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别称(绿茶的别称雅号)

茶叶,作为我国国饮,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中,绿茶以其清新、淡雅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绿茶的别称也颇多,你知道哪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茶的世界,探寻那些你不知道的茶文化小秘密。

一、绿茶的基本知识

绿茶,是指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茶叶。其特点是色、香、味俱佳,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绿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提神、降脂、减肥等保健作用。

二、绿茶的别称大盘点

1. 龙井茶

别称:西湖龙井、四绝茶、绿茶皇后

特点:色翠、香郁、味鲜、形美

产地:浙江杭州西湖区

2. 碧螺春

别称:太湖碧螺春、绿茶皇后

特点:色绿、香郁、味鲜、形美

产地:江苏太湖西山

3. 黄山毛峰

别称:黄山毛峰茶、绿茶皇后

特点:色翠、香郁、味鲜、形美

产地:安徽黄山

4. 六安瓜片

别称:六安瓜片茶、绿茶皇后

特点:色翠、香郁、味鲜、形美

产地:安徽六安

5. 太平猴魁

别称:太平猴魁茶、绿茶皇后

特点:色翠、香郁、味鲜、形美

产地:安徽黄山太平县

6. 都匀毛尖

别称:都匀毛尖茶、绿茶皇后

特点:色翠、香郁、味鲜、形美

产地:贵州都匀

7. 雨前茶

别称:春雨茶、绿茶皇后

特点:色翠、香郁、味鲜、形美

产地:各地均有

8. 明前茶

别称:春尖茶、绿茶皇后

特点:色翠、香郁、味鲜、形美

产地:各地均有

9. 白毫银针

别称:白毫银针茶、绿茶皇后

特点:色白、香郁、味鲜、形美

产地:福建福鼎

10. 大红袍

别称:武夷岩茶、绿茶皇后

特点:色红、香郁、味鲜、形美

产地:福建武夷山

三、绿茶的冲泡方法

1. 水温:绿茶适宜用80-90℃的水冲泡。

2. 茶具: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瓷杯。

3. 茶叶:根据个人口味,可适量添加茶叶。

4. 冲泡时间:绿茶的冲泡时间一般为2-3分钟。

四、绿茶的饮用禁忌

1. 空腹不宜饮茶:空腹饮茶容易导致胃酸过多,影响消化。

2. 睡前不宜饮茶:茶叶中的咖啡因会使人兴奋,影响睡眠。

3. 服药期间不宜饮茶:茶叶中的茶多酚会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绿茶,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品种和别称。了解绿茶的别称,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绿茶的美味,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绿茶,爱上绿茶。

绿茶的雅称都有哪些

绿茶,作为我国古老的茶类之一,不仅在我国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它的别称和雅号也颇具文化底蕴和趣味性。以下是一些关于绿茶的别称和雅号:

云华:因为优质的茶叶多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故有此雅称。

云腴:同样强调了茶生于云雾之地的特点。

不夜侯:这是对茶的一种拟人化戏称,意指茶具有提神醒脑,使人难以入睡的功效。

余甘氏:此称呼反映了品茶后留在口中的甘甜滋味,久久不散。

碧霞:形容茶汤色泽清澈明亮,如碧绿的霞光。

瑞草魁:凸显了茶在众多植物中的独特地位,被誉为“瑞草之首”。

玉爪:因茶叶泡开后的形状类似鸟爪,故而得此雅号。

仙芽:将优质的茶芽比作仙人所食,突显茶的高贵与纯净。

总的来说,这些别称和雅号不仅说明了绿茶在文化和历史上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一传统饮品深深的喜爱和崇敬。从古至今,无论是在各种文献中的记载,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谈之中,都能感受到绿茶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茶的别称雅号有哪些

茶的别称雅号有:

1.荼。

陆羽《茶经》记载: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只是其中一项。后来,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2.茗。

唐代后许多诗文中指茶。唐朝宋代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唐朝诗人皎然《陪卢判官水堂夜宴》中写道:“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3.清友。

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有“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等句,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竹里品茶并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古人视此为雅事。

4.不夜侯。

茶的雅号,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5.清风使。

据《清异录》载,五代十国时,有人即称茶为清风使,卢仝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

6.龙芽风草。

除了采、蒸、捣、拍、焙、穿、封等环节,就是茶汤的烹煮了。宋代吴潜《遏金门·和韵赋茶》有云:“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意为烹一杯香茗,要许多环节,尤其煮汤,更需一丝不苟。

判断新茶与陈茶:

1.可以根据茶叶的色泽分辨陈茶与新茶。大抵来说,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

2.可从香气分辨新茶与陈茶。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3.还可从茶叶的滋味去分辨新茶与陈茶。不管何种茶类,但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古人对茶的雅称

古人对万物的雅称美到极致—-《茶》

「茶」的别称

1、【斗】:茶之精品

“茶之精绝者日斗,日亚斗……其造一火日斗,二火日亚斗。”——黄儒·《品茶要录·二白合盗叶》

2、【槚】jia]:古书上指楸树或茶树。

“,苦茶。”——《尔雅·释木》

3、【谈】[she]:是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也是茶的别称。“蜀西南人谓茶日2。”——汉·扬雄《方言》

4、【茗】:由嫩芽制成的茶。

“蜀人作茶,吴人作茗”。—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疏》

5、【茶】(t)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

“茶,苦茶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6、【】[chuan]:指采摘时间较晚的茶。

“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舜。”——晋·郭璞《尔雅》注

7、【碧霞】

意为高山深处;高空;茶,后演变为对茶的美称。

8、【茶旗】:指茶展开的芽,茶树的嫩叶。“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唐·皮日休《奉贺鲁望秋日遣怀次韵》

9、【云华】:云朵、云片。云母的别称,茶的别称。“深夜数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唐·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

10、【云腴】:茶的别称。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我家江南摘云腴,落霏霏雪不如。”——宋·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

11、【先春】:茶的异名;犹早春;子夜歌。“仁风暗结珠琳,先春抽出黄金芽。”——唐·卢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12、【金饼】:茶叶饼的美称。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唐·李邺《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13、【月团】:团茶的一种。

“开绒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14、【香茗】:指种在园中,人工栽培的茶树。“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唐·白居易《晚起》

15、【水厄】:三国魏晋以后,渐行饮茶,其初不习饮者,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

“晋司徒长史王蒙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世说新语》

16、【森伯】:茶的别名。

“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宋·陶谷《清异录·茗英》

17、【仙芽】:茶叶的美称。

“海扇占春信,仙芽问武夷。”——清·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

18、【瑶草】:指茶。

“茶在中华传统养生学、医药学中,均视为珍品,古来有瑶草之称。《民说·物记》

19、【愁草】:指茶叶

“乳窦溅溅通石脉,滤尘愁草春光色。”——唐·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

20、【玉爪】:因为嫩芽泡开后状如爪尖,故名玉爪。“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宋·杨万里《游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21、【绿乳】:指绿茶泡出的液汁。

“茶烹绿乳花映帘,撑沙苦水银纤纤。”——前蜀·贯休《书仉氏屋壁》

22、【鸟嘴】因嫩茶头状如鸟嘴,故称鸟嘴,“吴憎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唐·郑谷《峡中尝茶》

23、【酪奴】:北魏人好奶酪戏称茶为酪奴,即酪浆的奴婢。“惟茗不中,与酪作奴。”——北魏·杨衡之《洛阳伽蓝记》

24、【翘英】:指香醇的茶叶。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25、【仙掌】:茶的别号

“闲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明·袁宏道《玉泉寺》

26、【阳芽】:春茶

“还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宋·周必大《茶诗》

27、【先春】:指茶的异名;犹早春;子夜歌。“仁风暗结珠排珊,先春抽出黄金芽。”——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28、【不夜候】:茶的雅号,也是古人对茶拟人化的戏称。“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西晋·张华《博物志》

“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五代·胡娇《饮茶》

29、【晚甘侯】:茶的异名。“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唐·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

30、【水豹囊】:茶的别称。“豹革为囊,风神呼吸之具也。煮茶之,可以涤滞思而起清风,每引此义称茶为‘水豹囊'。”——宋·陶谷《清异录·水豹囊》

31、【清风使】:茶的一种。“大理徐恪见贻卿信锭子茶,茶面印文日‘玉辉膏”,一种日‘清风使。——宋·陶谷《清异录·茗莽》

32、【凌霄芽】:茶的别称。“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元·杨维桢《煮茶梦记》

33、【酪苍头】:茶的别名。“岂可为酪苍头,便应代酒从事。”——宋·杨伯晶《臆乘·茶名》

34、【草中英】:指茶。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唐·郑遨《茶诗》

35、【冷面草】:茶叶的异称。“符昭远不喜茶,日:‘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也。'”——宋·陶谷《清异录·茗舜》

36、【清人树】:茶的别称。“伪闽甘露堂前两株茶,郁茂婆婆。宫人呼为清人树。每春初,嫔婧戏摘采新芽,堂中设倾筐会。”——宋·陶谷《清异录》

37、【涤烦子】指茶,古人谓茶能消除烦恼,故称。“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唐·施肩吾《句》

38、【瑞草魁】:是古人对茶的美称。“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唐·杜牧《题茶山》

39、【余甘氏】:茶的雅号。“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宋·李邪《纬文琐语》

40、【苦口师】:指茶。

“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宋·陶谷《清异录·茗莽》

41、【消毒臣】指茶能消毒。“消毒岂称臣,德真功亦真。”一唐·曹邺《饮茶》

42、【龙芽凤草】:古人对茶的喻称。“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宋·吴潜《遏金门·和韵赋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hayejidi.com:443/lvcha/8376.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