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依然传承不息。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绿茶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匠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手工绿茶的实验目的,探索传统工艺之美。
一、实验目的概述
1. 传承传统工艺:手工绿茶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匠人精心操作。通过实验,我们旨在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工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国茶文化。
2. 提高茶叶品质:手工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掌握茶叶的发酵程度、杀青温度等因素,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
3. 研究茶树品种:通过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土壤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为茶树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4. 丰富茶叶种类: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尝试创新茶类,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种。
二、实验方法
1.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茶树品种,采摘新鲜茶叶。
2. 杀青:采用炒青或蒸汽杀青的方式,控制杀青温度和时间。
3. 揉捻:手工揉捻茶叶,使茶叶形状发生变化,增加茶香。
4. 干燥:通过晒干或烘干的方式,使茶叶水分降低,提高茶叶品质。
5. 筛分:将茶叶按大小、形状进行筛分,保证茶叶均匀。
6. 包装:将筛分后的茶叶进行包装,确保茶叶新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 传承传统工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手工绿茶的制作工艺,传承了这一传统技艺。
2. 提高茶叶品质:实验结果显示,手工绿茶在品质上优于机械绿茶。原因在于手工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匠人可以更好地掌握各项工艺参数,使茶叶发酵程度、香气等更加出色。
3. 研究茶树品种:实验中发现,不同茶树品种在杀青、揉捻等环节的表现存在差异。例如,部分茶树品种在杀青过程中,叶色变化较快,而部分品种则较慢。这一发现为茶树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4. 丰富茶叶种类: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创新茶类,如红茶、黄茶等。结果表明,这些创新茶类在口感、香气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
手工绿茶实验的目的在于传承传统工艺、提高茶叶品质、研究茶树品种和丰富茶叶种类。通过实验,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为我国茶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实验项目 | 实验结果 | 分析 |
---|---|---|
杀青温度 | 杀青效果良好 | 掌握了杀青温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揉捻程度 | 茶叶形状适中 | 了解了揉捻程度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
干燥方式 | 茶叶水分适中 | 掌握了干燥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茶树品种 | 适合种植的茶树品种 | 了解不同茶树品种的生长特性 |
创新茶类 | 口感、香气独特 | 为茶叶种类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
手工绿茶实验为我们探索传统工艺之美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发扬我国茶文化,为茶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手工绿茶的功效与作用
手工绿茶的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几点:
1.帮助降低血压、降血脂:绿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降低血压、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
2.提高免疫力:手工绿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这是一种强大的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促进人体健康。
3.消除疲劳、提神醒脑:绿茶中的咖啡因和茶氨酸等物质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让人精力充沛、头脑清晰。同时,手工绿茶中的茶多酚还可以缓解疲劳感,帮助人们恢复精神状态。
4.防止龋齿、口臭:手工绿茶中含有丰富的氟元素和鞣酸等物质,能够有效杀灭口腔中的细菌、预防龋齿和口臭。
5.抗菌消炎:手工绿茶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和儿茶素等物质,具有非常强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总的来说,手工绿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医疗价值,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
手工绿茶的制作工艺
手工绿茶的制作工艺
什么是绿茶?绿茶属不发酵茶,品质特征为“清汤绿叶”,不仅有好的口感,还可以让饮茶者观其形色,获得美的享受。所以中国的文人雅士倍加真爱。那么绿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杀青方式有锅炒加热杀青和热蒸汽杀青两种,以热蒸汽杀青法制作的绿茶称做“蒸青绿茶”,以炒锅加热杀青法制作的绿茶有三种干燥方式:炒干者称“炒青”,烘干者称“烘青”,晒干者称“晒青”。所以,绿茶包括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四类。
炒青绿茶茶叶外形千姿百态,有扁平、尖削、圆条、直针、卷曲、平片等多种形态。冲泡后,多数牙叶成朵,清汤绿叶,香高味浓,回味甘甜。
烘青绿茶外形不如炒青绿茶那样光滑紧结,但条索完整,尝显峰苗,白毫显露,汤色绿润,叶底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厚。
蒸青绿茶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茶类,其蒸焙方法载于唐代陆羽著的《茶经》。其法是将鲜叶蒸软,然后揉捻、干燥而成。蒸青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色绿、汤绿、叶绿。现在日本饮用的茶大多就是蒸青绿茶加工而成的。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
绿茶杀青适度的标准
绿茶杀青适度的标准为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叶质柔软、略有黏性,梗可弯曲而不断,紧握则成团,且略显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清香),其次对于大宗绿茶加工,要求杀青叶的减重率在30%~40%,含水率为60%~62%为杀青适度,名优茶加工,杀青叶含水率以55%~58%为适度。
杀青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
二是散发青气;
三是改变鲜叶内含成分的部分性质;
四是蒸发部分水分。
杀青需要掌握哪几个要点
1、“高温杀青,先高后低”
茶树鲜叶中所含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着不同温度而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在15~25度左右,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达到35度以上时,则活性开始明显下降。当温度达到65~70度以上时酶的活性开始出现动钝化。当叶温升高到80度时,酶蛋白几乎全部变性,而温度接近100度时,几乎所有酶都会在顷刻间失去催化作用。
所以就在高温的情况下,才能够让多酚类化合物失去催化氧化反应条件,才不会出现红梗红叶的现象。这也是绿茶高温杀青的根本目的所在,就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催化作用。
同时高温杀菌还能够让低沸点的青草气物质大部分挥发散失,从而让高沸点的芳香类物质透发出来。具有强烈青草气的顺式青叶醇沸点在156~157度左右。通过高温的方式就可以让其挥发。
高温杀青的主要标志是让叶温能够迅速达到80度以上,这样才能快速抑制酶的活性,破坏其催化能力。根据科学实验,在锅温220度的情况下,杀青一分钟叶温达到61度,两分钟叶温能达到83度,三分钟叶温能达到85度,杀青4分钟,酶的活性完全被破坏。
2、“嫩叶老杀,老叶嫩杀”
一般来说,嫩叶含水率高,酶活性也高,杀青时温度要高,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老叶含水率低,酶活性也低,杀青的温度可相对低一些,时间相对短一些。
3、正确掌握杀青程度
杀青叶含水率应控制在适宜幅度,一般来说,嫩叶为58%-60%,中档叶61%-62%,老叶63%-64%。
从感官上来看,适度的杀青叶,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黏性,梗可弯曲而不断,紧握则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现代机械化杀青类型有哪些
过去传统的绿茶杀青方式主要是采用手工杀青,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应用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主要采用机械化方式杀青。
各地的杀青机械类型并不完全相同,种类较多,目前主要是以锅式杀青,滚筒杀青和槽式杀青三种为主。
第一、锅式杀青机杀青技术要点
锅温:一般来讲,投叶量多锅温就应该高一点,投叶量少的话,锅温可以低一点。如果按照每锅投叶5~7公斤计算的话,锅温应该控制在260~280度。如果投叶量达到10公斤,锅温应该达到300~360度。
投叶量:杀青锅的口径不同,投叶量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杀青锅口径84厘米的话,投叶量通常在8~10公斤。
时间:锅温、投叶量和鲜叶质量对时间影响较大。一般杀青时间在9~12分钟左右。方法:鲜叶下锅先抛炒3~5分钟,再焖炒1~2分钟,再抛炒到杀青适度为止。
如果是一灶二锅或一灶三锅杀连续杀青机,第1口锅的温度要达到300多以上。第2口锅和第3口锅要充分利用余热,温度逐渐下降,分别从260~280度到120~160度。连续杀青机比一般的杀青机可节省燃料约50%,而且能起到很好的杀青效果。
第二、滚筒杀青机杀青技术要点
滚筒杀青机是目前在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一般来说杀青的温度控制在180~220度之间,当然根据茶叶制作的种类不同,温度也有一定的区别,有的杀青机的温度甚至可以达到350~450度。鲜叶在滚筒内需要经历2.5~3.5分钟的杀青过程。杀青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杀青程度,并且根据杀青程度来调整投叶量的多少。
一般来讲,正常每小时投叶量可以达到150~200公斤。这主要是指春季鲜叶,如果是夏秋季较老的茶树原料,则需要适当增加。
如果遭遇雨水叶或者有露水叶,鲜叶含水量较高,需要调整滚筒转速,已延长鲜叶在筒内的停留时间,达到较好的杀青效果。正常情况下,滚筒杀青机的转速以中速25r/min为宜,雨水叶转速应调整到20r/min左右。
在使用滚筒杀菌机的时候,如果杀青结束,要提前关闭加热电源,以免结束的时候产生焦叶。杀青结束后,需要让滚筒继续转动,等温度降到常温之后,再关闭机器。
第三、槽式杀青机杀青技术要点
槽式杀青机的类型很多,但其工作原理基本大同小异。槽式杀青机的槽体温度一般控制在150~200度之间,转速在14r/min左右,一个小时大概可以加工350公斤的鲜叶。当然根据鲜叶老嫩程度、鲜叶的含水量条件的不同,杀青的效率有一定的区别。
一般来说,杀青机需要两个人工作,先将15公斤左右的鲜叶倒入槽前端,再由输送带连续不断的将鲜叶投入。不过,如果利用松柴加热的话,每小时杀青鲜叶的数量一般在40~50公斤左右。
槽式杀青机有一个比较大的缺陷,第1片槽锅火点集中容易燃裂引起漏烟,从而被茶叶吸附,造成烟火气很重。而且u形连接处有接缝,塞入茶叶后容易焦糊,从而导致茶叶品质降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