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绿茶 加工技术(崂山绿茶 加工技术有哪些)

崂山,这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部的名山,自古以来就有“海上仙境”的美誉。而崂山绿茶,作为崂山的一大特产,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崂山绿茶是如何从一颗颗嫩绿的茶叶,变成我们手中香浓的茶汤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崂山绿茶的加工技术。

一、崂山绿茶加工工艺概述

崂山绿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采摘、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筛分、包装。

1. 采摘:采摘是绿茶加工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采摘的时机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崂山绿茶采摘一般在春季,此时茶叶的色泽鲜绿,香气浓郁。

2. 摊放:采摘后的茶叶需要摊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让其自然失水。摊放时间一般为4-6小时。

3. 杀青:杀青是绿茶加工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破坏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保持茶叶的绿色。杀青方法有锅炒杀青、蒸汽杀青等。

4.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其形状发生变化,增加茶叶的色泽和香气。揉捻方法有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

5. 干燥:干燥是绿茶加工的最后一个步骤,目的是使茶叶水分含量降低,便于储存和运输。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等。

6. 筛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筛分,去除茶叶中的杂质和碎末。

7. 包装:将筛选后的茶叶进行包装,便于销售和储存。

二、崂山绿茶加工技术创新

1. 机械化生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崂山绿茶加工已经从传统的手工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

2. 环保节能:在绿茶加工过程中,崂山茶叶企业注重环保节能。例如,采用蒸汽杀青代替锅炒杀青,降低了能源消耗。

3. 新技术应用:近年来,崂山茶叶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如:采用微波干燥技术,使茶叶在短时间内快速干燥,保持茶叶的原香。

三、崂山绿茶品质特点

1. 香气浓郁:崂山绿茶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兰花香。

2. 口感鲜爽:崂山绿茶口感鲜爽,回味悠长。

3. 营养丰富:崂山绿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抗疲劳等保健作用。

崂山绿茶作为我国绿茶的一种,其加工技术具有传统与创新交融的特点。从采摘、摊放、杀青到干燥、筛分、包装,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了茶叶的品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崂山绿茶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优质、健康的茶叶产品。

以下是一张表格,展示了崂山绿茶加工工艺的步骤及其特点

序号 加工步骤 特点
1 采摘 春季采摘,色泽鲜绿
2 摊放 通风、阴凉,自然失水
3 杀青 破坏氧化酶活性,保持绿色
4 揉捻 形状发生变化,增加色泽和香气
5 干燥 降低水分含量,便于储存和运输
6 筛分 去除杂质和碎末
7 包装 方便销售和储存

崂山绿茶加工技术是一个充满绿色传奇的过程,它见证了崂山茶叶从一颗颗嫩绿茶叶到香浓茶汤的蜕变。让我们一起品味崂山绿茶的韵味,感受传统与创新交融的魅力吧!

崂山绿茶的制作工艺

揉捻的目的是为了使叶细胞组织破碎、芽叶卷曲形成条索。揉捻时,揉捻叶在揉桶里受到两个平面间压力以及揉盘、桶壁及芽叶相互间的摩擦力的综合作用,茶汁溢出,叶片的柔软性、可塑性及粘性增加,利于成条。做名特优绿茶时一般采用手工揉捻,加工大宗绿茶时均采用机械揉捻。一般采用45型揉捻机,每次投叶量为15kg左右。揉捻机转速则以45~55r/min为好。揉捻时加压遵守轻-重-轻,时间掌握在30~60min左右。一般1~2级鲜叶,揉捻时间为30min,压力调节为无压5min,轻压20min,无压5min;3级原料揉捻时间为:35min,压力调节为无压5min,轻压10min,中压15min,无压5min。揉捻合适的茶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摸后有粘湿的感觉,且揉捻叶紧结而成条率达60%~80%以上。

揉捻后的茶叶需要用解块分筛机进行解块。1~2级茶叶,揉捻后即解块筛分。4~5级茶叶解块筛分后,头子进行复揉。干燥不仅蒸发叶片的水分,而且发生一系列热化学变化,形成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形。干燥主要包括蒸发水分、热化学变化、完善外形3个密不可分的阶段。干燥方法不同又分为烘青与炒青两种加工工艺。烘青的特点是外形好,色泽好,但香气稍逊色一些,而炒青的优点则是香气好,外形与色泽稍差。所以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采用半烘半炒工艺。

先采用自动烘干机进行烘干,进风温度110℃~120℃,摊放厚度约2~3cm,每隔3min翻1次,以散失水分青气,待茶条6~7成干时,不粘手时,可以进行搓条、理条提毫,利于成形。时间约15~20min。二青叶烘干摊凉后,在锅式炒干机上进行炒干,每锅投叶量10kg左右,锅温100~110℃,炒至茶叶含水率为5%,用手捻茶叶能成为粉末即可出锅,一般时间为40~60min。(一)品种。

黄山群体种、鸠坑种、祁门种、龙井43、福鼎大白茶等中小叶抗寒性较强的优良品种。

(二)立地条件。

要求选择背风向阳的半山坡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土壤pH值4.5至6.8,土质深厚肥沃的花岗岩母岩棕壤土,有机质含量大于1.0%,土层厚度不低于60 cm,地下水位在100cm以下。

(三)栽培技术。

1.播种: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每穴5至6粒种,出苗后定3至4株健壮苗。

2.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最佳时间为3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适当深栽,栽后浇足定根水,并进行保墒。

3.新茶园种植适当密植、矮化、适当深栽,以提高茶树的抗旱与抗寒力。

4.幼龄茶园管理:“以采代剪,培养茶蓬”。

越冬管理:主要采取“培土”或“打小弓棚法”。

5.投产茶园管理“浇水,除大旱和追肥后及时浇水外,每年须浇好“催芽”、“润肥”、越冬水。

(四)采摘分级。

1.采摘时间:每年4月中下旬至9月底为采摘期。

2.采摘要求:

(1)卷曲绿茶:

特级鲜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一芽一叶占总量16%至20%。芽长于叶或芽叶等长,大小均匀一致,色泽鲜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或红叶。

一级鲜叶: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初展,要求一芽二叶占36%至5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为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或对夹二、三叶,要求一芽二叶占21%~35%,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为无芽或对夹三、四叶,要求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2)扁形绿茶:

特级鲜叶:一芽一叶初展为主。

一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一叶初展占1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叶为主不超过30%,要求色绿匀净,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一芽二叶或三叶初展、三叶不超过30%,不得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或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

(1)卷曲形: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做形烘干→提香→包装→入库。

(2)扁形:摊青→杀青→理条→做形(压扁)→辉干→包装→入库。

2.工艺要求:

茶鲜叶必须进行摊凉,摊放厚度不超过5cm,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杀青投叶要均匀,应遵守“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抛闷结合,多抛少闷;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杀青工具、温度和时间。做形时按照先高后低的原则调整温度,进行理条、整形。卷曲茶机械揉捻时,投叶量以杀青叶占揉捻筒容积的85%为宜,掌握的原则是:轻—重—轻原则,即嫩叶轻压轻揉,老叶重压长揉,嫩叶冷揉,老叶温揉;扁茶辉锅锅温为70℃至80℃左右,手法是抖、搭、推、磨相结合。

(六)质量特色。

1.感官指标:

(1)卷曲茶:

外形:条索卷曲、细紧、匀整;不同级别茶叶色泽从翠绿到墨绿,但不得枯黄、断碎。内质:香气高,从嫩栗香到尚纯;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但不得浑浊;滋味醇、无异味;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绿。

(2)扁形茶:

外形:外形扁平,不同级别茶叶从光滑到扁平;色泽从嫩绿到黄绿,匀整洁净。内质:香气高,从嫩香到纯正;滋味醇,无异味;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明亮;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亮。

2.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37%(m/m),粗纤维≤16.0%(m/m);对特级和一级崂山绿茶,氨基酸≥3%(m/m)。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崂山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崂山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

崂山绿茶是熟茶吗

一、解答问题

根据崂山绿茶的加工工艺及其他条件,可判断出,崂山绿茶是生茶。具体见下分析

二、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1、它们的工艺不同:

A生茶不经过任何发酵:将鲜茶只经过萎凋,杀青,揉捻以及自然陈放干燥,而不经过任何发酵;

B熟茶需要将鲜茶渥堆发酵:熟茶则需要渥堆发酵后,才经过晒干加工而成的茶叶。

2、外观不同

A生茶色泽以青绿,墨绿居多,部分呈黄红色;

B熟茶则以黑色居多,少部分呈褐红色或者褐黄色;

3、口感和气味不同

A泡茶后,生茶气味比较淡,多带有清香的茶气,泡茶后口感强烈,茶汤香气鲜香高扬,回甘略带苦味;

B熟茶则浓郁,口感绵软;熟茶干茶气味比较浓烈,能闻到霉味,泡茶后口感醇厚绵柔,回甘甜香不涩口。

4、茶汤颜色不同

A生茶泡茶后的茶汤颜色多呈黄色,以黄绿色,青黄色和金黄色为主,汤色清澈明亮;

B熟茶颜色多呈红色,以褐红色,橙红色为主,汤色鲜润,红稠明亮。

5、采用拿捏法

A生茶有弹性,将两片茶叶扭在一起能回弹;

B熟茶因为经过高温发酵,芽叶失去弹性且易碎。

三、名称及基本概况

崂山绿茶是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沙子口、中韩、北宅等4个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选择背风向阳的半山坡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土壤pH值4.5至6.5,土质深厚肥沃的花岗岩母岩棕壤土,有机质含量大于1.0%,土层厚度不低于60cm,地下水位在60cm以上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茶树品种,用特有的工艺加工制成的绿茶。

四、崂山绿茶的特点

崂山绿茶是中国绿茶中的经典名品,香韵醇厚宜人,滋味鲜爽独特。用滚烫的开水,揭开杯盖、提起水壶、倾壶倒水时提腕、压腕,持续三次细水长流,水柱不竭,这道工序叫“凤凰三颔首”。端起茶碗,先观色、再闻香、后品尝;品茶时三刮莫要忘,越刮茶越香。

1刮尘:悄悄刮去漂浮的茶料,喝出的是冰糖消融之后的甜美。

2刮香:茶味与辅料的滋味超脱而出,甜香味美。

3刮茶:露变幽香,淡淡汤色,润喉解渴。

五、生长环境

1气候

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暖文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春季回温慢,夏无酷暑,炎热期短,多雾,秋季寡照,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2.4℃左右,无霜期233d左右,平均降水量650毫米900毫米,年平均湿度70%左右,平均有雾日50天左右,气温达到10℃以上的茶树生长天数平均为233天左右,有效积温4317.3℃。

2土壤

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土质较厚,有机质含量高、地力肥沃,地下水位在80厘米以上。

六、生产工艺技术情况

1栽培技术

1.1播种: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每穴5至6粒种,出苗后定3至4株健壮苗。

1.2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最佳时间为3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适当深栽,栽后浇足定根水,并进行保墒。

1.3新茶园种植适当密植、矮化、适当深栽,以提高茶树的抗旱与抗寒力。

1.4幼龄茶园管理:“以采代剪,培养茶蓬”。越冬管理:主要采取“培土”或“打小弓棚法”。

1.5投产茶园管理“浇水,除大旱和追肥后及时浇水外,每年须浇好“催芽”、“润肥”、越冬水。

2采摘分级

2.1采摘时间:每年4月中下旬至9月底为采摘期。

2.2采摘要求

⑴卷曲绿茶

特级鲜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一芽一叶占总量16%至20%。芽长于叶或芽叶等长,大小均匀一致,色泽鲜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或红叶。

一级鲜叶: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初展,要求一芽二叶占36%至5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为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或对夹二、三叶,要求一芽二叶占21%~35%,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为无芽或对夹三、四叶,要求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⑵扁形绿茶

一特级鲜叶:芽一叶初展为主,芽长于叶或芽叶等长,大小均匀一致,色泽鲜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或红叶。

一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一叶初展占1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叶为主不超过30%,要求色绿匀净,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一芽二叶或三叶初展、三叶不超过30%,不得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2.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或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

3加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⑴卷曲形: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做形烘干→提香→包装→入库。

⑵扁形:摊青→杀青→理条→做形(压扁)→辉干→包装→入库。

3.2工艺要求

茶鲜叶必须进行摊晾,摊放厚度不超过5厘米,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杀青投叶要均匀,应遵守“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抛闷结合,多抛少闷;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杀青工具、温度和时间。做形时按照先高后低的原则调整温度,进行理条、整形。卷曲茶机械揉捻时,投叶量以杀青叶占揉捻筒容积的85%为宜,掌握的原则是:轻—重—轻原则,即嫩叶轻压轻揉,老叶重压长揉,嫩叶冷揉,老叶温揉;扁茶辉锅锅温为70℃至80℃左右,手法是抖、搭、推、磨相结合。

4质量特色

4.1感官指标

⑴卷曲茶

外形:条索卷曲、细紧、匀整;不同级别茶叶色泽从翠绿到墨绿,但不得枯黄、断碎。内质:香气高,从嫩栗香到尚纯;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但不得浑浊;滋味醇、无异味;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绿。

⑵扁形茶

外形:外形扁平,不同级别茶叶从光滑到扁平;色泽从嫩绿到黄绿,匀整洁净。内质:香气高,从嫩香到纯正;滋味醇,无异味;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明亮;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亮。

4.2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37%(米/米),粗纤维≤16.0%(米/米);对特级和一级崂山绿茶,氨基酸≥3%(米/米)。

青岛“崂山绿茶”有了国家标准

青岛“崂山绿茶”有了国家标准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地理标志产品崂山绿茶》国家标准审查会昨天在崂山区召开。来自国家标准委、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对《地理标志产品崂山绿茶》国家标准草案逐条进行了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据悉,该标准经修改后将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发布实施。

为有效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保证其质量和特色,使对崂山绿茶的品牌保护和市场监管有标准可依,2008年5月,崂山质监分局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了《地理标志产品崂山绿茶》国家标准的制修订项目,并于当年10月获国家标准委立项。随后,崂山区组织崂山万里江茶叶有限公司、北方茶叶研究所等茶叶生产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着手研究制定标准。草案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八次修改,通过取样比对分析、座谈、函询等方式征求多方意见,最终于今年10月向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上报了送审稿。

审查会议上,青岛万里江茶业有限公司、青岛北方茶叶研究所作为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对崂山绿茶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的基本情况及崂山绿茶的生产工艺流程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会专家对崂山绿茶国家标准草案的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有关术语和定义、要求、生产工艺、感官特性、理化指标、特征性指标、检验方法等逐条进行了审议,一致认为崂山绿茶国家标准符合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内容科学、合理、适用,可以指导企业生产及保证产品质量,也是质监部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执法监督依据。会上,专家们也对标准草案提出了几点具体修改意见。

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技术部主任张秀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出发,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十分必要。目前,我国已有十余种名茶发布了国家标准,包括龙井茶、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安溪铁观音等。崂山绿茶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纬度最高的茶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冲泡次数、汤色深浅度、氨基酸总量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该国家标准经批准实施后,对于崂山绿茶的品牌提升将是非常有益的,也是该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检测和评判依据。

崂山质监分局负责人表示,崂山绿茶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将以此为依据规范种植加工过程,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促进崂山绿茶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据悉,崂山区茶园面积16000余亩,年产茶叶900余吨,产值过亿元。2006年10月,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发布了第161号公告,对崂山绿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王丽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hayejidi.com:443/lvcha/2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