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众多茶叶中,云南绿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深受茶友们的喜爱。云南绿茶的利润究竟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茶山上的“绿色金子”。
一、云南绿茶的产地与特点
云南,作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云南绿茶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和滇东南地区,如普洱、大理、版纳等地。
云南绿茶的特点是:香气浓郁、滋味鲜爽、回甘持久。其中,普洱茶更是以其独特的陈化特性,被誉为“茶中之王”。
二、云南绿茶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茶叶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云南绿茶,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市场需求逐年攀升。
以下是云南绿茶市场需求的几个特点:
1. 消费群体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茶叶,尤其是云南绿茶。他们追求健康、品味生活,成为云南绿茶消费的主力军。
2. 消费升级: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愿意为高品质的云南绿茶支付更高的价格。
3. 地域特色明显:云南绿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普洱茶、滇红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三、云南绿茶的利润分析
云南绿茶的利润究竟如何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原料成本:云南绿茶的原料成本主要包括茶树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根据种植面积、产量和品质等因素,原料成本差异较大。一般来说,高品质的云南绿茶原料成本较高。
表格1:云南绿茶原料成本(仅供参考)
| 项目 | 成本(元/公斤) |
| ———- | ————– |
| 茶树种植 | 100-200 |
| 采摘 | 50-100 |
| 加工 | 100-200 |
| 总计 | 350-500 |
2. 加工成本:云南绿茶的加工成本主要包括采摘、筛选、烘焙、包装等环节。加工成本受加工工艺、设备等因素影响。
表格2:云南绿茶加工成本(仅供参考)
| 项目 | 成本(元/公斤) |
| ———- | ————– |
| 采摘 | 50-100 |
| 筛选 | 20-30 |
| 烘焙 | 30-50 |
| 包装 | 20-30 |
| 总计 | 140-210 |
3. 销售成本:销售成本主要包括广告宣传、渠道建设、仓储物流等环节。销售成本受品牌、渠道等因素影响。
表格3:云南绿茶销售成本(仅供参考)
| 项目 | 成本(元/公斤) |
| ———- | ————– |
| 广告宣传 | 20-50 |
| 渠道建设 | 50-100 |
| 仓储物流 | 30-50 |
| 总计 | 100-200 |
4. 利润分析:根据以上成本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
原料成本:350-500元/公斤
加工成本:140-210元/公斤
销售成本:100-200元/公斤
总成本:590-910元/公斤
假设云南绿茶的售价为1000元/公斤,那么每公斤的利润为:
利润 = 售价 – 总成本 = 1000 – 590 – 910 = -490元
由此可见,云南绿茶的利润空间并不大。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追求,以及品牌效应的逐渐显现,云南绿茶的利润有望得到提升。
四、云南绿茶的发展前景
尽管云南绿茶的利润空间不大,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分析云南绿茶的发展前景:
1.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追求,云南绿茶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 品牌效应凸显:通过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云南绿茶的附加值,有望提升利润空间。
3. 产业链完善:从种植、加工、销售到售后服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助于提高云南绿茶的整体竞争力。
云南绿茶作为我国茶叶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抓住机遇,不断完善产业链,云南绿茶的利润有望得到提升。
茶叶的暴利到底有多大
茶叶暴利的争论一直存在,但是谁也不愿买这个账:种茶的说我只比种粮食强那么一点点,搞不好都老本贴进去,哪来的暴利?做茶的说可怜我就挣个辛苦钱,一年忙一季,昼夜不得眠,挣得不够一年花。卖茶的吆喝更厉害了,我一月房租那么多,还养着一个人,一斤不卖也得花一样多的钱,哪来那多暴利啊?
如今的钱不好赚啊!整个茶叶链,从种茶,到做茶,再到卖茶,都在叫屈,都没挣钱,也都没暴利。那么,一斤茶叶凭什么卖几千几万元?成本都知道,最贵也就三五百元,了不起800元到顶。明前、雨前茶就不说了,成本高,鲜叶都得五六百。可是随后的夏茶秋茶,还有扫地茶,大部分成本不到百元。
更有那山民茶农自产自销的,基本都成本价卖了。但是最终到消费者手上,并没见到价格多大变化,还是几百上千。当然也有很多的所谓自产自销,网上推卖,99元一斤,99元4斤,难道这些也是暴利吗?茶叶的世界真是看不懂。很多人的疑虑就此产生:99元4斤送茶具还免快递费,尚且有证据说是暴利,那几百上千万元一斤的当然更是暴利。可是暴利究竟在哪里?本文试图揭开一角,供各位有兴趣的朋友参阅。
(上图是一棵茶树,哪位知道名字)
一、茶叶链各环节成本分析为了便于阐述茶叶是否暴利部分,成本部分就概括性的介绍,不做细致分析。
第一,种茶成本。茶园的核心成本构成分三部分,人力费、材料费和管理费,其中材料费属于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主要是茶苗。管理费包括土地使用费、肥料和药物费等,一年每亩百元左右。最大头的是人工费,主要表现在茶叶采摘。按照每亩出产鲜叶300斤,每斤100元,今年豫南信阳毛尖采摘人工费每斤50元。30000元毛收入,现场扣除采摘人工费15000元,鲜叶毛利润15000元。大致就这个样子,全年刨干打尽,净落个每亩10000元。如此匡算,种茶确定没有暴利。
第二,做茶成本。一般的茶厂都有自己的茶园,成本会有所降低,利润有所增加。不过为了方便,还是按着简单匡算。茶厂做茶,4斤鲜叶做一斤茶,鲜叶400元,炒茶人工100元,豫南大都是小型茶厂,炒出来就卖了,行业内把这种炒好就卖的茶叶叫毛茶,初级加工的意思。
这样的茶叶最多卖到800元,一般在600-800元之间。去掉直接成本500元,税收、人情,一斤茶叶毛利最多200元。按10000斤年产量,毛利200万元,全厂一年下来的投入和费用,就花的差不多了。如此算来,做茶也没有暴利。
第三,卖茶成本。这个环节更复杂,还是要提纲挈领的叙说。卖茶成本就三个主要的内容,买茶、运输和房租,其中的运输、房租等构成销售费用。按照销售商解释,假如买进茶叶500元每斤,一般会卖到800元,费用分摊下去会有20-30%利润,根据销量还有浮动。譬如实现年销售10000斤,实现利润200万元。如果年销售1000斤,就是利润20万元。
其实不是这样算的,实际情况销售1000斤不仅不赚,或许还亏本。因为他的成本有两部分组成,动态的和固定的。动态成本里面有库存占压,季节性价格波动等,固定成本里有人工费,销量少了,都会造成实际成本上升。怎么算,总体20-30%的毛利率也不是暴利。
(顶峰时候这个茶饼能换回一件茅台)
二、茶叶的暴利到底在哪里算了一圈,算不出暴利在哪里,但是确实存在暴利,还不是个别现象。所有信息反映,高档茶叶、低档茶叶,不同品种,都有暴利。最大的可能,就在销售环节。我们从根源上寻找线索。
第一,茶叶的暴利说法起源在哪里?我们都知道,40年前的茶叶就没有暴利的说法,根本就没有这回事。那时的茶叶跟烟酒糖盐一样,百姓生活必需品,国家对价格有管理,其实不用怎么管,很好的茶叶就几块钱一斤,没人想着定价之外还能搞什么鬼。譬如茶叶,茶园是集体的、茶厂都是国营的,采茶给工分,炒茶有工资。
用现在的价值观衡量,一斤茶叶的成本就是个工分工资钱,合到块把两块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然后经过当时农村财务管理的“预算”和“决算”制度,茶园和茶厂的收益保持在田农水平。那时的农村财务制度,没有盈利的概念,讲求的是收支平衡,所以始终没有利益矛盾,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在光山,茶叶就三几块钱一斤,好的雨前毛尖也不到10块钱,搁到现在都几千元的货。
用那时的工资水平衡量,4块一斤的毛尖茶,一个月工资可买到10斤,算是比较贵的了,但和现在比,却很高性价比,当下一个月工资只买得一斤毛尖茶叶。问题的关键在于,此前的茶叶市场极其平静,货真价实,买卖公平,就没听说过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低进高出等等现象,当然也没有暴利这个词了。
这个古老的市场一直的波澜不惊到2007年。这年让全世界认识了原产于中国云南的一种茶叶,普洱茶的惊天亮相也让世界牢牢的记住了它。当地百姓世世代代饮用的大碗茶,突然的一夜成佛,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价格飙升到三万元每斤,整体涨幅超过股市。这个线索就应该是茶叶“暴利”的起源。
第二,说不尽的普洱茶。在中国茶业史上,原产地、历史最久远、十大名茶,多么辉煌的过去,在普洱茶面前,变得都不值一提。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表明:几块钱的茶叶卖到几万块还一茶难求,还有什么可以比。那么就来扒扒普洱茶的历史,看看究竟怎么了。“武侯遗种”。可能是多少年来,茶叶品种的丰富,人们居然不识普洱茶了,实在不应该。
早在东汉时期,普洱茶就是我国的名茶,后来还赢得了“武侯遗种”的美誉。要知道古时候把一个饮食物种与伟大的人物关联齐名,说明普洱茶在人们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当今商品广告的名人效应,就是学来古人的智慧。武侯是诸葛亮的尊称,他死后被刘禅封为忠武候。“朝廷岁贡”。
有正史记载的是清朝时期的《普洱府志》,说的当时普洱茶山八百里,种茶制茶十万人。仅思茅一地就年产茶叶10万担。为什么如此大的规模?就是因为雍正皇帝的经济改革,“改土归流”,激发了农民活力,振兴了农业,云南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普洱茶优势,岁贡朝廷。因为路途遥远,地方政府又故意大造声势,负责押送贡茶的官员,思茅通判又很会办事,一路大张旗鼓,浩浩荡荡。搞得路人皆知,京城都以喝到普洱茶为荣耀。
当时有个叫做阮福的人,在他的《普洱茶记》里写得明白:普洱茶名满天下,茶味最是香浓,在京城最为推崇。搞得雍正皇帝高兴的不得了,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成立普洱府,提升普洱茶产地的行政级别和权力。“享誉世界”。普洱茶这么张扬造势,逐渐引得国外茶商的关注。在本来交易兴旺的基础上,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已经远销到欧洲。至此,包括本国西藏,周边东南亚各国,日本、西欧诸国饮茶国家,都有了正常的普洱茶贸易。
第三,普洱茶炒到天价的踪迹。赋予了文化内涵,使其具有了资本的可炒作性质。普洱茶的名声最早提升在清朝,直到上世纪末,依然是“饮品”本性,用来喝的一种茶叶。机会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出了个叫石昆牧的茶痴人,祖传嗜茶,或叫“茶痴”也不为过。
他1966年出生,7岁会品本岛乌龙茶,17岁开始接触普洱茶,20岁就对普洱茶颇有心得,融入了港台普洱茶文化圈,一帮子大神玩起来。最终把古董文化、哲学思想和神学佛家等等都玩到茶里。赋予普洱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形式上,把普洱茶严格分成三六九等,使其具有了资本的可操作内容。按着石昆牧的说法,普洱茶粗分“老茶”、“新茶”两大类,老茶里又细分古董级、印级、年份级,然后还分名号、口感、色泽等等。
本来普洱茶不同于其他茶叶的“老陈”特性,成了玩茶的核心品质,把个香港茶人保存的年份茶叶都给搜罗出来,搞到台湾供他们品茶斗茶玩儿。以至于港台流行说说普洱茶是“生于云南,藏于香港,扬于台湾”。普洱茶问世千多年,终于在台湾成长为一个可以炒作的资本类商品,为后来资本大举进入做好了充分准备。被资本盯上的普洱茶,终于成为炒作工具。
我们都经历过“蒜你狠”、“姜你军”,当然还有更猛烈的股市血腥。那些普通农作物能够翻云覆雨,并不是市场供求变化带来的,突然成倍减产或者突然都把蒜当饭吃了,而是人为的原因。有人坐庄,拿钱先都买过来,冷库里放着不卖,造成市场短缺和恐慌,认为没蒜了,就都要买,买不到就抬价格,都竞相抬价。
当抬到相当程度时,庄家突然开闸放水,一下子都卖掉,等到买蒜的人们还没晕过来,庄家已经把蒜卖完了。这个垄断买蒜卖蒜的庄家,用的就是资本市场的玩法,叫做“资本运作”。买蒜的钱还不是自己的,是从资金市场拆借来的,然后一买一卖,还本付息,自己捞到一大笔拍屁股走人。
后来的共享单车、共享经济也是如此,都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普洱茶更是如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港台预热,在完全具备资本可操作的工具要素条件下,2007年的资本大量进入,就把普洱茶很便宜的价格一下子炒到天价。遂使茶叶整体行业落下个“暴利”的名声。
(八百年前这里的茶叶就名闻遐迩)
三、普洱茶之外的茶叶有没有暴利所有人都认定茶叶暴利,绝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是有事实依据,还一定很确凿。前面说到的普洱茶风波,几块的茶饼炒到几万。但是资本过后一地鸡毛,受伤割肉的自认倒霉。经过十来年的恢复,普洱茶在逐步回归本来面目。本来嘛,即便普洱老茶痴也至今不认可那么高的价格。
但是暴利现象在茶叶行业依然存在,主要三个方面:
第一,精细深加工。说是加工,其实是分拣筛选,把从茶厂买来的毛茶按等级标准,重新筛选,包装。这个环节产生暴利的关键点在于:茶厂毛茶价格最低,茶厂几乎没什么利润,譬如豫南各县茶叶生产基本还都是小农经济模式,只能出产毛茶,质量再好,也卖不出好价,当然也是茶商压价的主要原因。但是,茶叶的质量在那里,只是外形不好看而已。这样的茶叶等于是泥糊的美玉,只要按着茶叶的分级标准,重新分拣筛选,就远远不是买进的价格,构成主要的暴利部分。
第二,我们的茶叶生产执行的是《GB/T18797-2012茶叶感官评审室基本条件》。标准很标准,但是一般百姓不好掌握,或者说根本无法了解。俗话说得好,黄金有价玉无价,还说宝玉有价茶无价。除非老茶客,茶叶价格基本市场说了算,同样品质,行情到了一万就是一万买卖,行情一百就是一百买卖。
至于什么级别的茶叶,外观好分辨,品质难鉴别。譬如明前毛尖,除了冬天,春夏秋都能随时采来茶叶芽尖,做出来外观一样,起码外行看不出来。所以就给各种商业炒作留下机会,成为最适合炒作的商品。这就构成了茶叶暴利的另一大机会。
第三,扫地茶。最多见的是满屏叫卖的地板价茶叶,99元买多少。这类茶叶根本不可能像打出的图片那样,图片是优质毛尖,几千元一斤的。实际上都是过期茶、机器采茶挑剔掉的叶子,还有茶树修剪掉的扫地叶子做的茶,好点的是机器采的夏叶。本来应该扔掉的垃圾叶子,放到炒茶机器里过一道,成了茶叶,成本也就几块钱,卖到几十块,就成了不起眼的暴利茶。
四、茶叶暴利原因补充说明茶叶价格,并没有什么奥秘,本应透明。譬如明前毛尖,40000个嫩芽做一斤,卖到几千就正常,如果加工过程很繁琐,作出的茶叶更好看,味道更香,卖到上万的价格还是正常。但是用一般茶区的茶叶冒充名气地区的茶叶,用普通品种茶叶冒充名贵品种茶叶,用夏茶冒充春茶,就有暴利,就是暴利。
再说茶叶价格。我们的市场存在的是三级价格制。譬如同样的茶树:茶农自采自做自销的,头道毛尖卖到200就知足,毕竟自己的茶树,栽一年收多年,管理基本不算钱,还又习惯自己出的劳动力不算钱,下来一斤卖个200元。即便跟风涨价,最多再加100元,卖到300元就很高兴了。这一级最便宜,差别在炒茶技术。茶厂要计算成本产出利润,会卖到600-800元。
如果是老客户茶商,还会降到500或更低些,略有利润就行。这一级的性价比高,差别在毛茶,级别不分。茶商把茶叶分拣分级,一般分拣出最差的茶叶,也会卖到购进价,精品级的价格就不说了,都倍数。这个行业,买进加50%利润率卖的市场惯例不大存在,起码很少见。但也不能说都会获得暴利,亏本的也很多,就看你怎么做了。
花茶现在的利润有多大!
现在花茶利润没有以前高,广西销花茶分量很少。就说茉莉花茶在广西的利润来说不可能达到30%-50%的利润,去北京那里卖或许有那个利润,可是北京要的是高档特殊花茶。广西利润10%左右,还要看你做的量,销售数量大才有10%的利润。普洱茶利润大,都是炒作起来的,现在都是有价无市,南宁10+1很多普洱茶专卖店你去看看他们一天能卖多少?08年炒作的时候,只要是绿茶都往云南倒,前期倒绿茶到云南的就发了,后面倒的很多的亏的一塌糊涂,越南茶、四川茶等等,只要是烘青绿茶都倒过去弄普洱茶,现在好了,库存积压,资金周转不了,亏的人也很多,自己去了解吧。
开茶叶店有多少利润需要投入多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开一家茶叶店,茶叶店利润高,效益好。但是开一家茶叶店要多少钱呢?很多人不知道,茶叶店的高利润来自哪里呢?很多人也不知道。在开茶叶店的人群里,有的人是经朋友介绍的,有的人是为了赚取利润而去开的。把茶叶店当成一个自身的事业来经营的人则很少。在开茶叶店的过程中,到底开茶叶店要多少钱呢?很多环节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挖掘。目前的茶叶市场已经越来越庞大,许多人都想在茶叶市场里挖“一桶金”。喝茶的历史对于国人来说,已经有千百年了,可以说是一种习惯。像北方人喜欢喝大碗茶,南方人喜欢喝小杯子的绿茶,还有云南的黑茶等等。在现今的市场,喝茶已经成为人们养生的一个环节,很多人把喝茶作为一种养生,作为健康的一种体现。作为经营者来说,什么样的茶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养生和健康,以此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使茶叶畅销,选择一个好的品牌连锁则显得至关重要。
1.茶叶是否有卖点买卖,卖买,经营生意的人都知道,做生意,首先你的东西一定要好,或者有卖点。经营茶叶店也一样,在店里面必须要先有好的茶叶。一壶好茶,一定是从好茶叶里得来的,好的茶叶才会泡出好的茶,很多茶叶品牌连锁总是夸大其词的认为自己的茶叶最好。想要得到好的茶叶,我们一定要到茶叶公司的总部去品,和其他的一些茶叶品牌进行对比。此外,我们还应重点看中茶叶的化验数据,很多人不会喝茶,但是茶叶的数据是不会骗人的。那些是有害的,那些是对人体有益的,都可以一目了然的从茶叶的分析数据里得到。
2.茶叶公司是否有竞争力对于茶叶的品种是否有竞争力,是否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市场,而不是一味盲目的竞争。比如在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商圈,出现多家同类经营,使自身的市场面临压缩。在一个区域或者商圈,如果做这个茶叶的人足够少,才会给商家带来足够多的市场空间,才有好的市场环境,才能赚钱。
3.在投资和加盟方式上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很多人都想着可以投资小的风险来获得更大的利润。所以在投资茶行业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投资这个项目,我们需要多少的准备资金,每个月的运营成本是多少,只有了解清楚,在经营中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开茶叶店要多少钱?请登录九洲韵茶叶官网:我们将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为您分析具体的投入费用和回报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