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江南茶区四季分明,春夏两季多雨,多丘陵地带,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以灌木型为主,是质优高档绿茶的集中产区,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在中国茶区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从长江向北,直抵信阳,从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苏北部,包括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江北茶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冬季漫长,降水量因地区不同各异。该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2018到2020年花茶的销售量是多少
花茶又名香片,是将植物的花或叶或其果实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花茶主要产于福建、江苏、浙江、云南等地。
花茶可以分为花草茶和花果茶,用花或叶制作的为花草茶,在我国市场上的花草茶大约有60~70个品种,其中有60%为野生品种,40%为种植品种,主要有茉莉花茶、玫瑰茶等;而用果实制成的则是花果茶,如无花果茶、罗汉果茶等。
二、花茶行业产量
茉莉花是花茶中的最主要花茶类型,2018年全国茉莉花种植面积18.65万亩,同比去年增长0.89万亩,同比增长5.0%。中国主要有四个地区盛产茉莉花,分布为横县、犍为、福州、元江。2018年中国四大产区茉莉花种植面积为10.8万亩、5.3万亩、2.1万亩、0.45万亩,
2014-2018年中国茉莉花四大产区种植面积(万亩)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中国茉莉花产量为11.08吨;2018年横县、犍为、福州、元江四大产区的茉莉花茶的产量分布为7.5万吨、1.6万吨、1.38万吨、0.6万吨。
2014-2018年中国茉莉花茶四大产区产量(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茉莉花茶四大产区中福州地区的茉莉花茶均价最高,达到了160.1元/公斤;其次为犍为地区,均价为106.3元/公斤;横县和元江茉莉花茶的均价为86.7元/公斤、83.3元/公斤。
2014-2018年全国茉莉花茶四大产区均价(元/公斤)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三、花茶行业进出口
中国是世界茶叶大国,因此中国花茶的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2018年中国花茶的进口量为283.9吨,出口量为6917.3吨;2019年中花茶的进口量仅有338.4吨,出口量达到了6489.6吨。
2014-2019年中国花茶进出口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花茶进出口量占茶叶总进出口量的比重较小,2019年中国花茶进口量仅占茶叶总进口量的0.6%,花茶出口量占茶叶总出口量的1.8%。
2019年中国花茶进出口量占茶叶进出口量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中国花茶出口金额为6620.6万美元,进口金额为378.1万美元;2019年中国出口金额为6462.6万美元,进口金额为357.3万美元,出口金额为进口金额的18倍。2019年中国花茶进口金额占茶叶进口总金额的1.9%,花茶出口金额占茶叶出口总金额的3.2%。
2014-2019年中国花茶进出口金额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中国花茶进出口额占茶叶进出口额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全国进口花茶数量排名第一的为福建省,进口数量为82.5吨;广东省紧跟其后,进口量为78.9吨;上海、安徽花茶进口量分别排名第三、第四,进口量为43.9吨、39.8吨;浙江、江苏、北京花茶进口量分别为5.8吨、2.1吨、1吨。
2019年中国各地区花茶进口数量(吨)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中国福建、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安徽、江苏、广西的花茶进口金额分别为130.69万美元、119.16万美元、61.72万美元、22.76万美元、4.69万美元、4.54万美元、1.9万美元、0.05万美元。
2019年各地区花茶进口金额(万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作为中国传统的特种茶之一,茉莉花茶长年远销日本、美国、俄罗斯、中国香港、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并在当地市场享有良好声誉。2018年中国花茶出口至日本、俄罗斯、美国、中国香港、德国的数量最多,出口数量分别为2440吨、814吨、742吨、400吨、371吨。进口金额分别为361万美元、1143万美元、1338万美元、294万美元、1736万美元。
2018年中国花茶出口量及金额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2018年中国花茶进口均价为13.32美元/公斤,出口均价为9.57美元/公斤;2019年中国花茶进口均价为13.65美元/公斤,出口均价为9.96美元/公斤。
2018-2019年中国花茶进出口均价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相较于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更受国外的欢迎;2018年中国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出口数量为5194.4吨,进口数量为77.3吨;2019年中国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出口数量为4842吨,进口数量为156吨。
2014-2019年中国花茶(内包装每件净重>3kg)进出口数量
2018年中国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出口金额为3543.8万美元,进口金额为82.3万美元;2019年中国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出口金额为3370.6万美元,进口金额为34.1万美元。
2014-2019年中国花茶(内包装每件净重>3kg)进出口金额
2015-2019年中国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的出口量呈下降走势;2019年中国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出口量为1647.6吨,较2018年减少75.3吨;2019年中国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进口量为182.4吨,较2018年减少了24.2吨。
2014-2019年中国花茶(内包装每件净重≤3kg)进出口金额
2016-2019年中国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出口金额逐年上升;2019年中国内包装每件净重≤3kg的花茶出口金额为3092万美元,进口金额为323.2万美元。
四、花茶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绿色消费观的带动下,花茶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花茶不仅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花茶作为保健类茶,不断受到消费者的重视,预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茶叶营销的市场现状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茶叶行业已逐渐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行业,备受国家重视。2019年,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茶叶种植国、世界第一大产茶国,还是全球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茶叶进出口增长受阻,贸易形势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1、茶叶行业进出口现状:出口为主
2017-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量呈上涨趋势,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达36.66万吨,同比2018年增长0.5%;进口量4.56万吨,同比增长19.3%。我国茶叶出口规模远大于进口规模。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物流不畅,企业开工延迟,中国茶叶对外业务遭受阻滞,进出口量都出现了下滑。2020年上半年,出口总量下降,为17.6万吨,同比下降1.7%;出口总额为9.94亿美元,同比减少7.7%。
2、细分产品进出口特点分析
我国出口的主要茶叶品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2019-2020年,绿茶是主要茶叶出口品类,2019年中国绿茶出口达30.39万吨,占出口总量的82.8%。2020年上半年,绿茶出口量占比提高到了84.3%。
我国进口茶叶中主要产品为红茶。2019年红茶进口量为3.64万吨,占总量的79.9%;2020上半年我国红茶进口比例变化不大,占比80.2%。
2019到2020上半年我国茶叶进出口均价均出现了整体下滑,但是,红茶的进出口均价却出现了逆势上升。2020年上半年我国茶叶出口均价为每千克5.22美元,进口均价为每千克2.54美元;红茶的出口均价从每千克9.91美元增长到了每千克12.14美元,进口均价从每千克3.46美元增长到了每千克3.7美元。反观其他主要茶种例如绿茶、乌龙茶的进出口均价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3、进出口地区分布现状
从出口省市来看,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中国茶叶出口省市向中西部战略转移的趋势明显。具体来看,浙江省继续保持领先,上半年茶叶出口7.8万吨,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44.4%,同比下降1.1%;其后四位依次是安徽省、湖南省、福建省、湖北省,茶叶出口量分别为3.1万吨、1.7万吨、1.2万吨和8,205吨。其中,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茶叶出口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分别上升17.8%、6.7%和4.7%。
2019年我国茶叶出口六大洲129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非洲是我国最主要的茶叶出口市场,合计占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的80%以上。按量排序,主要出口国家有依次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和加纳,摩洛哥占出口总量的22.7%;
2020年上半年,我国对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等国的茶叶贸易总体稳定且呈不同程度增长;对美国的茶叶出口大幅下滑,同比下降了33.4%。在当地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物流不畅、需求不稳以及实施入境货物管控措施等是影响茶叶订单执行或新订单萎缩的主要因素。
2019年按进口量,印度和斯里兰卡是我国进口茶叶的主要供应国,分别按进口量占比30.8%和29.5%,其次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
2020年上半年源自斯里兰卡和印度的茶叶进口量分别为5328吨和4122吨,同比分别下降为19.1%和19%,占我国上半年茶叶进口总量的30.8%和23.9%。
4、进出口趋势展望
虽然2020年全球被疫情席卷使得茶叶进出口规模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政策利好等方面,在未来茶叶进出口规模还是有望增加,但是茶叶进出口的市场单一和结构失衡现象会继续保持下去。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