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茶的知识大全(关于绿茶的知识大全及答案)

亲爱的茶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探索一种神秘而古老的饮品——绿茶。绿茶,作为我国国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不仅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还能抗氧化、防癌、降脂等多种保健作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茶的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绿茶的历史与起源

绿茶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神农时代。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逐渐成为一种饮品,并流传至民间。

二、绿茶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的种类繁多,根据制作工艺和产地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种类 制作工艺 特点
碧螺春 炒青 外形卷曲,色泽嫩绿,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
龙井茶 炒青 外形扁平光滑,色泽嫩绿,汤色碧绿,滋味鲜爽
毛峰茶 炒青 外形细嫩,色泽翠绿,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
普洱茶 晒青 外形肥厚,色泽墨绿,汤色红浓,滋味醇厚
蒙顶甘露 炒青 外形细嫩,色泽嫩绿,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
信阳毛尖 炒青 外形细嫩,色泽嫩绿,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

三、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

1. 杀青:通过高温破坏茶叶中的氧化酶,防止茶叶发酵变红。

2. 揉捻:使茶叶卷曲成各种形状,增加茶汤的香气和滋味。

3. 干燥:通过高温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使茶叶干燥,便于储存和冲泡。

四、绿茶的品鉴方法

品鉴绿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外形: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匀整度等。

2. 汤色:观察茶汤的颜色、亮度、清澈度等。

3. 香气:嗅闻茶叶的香气,判断其香型、浓度、持久度等。

4. 滋味:品尝茶汤的滋味,判断其鲜爽度、回甘度、苦涩度等。

5. 叶底:观察茶叶的叶底,判断其新鲜度、匀整度、色泽等。

五、绿茶的冲泡方法

冲泡绿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水温:绿茶适宜用80-90℃的水冲泡。

2. 茶具:选用透明度较高的茶具,便于观察茶汤的颜色和变化。

3. 投茶量:根据个人口味和茶具大小,适当调整投茶量。

4. 冲泡时间:绿茶的冲泡时间一般为2-3分钟。

六、绿茶的保健作用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以下保健作用:

1. 抗氧化: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

2. 防癌、降脂:绿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等成分具有抗癌、降脂作用。

3. 提神醒脑:绿茶中的咖啡因可以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4. 保护心血管:绿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可以降低血脂、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

七、绿茶的选购与储存

选购绿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外观:茶叶色泽新鲜,无霉变、虫蛀等现象。

2. 香气:茶叶香气浓郁,无异味。

3. 汤色:茶汤清澈明亮,无杂质。

4. 滋味:茶汤鲜爽回甘,无苦涩味。

储存绿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防潮:茶叶容易吸潮,应放在干燥通风处。

2. 防光:茶叶容易受到阳光照射而变质,应放在避光处。

3. 防味:茶叶容易吸收异味,应放在密封容器中。

八、

绿茶,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还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让我们珍惜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品味绿茶的美好吧!

绿茶有哪些知识

绿茶有哪些知识

绿茶,是中国的国饮,是联合国推荐的六大健康饮品之首。绿茶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地位?下面,我为大家讲讲绿茶知识,快来看看吧!

1.兴盛于日本的抹茶,是起源于中国隋唐的末茶,就是将春天的绿茶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保存,食用时再磨成粉末。明代中国人发明了炒青制茶法,就抛弃了末茶改用冲泡法,既能欣赏绿茶天然去雕饰之美,又充分享受绿茶的清香之味。

2.成都有超过30,000家茶馆,成都一半以上的生意都是在茶馆谈成的!成都人酷爱绿茶和花茶,最喜欢四川产的竹叶青和碧潭飘雪,成都人每年喝的茶可以装满七个西湖!

3.绿茶是中国的’国饮,对百岁老人长寿调查中发现,有四成百岁老人长寿诀窍是一生嗜茶如命,有八成百岁老人有饮茶习惯。日本是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这与他们广泛饮茶、食茶和用茶不无关系。

4.绿茶,最多地保留鲜叶内天然营养成分,富含茶多酚,抗衰老能力比VE强18倍。

5.绿茶防晒美白,绿茶内含大量儿茶素防晒,VC美白抗氧化,是足不出户的夏日最优雅的养颜神器。其抗氧化试验证实,一杯300ml的绿茶,它的抗氧化功能≈1.5瓶红葡萄酒≈12瓶白葡萄酒≈12杯啤酒≈4个苹果≈5只洋葱≈7杯的鲜橙汁。

6.喝茶会让你莫名其妙地开心。绿茶中的氨基酸会促进多巴胺的大量分泌,而多巴胺是主导人体情感、愉悦感等的物质,让喝茶人精神放松、心情愉悦。

7.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3000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有了饮茶说。中国最早的地方史书《华阳国志》最早记录了有关中国种茶的历史,证明了四川峨眉山、蒙顶山地区是中国最早种植茶叶的地区。然而,就产量而言,排名第一的是印度,而不是中国。

8.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亿人喜欢饮茶,但是饮茶大国的排序却是这样的:土耳其、爱尔兰、英国、俄罗斯、摩洛哥、新西兰、埃及、波兰、日本、沙特阿拉伯、南非、荷兰、澳大利亚、智利、阿联酋、德国、中国香港、乌克兰、中国…(世界每年人均饮茶量排名及磅数)。

9.日本的茶树是从中国带过去的,陆羽的《茶经》传入日本后发展出了日本茶道,昭觉寺著名高僧圆悟禅师所写所著《禅茶一味》传入日本300余年,至今还被日本茶道奉为至宝。

10.绿茶浑身都是宝,喝完的茶渣能去除腥味、去水垢、油渍、去除异味,还可做肥料,促进植物生长。

11.1945年8月,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后的数十年里,日本有关统计部门发现,癌症病发率低的人群中茶农与饮茶成癖者占多数。可见,常饮茶的人可以抵抗或避免癌症。同时研究发现,茶水与治癌药物同服会提高药物疗效。

12.英美科学家在《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报告称,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EGCG可以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一经免疫,艾滋病病毒将没有机会靠近。

13.绿茶能预防帕金森。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历时12年对63257名45岁到75岁的新加坡华人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与没有喝茶习惯的人相比,经常喝茶的中老年人患帕金森氏症的概率降低了71%。

14.绿茶能减轻糖尿病。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绿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15.消脂减肥绿茶最健康。绿茶富含芳香族化合物能溶解脂肪,化浊去腻,不需要任何节食、锻炼等手段,每天喝8-10克茶叶,12周内,仅茶叶自身作用减掉的脂肪约为3斤。在日本、欧美国家所有减肥产品里,茶叶制品排名第一。

;

关于绿茶的知识。

有米街市知识:绿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其制成品的色泽,冲泡后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常饮绿茶能防癌和降血脂,防电脑辐射。吸烟者可减轻尼古丁伤害。

绿茶功效:

因为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发酵类茶等所不及。

绿茶护肤品好功效,有效期有限

虽然绿茶护肤品效果不错,但在选择此类产品时也应有些注意之处。在绿茶中起护肤美容功效的,主要是其中一种称为茶多酚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氧化效果,与维生素B、E等配合,能起到补充水分紧实肌肤等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茶多酚作为酚类物质或其衍生物的总称,在空气中很容易挥发,而丧失其抗氧化作用,所以此类护肤品,尤其是面膜,以当年的新茶制品为最好。

饮用绿茶减肥防病,但经期慎饮

绿茶中含有一定的咖啡因,和茶多酚并存时,能制止咖啡因在胃部产生作用,避免刺激胃酸的分泌,使咖啡因的弊端不在体内发挥,但却促进中枢神经、心脏与肝脏的功能。而且,绿茶中的芳香族化合物还能溶解脂肪,防止脂肪积滞体内,咖啡因还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与消脂。但女性在经期最好不要多饮用。有研究称,除了人体正常的铁流失外,女性每次月经期还要额外损失18~21毫克的铁。而在月经期间多喝绿茶,绿茶中较多的鞣酸成分,就会与食物中的铁分子结合,形成大量沉淀物,妨碍肠道黏膜对铁分子的吸收,并且,绿茶越浓,对铁吸收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绿茶鉴别:

绿茶的品质差别较大,可根据绿茶外观和泡出的茶汤、叶底进行鉴别。

新鲜绿茶和陈旧绿茶

新鲜绿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绿明亮。陈旧绿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叶底陈黄欠明亮。

绿茶保存:

绿茶的家庭保存方法,一般有五种:

1.瓦罐储茶法.此法古代就有.明人冯梦祯<快雪堂漫录>云:”实茶大瓮,底置箬,封固倒放,则过夏不黄,以其气不外泄也.”茶叶含水量不能超过6%.可用生石灰除湿.具体操作方法同石灰块保存法.

2.罐藏法.容器选用装糕点或者其他食品的金属听、箱、罐、盒,或铁或铝或纸或纸品,或方或圆或扁或不规则性.重要的是茶要干燥,袋口封好.此法简便,取同方便.

3.塑料袋贮茶法.选用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茶叶可以事先用较柔软的净纸包好,然后置于食品袋内,封口即成.

4.热水瓶贮茶法.可用保温不佳而废弃的热水瓶,内充干燥的绿茶,盖好瓶塞,用蜡封口.

5.冰箱保存法.绿茶装入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然后置于冰箱冷冻室或者冷藏室.此法保存时间长、效果好,但袋口一定封牢,封严实,否则会回潮或者串味,反而有损绿茶茶叶的品质.

绿茶入门级知识大全

绿茶入门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绿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

2、绿茶的产地

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3、绿茶的功效

防癌抗癌/延缓衰老/抗病毒菌/提神醒脑/抑制疾病/缓解疲劳/护齿明目/美容护肤/利尿解乏/减肥降脂。

4、绿茶的保存

保存绿茶要注意:低温/密封/避光/避异味。

5、注意事项

不喝头遍茶/不空腹喝茶/少喝新茶/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忌喝隔夜茶/忌用绿茶服药。

绿茶的分类

一、绿茶

1、晒青绿茶

滇青、川青、陕青

2、炒青绿茶

长炒青(眉茶):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

圆炒青(珠茶):平炒青/泉岗辉白/涌溪火青

扁炒青(细嫩炒青):龙井/旗枪/大方/碧螺春

3、蒸青绿茶

玉露、阳羡茶、仙人掌茶

4、烘青绿茶

普通烘青:闽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苏烘青/湘烘青/川烘青

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敬亭绿雪/华顶云雾

二、常见的绿茶评审术语

外形评语

1、细紧

条索细,紧卷完整,用于上档条形绿茶。

2、细长

紧细苗长,用于上档条形绿茶。

3、紧结

茶叶卷紧结实,其嫩度稍低于细紧,多用于中,上档条形茶。

4、重实

茶叶以手权衡有沉重感,用于嫩度好、条索紧结的上档茶。

5、扁片

粗老的扁形片茶,扁片常出现在扁茶中。

6、扁瘪

茶叶呈扁形,质地空瘪瘦弱,多见于低档茶与朴片茶。

7、糙米色

嫩绿微黄的颜色。

8、嫩匀

细嫩,形态大小不一致,多用于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9、嫩绿

浅绿新鲜,似初生柳叶的颜色,富有生机。

10、匀净

大小一致,不含梗朴及夹杂物,常用于采、制良好的茶叶,也用于叶底审评。

11、陈暗

色泽失去光泽变暗,多见于陈茶或失风受潮的茶叶,也用于汤色、叶底审评。

12、扁平光滑

茶叶外形扁直平伏,光洁平滑,为优质龙井茶的主要特征。

13、肥嫩

芽叶肥,锋苗显露,叶肉丰满不粗老,多用于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14、肥壮

芽叶肥大,叶肉厚实,形态丰满,多用于大叶种制成的各类条形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15、枯黄

色黄无光泽,多用于粗老绿茶。

16、银灰

茶叶呈浅灰白色,而略带光泽,多用于外形完整的多茸毫。毫中隐绿的高档烘青型或半烘半炒型名优绿茶。

17、墨绿

干茶色泽呈深绿色,有光泽,多见于春茶的中档绿茶或炒制中茶锅上油太多所致。

18、绿润

色绿鲜活,富有光泽,多用于上档绿茶。

19、短碎

茶条碎断,无锋苗,多因条形茶揉捻或扎切过重所致。

20、卷曲

茶条呈螺旋状弯曲卷紧。

21、粗老

茶叶叶质硬,叶脉隆起,已失去萌发时的嫩度,用于各类粗老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22、粗壮

茶身粗大,较重实,多用于叶张较肥大、肉质尚重实的中下档茶。

23、毛糙

茶叶外形粗糙,不够光洁,多见于制作粗放之茶,如眉茶精制过程中,不经辉炒的茶叶,就显得毛糙。

24、松散

外形松而粗大,不成条索,多见于揉捻不足的粗老长条绿茶。

二、香气评语

1、嫩香:

柔和、新鲜幽雅的毫香茶,多用于原料幼嫩、采制精细的高档绿茶。

2、清香:

多毫的烘青型嫩茶特有的香气,多用于高档绿茶。

3、板栗香:

又称嫩栗香。似熟板栗的甜香,多见于制作中火功恰到好处的高档绿茶及个别品种茶。

4、季节香:

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生产的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如秋茶香。

5、清高:

清纯而悦鼻,多见于杀青后,经快速干燥的高档烘青和半烘半炒型绿茶。

6、浓郁:

香气高锐,浓烈持久。

7、高火香:

炒黄豆似的香气。干燥过程中温度偏高制成的茶叶,常具有高火香。

8、纯正:

香气正常、纯正,表明茶香既无突出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用于中档茶的香气评语。

9、烟焦气/味:

茶叶被烧灼但未完全炭化所产生的味道,多见于杀青温度过高,部分叶片被烧灼释放出的烟焦气味在制茶叶时被吸收所致,也用于滋味审评。

10、老火:

焦糖香/焦糖味。常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使部分碳水化合物转化而产生,也用于滋味审评。

11、酸馊气:

香气异味。腐烂变质茶叶发出的一种令人不快的酸味,在红茶初制中制作不当的部分,尾茶可发生酸馊气。

12、平和:

香味不浓,但无粗老气味,多见于低档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13、纯和:

香气纯而正常,但不高。

14、生青:

如青草的生腥气味,因制茶过程中鲜叶内含物缺少必要的转化而产生,多见于夏、秋季的粗老鲜叶用滚筒杀青机所制的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15、陈气/味:

香气滋味不新鲜,多见于存放时间过长或失风受潮的茶叶,也用于滋味审评。

16、足火香:

茶叶香气中稍带焦糖香,常见于干燥温度较高的制品。

17、陈闷:

香气失鲜,不爽。常见于绿茶初制作业不及时或工序不当,如二青叶摊放时间过长的制品。

18、水闷气/味:

陈闷沤熟的令人不快的气味,常见于雨水叶或揉捻叶闷堆不及时干燥等原因造成,也用于滋味审评。

三、汤色评语

1、明亮

茶汤清澈透明,叶底鲜明,色泽一致,也用于叶底审评。

2、鲜明

新鲜明亮,也用于叶底审评。

3、清澈

洁净透明,多用于高档烘青绿茶。

4、黄亮

颜色黄而明亮,多见于香气纯正、滋味醇厚的上、中档绿茶或存放时间较长的名优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5、黄绿

色泽绿中带黄,有新鲜感多用于中、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6、嫩黄

浅黄色,多用于干燥工序火温较高或不太新鲜的高档绿茶也用于叶底审评。

7、红汤

绿茶汤色呈浅红色,多因制作技术不当而造成。

8、浑浊

茶汤中有较多的悬浮物,透明度差,多见于揉捻过度或酸、馊等不洁净的劣质茶。

四、滋味评语

1、青涩

味生青,涩而不醇,常用于杀青不透的夏、秋季绿茶。

2、苦涩

茶汤味道既苦又涩,多见于夏、秋季制作的大叶种绿茶。

3、味鲜

味道鲜美,茶汤香味协调,多见于高档绿茶。

4、柔和

滋味温和用于高档绿茶。

5、鲜爽

鲜美爽口有活力。

6、收敛性

茶汤入口后口腔有收紧感。

7、生味

因鲜叶内含物在制茶过程中转化不够而显生涩味,多见于杀青不透的绿茶。

8、清淡

茶味清爽柔和,用于嫩度良好的烘青型绿茶。

9、火味

干燥工序中锅温或烘温太高,使茶叶中部分有机物转化而产生似炒熟的黄豆味。

10、粗涩

滋味粗青涩口,多用于夏、秋季的低档茶,如夏季的五级炒青茶,香气粗糙,滋味粗涩。

11、醇厚

茶味厚实纯正用于中、上档茶。

12、清爽

茶味浓淡适宜柔和爽口。

13、平淡

味淡平和浓强度低。

14、浓厚

茶味浓度和强度的合称。

15、醇正

味道纯正厚实。

16、鲜浓

茶味新鲜浓爽。

17、生涩

味道生青涩口。

18、鲜醇

鲜爽甘醇。

19、辛涩

茶味浓涩不醇,仅具单一的薄涩刺激性多见于夏、秋季的下档绿茶。

20、熟味

茶味缺乏鲜爽感,熟闷不快,多见于失风受潮的名优绿茶。

21、浓醇

味浓而醇正。

五、叶底评语

1、鲜亮

色泽新鲜明亮,多见于新鲜、嫩度良好而干燥的高档绿茶。

2、绿明

绿润明亮,多用于高档绿茶。

3、柔软

细嫩绵软,多用于高档绿茶。

4、红蒂

茎叶基部呈红色,多见于采茶方法不当或鲜叶摊放时间过长以及部分紫芽种制成的绿茶。

5、青暗

色暗绿,无光泽,多见于夏、秋季的粗老绿茶。

6、青张

叶底中夹杂色深较老的青片。多见于制茶粗放、杀青欠匀欠透。老嫩叶混杂、揉捻不足的绿茶制品。

7、花青

叶底蓝绿或红里夹青,多见于用含花青素较多的紫芽种制成的绿茶。

8、生熟不匀

鲜叶老嫩混杂、杀青程度不匀的叶底表现如在绿茶叶底中存在的红梗红叶、青张与焦边。

9、芽叶成朵

芽叶细嫩而完整相连。

10、红梗红叶

绿茶叶底的茎梗和叶片局部带暗红色。多见于杀青温度过低未及时抑制酶活性,致使部分茶多酚氧化成水不溶性的有色物质,沉积于叶片组织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hayejidi.com:443/lvcha/5464.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