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为我国国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绿茶,作为茶类中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备受人们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茶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
一、绿茶的历史
绿茶,源于我国,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茶叶便被列为贡品。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对绿茶的制作方法和品鉴都有详细的记载。宋代以后,绿茶逐渐成为茶类中的主流。
二、绿茶的种类
绿茶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产地、形状、发酵程度等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按产地分类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以色、香、味、形“四绝”著称。
碧螺春:产于江苏太湖,以其形似螺旋而得名。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以其形如毛峰而得名。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以其形似瓜子片而得名。
2. 按形状分类
碎茶:如碧螺春、六安瓜片等。
长茶:如龙井、毛尖等。
圆茶:如珠茶、珠兰等。
3. 按发酵程度分类
未发酵:如龙井、碧螺春等。
微发酵:如毛尖、毛峰等。
半发酵:如乌龙茶、铁观音等。
三、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
1. 杀青:通过高温破坏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防止茶叶发酵。
2. 揉捻:使茶叶形成一定的形状,增加茶汤的口感。
3. 干燥:通过高温使茶叶失去水分,固定茶叶形状。
四、绿茶的泡饮方法
泡饮绿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水温:绿茶适宜用80℃左右的水冲泡,过高水温会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2. 茶具:绿茶宜选用瓷器、玻璃杯等透明茶具,便于观赏茶叶的色泽和形态。
3. 茶叶用量:一般以3-5克茶叶为宜。
4. 泡饮时间:绿茶的泡饮时间较短,一般为2-3分钟。
五、绿茶的营养价值
绿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以下保健作用:
1. 抗氧化: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
2. 抗肿瘤: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肿瘤作用,可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3. 降血压:绿茶中的茶碱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4. 降血脂: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六、绿茶的品鉴
品鉴绿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色泽:绿茶的色泽以嫩绿、翠绿为宜。
2. 香气:绿茶的香气以清香、幽香为宜。
3. 滋味:绿茶的滋味以鲜爽、甘甜为宜。
4. 汤色:绿茶的汤色以碧绿、清澈为宜。
5. 叶底:绿茶的叶底以嫩绿、完整为宜。
绿茶,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保健作用的饮品,深受人们喜爱。通过泡饮绿茶,我们可以品味生活的美好,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茶的世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吧!
如何冲泡绿茶
如何冲泡绿茶
绿茶可品可赏,
品它滋味鲜爽,
赏它清汤绿叶。
【冲泡绿茶的水温】
冲泡水温适宜80~85度,水温过高会使茶叶失去活性,水温过低则茶叶昌挥发不出来
【绿茶冲泡方式】
2中方式:玻璃杯冲泡方式、盖腕冲泡方式
【绿茶冲泡方法】
3个方法: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绿茶冲泡方式
【玻璃杯冲泡方式】
玻璃杯可直接欣赏到绿茶清澈透亮的茶汤及遇水后慢
慢舒展的状态,按茶水比1:50m1的比例,冲泡20~30
秒后饮用。
红特
【盖碗冲泡方式】
绿茶不宜盖盖,注水要沿着杯壁缓缓注入,控制好注
水力度避免茶叶翻滚导致内含物质析出过多,茶汤苦
涩,出汤要快速,尽量减少茶叶内有效物质析出。按
茶水比1:20的比例,缓缓注水,快出汤。
上投法
【冲泡方式】
先在盖碗上倒上热水,待水温凉至90度左右时,再放
入备好的茶,这种先注水,再放茶叶的冲泡方式,可
以让绒毛很好的吸水,自然往下掉,让茶汤更清澈,
慢慢释放茶叶的鲜度和甜度。
【适泡茶类】
小红指
适合密度偏高、外形卷曲的绿茶,如碧螺春、都匀毛
尖、蒙顶甘露等绿茶。
【滋味】
这种冲泡方式,前段喝出甜感,中段喝出醇感,尾段
喝出鲜爽感。
中投法
【冲泡方式】
先注水盖碗三分满,待水温凉至80度,再投茶,轻轻
摇动茶杯,待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后,再沿杯壁注
水,注水的时候水柱高细一些,控制水温,采用这种
泡法,就不用担心鲜嫩的绿茶因水温过高而出现涩
味。
红特
【适泡茶类】
适用于大部分绿茶,除了大叶的。
【滋味】
这种冲泡方式,前段喝出醇感,中段喝出甜感,后段
喝出鲜爽感。
下投法
【冲泡方式】
可用玻璃杯器具,先投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注入85
度左右的水,使叶片不算特别嫩,而且面积大,不易
吸水下沉的绿茶,更好的浸润。
【适泡茶类】
适合密度较低、干茶外形大小匀整,直而不弯的绿
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滋味
【滋味】
这种冲泡方式,茶汤更嫩绿明亮,滋味更饱满。
绿茶怎么泡才正确方法
泡绿茶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热水冲入杯中。二是下投法,先放茶叶后直接倒85度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
正确的泡绿茶饮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泡茶有一定的讲究,尤其是水温。
一般的绿茶冲泡方法及注意事项:
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毫升的白开水。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绿茶粉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
瓷杯品茶:
瓷杯品绿茶适于泡饮中高档绿茶,如一、二级炒青绿茶、珠茶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之类,重在适口、品味或解渴。一般先观察茶叶的色、香、形后,入杯冲泡。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初开沸水冲泡,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逸,保持水温,以利茶身开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钟后开盖,嗅茶香,尝茶味,视茶汤浓淡程度,饮至三开即可。这种泡饮法用于客来敬茶和办公时间饮茶较为方便。杯泡法,茶叶与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毫升水泡3克茶为适中。喜浓饮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饮者可略少加茶。
茶壶泡茶:
一般不宜泡饮细嫩名贵绿茶,因水多,不易降温,会闷熟绿茶茶叶,使绿茶茶叶失去清鲜香味。壶泡法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这类茶叶中多纤维素,耐冲泡,茶味也浓。泡茶时,先洗净壶具,取绿茶入壶,用100℃初开沸水冲泡至满,3—5分钟后即可酌入杯中品饮。饮茶人多时,用壶泡法较好,因不在欣赏茶趣,而在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畅叙茶谊。
客来敬茶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礼节,敬客一般以杯泡法较为隆重。壶泡绿茶法,相对而言有些粗俗。有些地区,为表达敬客心意,还在绿茶中放糖调饮,以示甜甜蜜蜜。
玻璃杯品茶:
玻璃杯泡绿茶,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泡饮之前,先欣赏干绿茶的色、香、形。取一杯之量的茶叶,置于无异味的洁白纸上,观看茶叶形态。名茶的造型,因品种不同,或条、或扁、或螺、或针……欣赏绿茶制作工艺,察看绿茶茶叶色泽,或碧绿,或深绿,或黄绿,或多毫……再干嗅绿茶中香气,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锅炒香,或不可名状的清鲜茶香……充分领略各种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风韵,称为“赏茶”。然后进入冲泡。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细嫩名绿茶,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人们称其为“绿茶舞”。泡绿茶的具体操作,可视绿茶条的松紧不同,分别采用两种冲泡法,一是冲泡外形紧结重实的名茶,如龙井绿茶、碧螺春绿茶、都匀毛尖绿茶、蒙顶甘露绿茶、庐山云雾绿茶、福建莲芯绿茶、凌云白毫绿茶、涌溪火青绿茶、高桥银峰绿茶、苍山雪绿绿茶等,可用“绿茶上投法”。即洗净茶杯后,先将85—90℃开水冲入杯中,然后取绿茶投入,一般不须加盖,绿茶茶叶便会自动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后,有的直线下沉,有的则徘徊缓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干绿茶吸收水分,逐渐展开叶片,现出一芽一叶、二叶,单芽、单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剑,叶如旗;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热嗅闻茶汤香气,令人心旷神怡;观察茶汤颜色,或黄绿碧清,或乳白微绿,或淡绿微黄……隔杯对着阳光透视,还可见到汤中有细细茸毫沉浮游动,闪闪发光,星斑点点。绿茶茶叶细嫩多毫,汤中散毫就多,此乃绿茶嫩茶特色。这个过程称为湿看欣赏。
绿茶待绿茶茶汤凉至适口,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细细领略名绿茶的风韵。此时舌与鼻并用,可从茶汤中品出绿茶嫩茶香气,顿觉沁人心脾。此谓一开茶,着重品尝茶的头开鲜味与绿茶茶香,饮至杯中绿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不宜一开全部饮干),再续加开水,谓之二开绿茶。如若泡饮茶叶肥壮的名绿茶,二开绿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余味无穷,
齿颊留香,身心舒畅。饮至三开,一般茶味已淡,续水再饮就显得淡薄无味了。
二是泡饮茶条松展的名绿茶茶,如六安瓜片绿茶、黄山毛峰绿茶、太平猴魁绿茶、舒城兰花绿茶等,如用“上投法”,绿茶茶叶浮于汤面不易下沉。可用“中投法”,即在干绿茶欣赏以后,取绿茶入杯,冲入90℃开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时,稍停二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后再冲水至满,此时绿茶茶叶或徘徊飘舞下沉,或游移于沉浮之间,观其茶形动态,别具茶趣。其他各项欣赏、品饮如前。
泡饮细嫩名绿茶茶,如用不透明的白瓷杯,当然亦可,但不能透视绿茶在杯中变化全貌,不能充分领略绿茶汤中茶趣,是一不足。
绿茶用多少水温泡茶最好
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一般用80~85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
中低档绿茶、粗制以及大宗绿茶,则可以用90~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茶叶中有效成分析出少,茶叶味淡。
绿茶冲泡的注意事项:
1、泡茶的时间:与茶叶的老嫩和茶的形态有关,一般绿茶用玻璃杯泡的话3分钟左右即可。
2、投茶量:一般标准茶水比例为1:50,也就是6g左右的干茶需要300ml左右的水。
3、冲泡次数:绿茶一般可以冲泡3次左右,多则无益。
4、小贴士:绿茶冲泡后宜及时饮用,入口温度以不超过60℃为佳,其次禁忌冷饮、禁忌饮用隔夜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