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工艺霍山黄芽(霍山黄芽 绿茶)

在我国,茶叶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茶叶种类繁多,其中绿茶以其清新、淡雅的口感和独特的保健功效,深受广大茶友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霍山黄芽这一绿茶中的佼佼者,感受其独特的韵味传承。

一、霍山黄芽的起源与传说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绿茶。相传,霍山黄芽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关于霍山黄芽的传说,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古时候,霍山地区的一位茶农在采茶过程中,发现了一片神奇的茶叶。这片茶叶在阳光下呈现出金黄色,香气扑鼻,味道甘甜。茶农将这片茶叶献给皇帝,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赐名“黄芽”。从此,霍山黄芽便成为了贡品,流传至今。

二、霍山黄芽的地理环境与品种特点

霍山黄芽之所以品质优良,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南麓,山清水秀,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以下是霍山黄芽的品种特点:

1. 品种:霍山黄芽选用当地特有的茶树品种——霍山种,其叶片肥厚,色泽翠绿,香气浓郁。

2. 外形:霍山黄芽的外形扁平光滑,色泽嫩黄,匀长挺直。

3. 香气:霍山黄芽香气清高,具有独特的兰花香。

4. 滋味:霍山黄芽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

5. 保健功效:霍山黄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效。

三、霍山黄芽的采摘与制作工艺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以下是其采摘与制作过程:

1. 采摘:霍山黄芽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

2. 杀青:将采摘的茶叶进行杀青,以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保持茶叶的绿色。

3.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一定的形状。

4. 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使其水分含量达到标准。

5. 复火: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复火,提高茶叶的品质。

四、霍山黄芽的品饮与鉴赏

品饮霍山黄芽,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韵味。以下是品饮霍山黄芽的步骤:

1. 观色:将茶叶放入茶杯中,观察茶叶的色泽和形状。

2. 闻香:轻轻摇动茶杯,闻其香气。

3. 品茗:品尝茶叶的滋味,感受其鲜爽回甘。

4. 赏叶底:品茗结束后,观察茶底的颜色和形状。

五、霍山黄芽的市场前景与发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理念的重视,绿茶市场逐渐扩大。霍山黄芽作为绿茶中的佼佼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以下是霍山黄芽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

1. 品牌建设:加强霍山黄芽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

2. 产品创新:研发新的茶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3. 市场拓展: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4. 产业升级:推动霍山黄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品质。

霍山黄芽作为绿茶中的佼佼者,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品种特点、制作工艺和保健功效,深受广大茶友喜爱。在未来的发展中,霍山黄芽有望成为绿茶市场的领军品牌。让我们一起期待霍山黄芽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霍山黄芽属于什么茶

霍山黄芽属于黄茶的一种,这个名字自古代流传到现在,原来的意思只是指代茶树的茶头泛黄,但是黄茶之所谓叫黄茶,是因为其是加工之后才会是变黄的。

霍山黄芽鲜叶细嫩,开采期在清明前后,采摘期一个月,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采摘要求“三个一致”和“四不采”,即形状、大小、色泽一致,开口芽不采,虫伤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色芽不采。

鲜叶采回后除去老叶、茶梗、杂质和不符合标准的鲜叶。鲜叶采回后薄摊于团簸,晴天无露水时,摊放2至3小时,阴雨天摊放4至5小时。鲜叶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晚上制,不制过夜茶。

扩展资料:

霍山黄芽的保存:

1、密封

将买回来的霍山黄芽拆成几小包,放在茶叶罐里,最好是选用新的茶叶罐,以免有很多味道混在一起。然后在茶叶罐上盖子,不使用的时候最好是不要打开。以避免防潮。

2、冷冻

如果是想适当延长霍山黄芽的存储期限的话,那么冷冻法也是可以用的,不过茶叶在放入冰箱之前最好是进行真空处理,因为这样才不至于使冷热相遇事茶叶发现变质。

霍山黄芽什么档次

霍山黄芽茶是我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

但由于产量较其他茶低,市面上比较少见,比较小众,故而很多人闻所未闻,虽然工艺上黄茶只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但品质却和绿茶相去甚远,尤其是香气类型比绿茶可以说“指数”增加,今天就让我们进入黄茶大观园,一起来近距离体验黄茶的美妙。

霍山黄芽始于唐,兴于明、清,在古时被誉为“仙芽”,现在又称“芽茶”,以其产量低,口感独特和保健作用明显跻身于全国名茶之列,霍山黄芽与黄山、黄梅戏并称为“安徽三黄”,从唐代至清代,霍山黄芽一直是贡茶。

霍山黄芽简介

霍山黄芽,安徽省霍山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霍山黄芽依其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和二级,外形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2006年12月,霍山黄芽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霍山黄芽依其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和二级,外形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截至2017年底,霍山县有绿色有机无公害茶园15.12万亩,茶企400多家,年产茶叶6300吨,远销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霍山黄芽属于什么档次

霍山黄芽属于高档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香气和色泽而备受喜爱。

霍山黄芽其茶叶为细嫩、匀整的黄绿色,经过精细的制作工艺,具有清香浓郁、滋味鲜爽、回甘悠长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名茶。同时,霍山黄芽口感柔顺,易入喉。

霍山黄芽鲜叶细嫩,开采期在清明前后,采摘期一个月,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采摘要求“三个一致”和“四不采”,即形状、大小、色泽一致,开口芽不采,虫伤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色芽不采。

鲜叶采回后除去老叶、茶梗、杂质和不符合标准的鲜叶。鲜叶采回后薄摊于团簸,和猛晴天无露水时,摊放2至3小时,阴雨天摊放4至5小时。鲜叶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晚上制,不制过夜茶。

霍山黄芽的历史传承

霍山黄芽自唐以来,隶属于淮南道寿州。在陆羽的《茶经》中,寿州黄芽为上品茶叶。在明代被列为贡品。

霍山黄芽主产区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其中以金竹坪和乌米尖最为有名,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一度失传,到目前为止,正宗的霍山黄芽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合适依据。

因此,正宗的历史上的霍山黄芽茶依然没有明确的生产工艺流程,也使得霍山黄芽市场流通是绿茶,然而地理标志产品却是黄茶的矛盾。

霍山黄芽(黄茶)的制作流程为,采摘-摊晾-杀青-初烘-闷黄-复烘-干燥。霍山黄芽(绿茶)的制作流程为,采摘-摊晾-杀青-初烘-复烘-干燥。唯一不同的就是闷黄的阶段。闷黄阶段的霍山黄芽在历史上记载是“干闷”然而如何干闷,这就是未解之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hayejidi.com:443/lvcha/300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