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为我国的国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众多的茶类中,绿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受到了广大茶友的喜爱。绿茶的名称究竟是如何得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绿茶名称的神秘面纱。
一、绿茶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绿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当时神农氏尝百草,发现了茶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绿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品味。
(二)发展
绿茶在唐代开始盛行,当时的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详细介绍了绿茶的制作工艺和品饮方法。宋代时期,绿茶的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绿茶名称的由来
(一)色泽
绿茶的名称与其色泽有着密切的关系。绿茶的颜色呈绿色,因此得名。在采摘、制作过程中,绿茶保留了茶叶原有的绿色,这也是其独特之处。
(二)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独特,主要包括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在杀青过程中,茶叶中的酶活性被抑制,保留了茶叶的绿色。
(三)口感
绿茶的口感鲜爽、回甘,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其独特的口感也使其在茶类中独树一帜,因此得名“绿茶”。
三、绿茶的分类与特点
(一)绿茶的分类
绿茶按照产地、形状、制作工艺等因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二)绿茶的特点
1. 色泽:绿茶的颜色呈绿色,鲜嫩明亮。
2. 香气:绿茶香气清新,具有独特的兰花香。
3. 口感:绿茶口感鲜爽,回甘,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4. 营养:绿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四、绿茶的品饮方法
(一)泡茶工具
泡绿茶需要准备以下工具:茶具、茶叶、开水、茶杯。
(二)泡茶步骤
1. 温杯:用开水温杯,使茶具温度适宜。
2. 投茶:将绿茶放入茶具中。
3. 注水:用开水冲泡茶叶,水量约为茶具容量的1/3。
4. 闷泡:盖上茶具盖,等待2-3分钟。
5. 品饮:将茶水倒入茶杯中,慢慢品味。
五、绿茶的文化内涵
绿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在我国茶文化中,绿茶代表着清新、淡雅、和谐的品质。绿茶还寓意着友谊、和平、健康。
总结
绿茶,作为我国茶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色泽、香气、口感和营养,赢得了广大茶友的喜爱。了解绿茶的名称由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品味绿茶的魅力,传承和发扬我国茶文化。
绿茶名称由来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b aby、回答采纳率:18.3% 2010-01-20 18:41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在初制茶六大茶类里产量最高,年产40万吨左右,绿茶产区最广,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福建、贵州等各个茶区。
超市里买的杭州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娥眉竹叶青,六安瓜片,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太平猴魁,金奖慧明,老竹大方,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剑春茶,休宁松梦等等,等等,都属于绿茶类。
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按杀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
A、蒸青绿茶
用蒸汽杀青而成的绿茶称之为蒸青绿茶。其品质特点是“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鲜绿、香清味醇。
B、炒青绿茶
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长炒青形似眉毛,又称为眉茶。圆炒青外形如颗粒,又称为珠茶。扁炒青又称为扁形茶。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圆炒青有外形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如西湖龙井。
C、烘青绿茶烘青绿茶大部分用于窨制各种花茶,称之为茶坯。特点是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干色墨绿、香清味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
D、晒青绿茶
晒青绿茶是制紧压茶的原料。如砖茶、沱茶等。
龙井是中国极品名茶,产于浙江杭州,是绿茶中绝品。因其产地与炒制技术的不同,可分为狮、龙、云、虎四个系,今天已经归并为狮、龙、梅三大品类,其狮峰最为珍贵,采于谷雨前更佳,成品以色翠、香味浓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于世,有“国茶”之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风景区,是历史名茶。特级黄山毛峰产于桃花峰的桃花溪两岸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围。黄山毛峰芽叶肥壮匀齐,白毫显露,形如雀舌,成茶色泽嫩绿微黄,泛象牙色,鱼叶金黄,香郁味醇,回味甘甜,耐冲泡。
绿茶婊的由来
绿茶婊的由来:始出三亚海天盛筵事件。
2013年4月3日,海天节在海南岛三亚举行,吸引了数百名投标车型。其中出现了大量嫩模,长相清秀可人。
网友将其中出卖肉体的嫩模戏称为绿茶婊,这个名词因此走红网络。网友还给出如何鉴定绿茶婊、奶茶婊、红茶婊、羊杂汤婊、地沟油婊的方法。
扩展资料:
解释:
绿茶婊是绿茶和婊子的结合体。它是由不明身份的网民发明的。三亚的海天节使外围女首次进入公众视线。但三亚外围女模特后来被警方爆光是男儿身。
其中孙敬雅涉嫌卖淫并组织卖淫,2013年与他人同床共枕三天,共赚60万元。“绿茶婊子”这个词在互联网上很流行。它的使用范围已经超过了海地节日活动。
尽管三亚市委宣传部表示正在调查展会期间部分参展单位组织的客户答谢会是否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但“绿茶婊子”、“茶婊子”和“外围女”等新词仍在网络空间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茶婊
绿茶的由来以及故事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
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中国茶叶发展历史
纵观中国茶叶史,中国茶叶经历了药用,食用,作酒及饮料几个阶段:以下让我们来切身体验一下茶叶历史的变迁。
茶叶的传说:传说是在公元前2737年,神农上山采药,那天我们的医药祖先边采边尝,不知不觉中已尝了近72种中草药。
草药中的毒性令他觉得口干舌燥,浑身非常的不舒服,于是便坐在树下休息,正在这时,几片树叶飘落在他面前,凭着往常的习惯,他又捡起树叶放入口中尝试,可是令他惊奇的是,过了一会儿神农开始觉得身体舒畅起来,口也不渴了,浑身好像一下子轻松了下来,而口中的树叶还留给他了一口的清香。
……根据记载,茶叶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
在我国,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以上故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支”。
茶-中草药和蔬菜-茶叶的发现?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
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我国就有关于在西南地区发现野生大茶树的记载。
1961年在云南省的大黑山密林中(海拔1500米)发现一棵高32.12米,树围2.9米的野生大茶树,这棵树单株存在,树龄约1700年。
起初人们将大的茶叶放在水中煮,茶汤用作药用,嫩叶则作为蔬菜食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慢慢得成为一种珍贵的食品,只为皇家御用。
茶-酒的替代品_-茶文化的萌芽茶的珍贵,自然而然,茶成为一种奢侈的饮品,有钱人士仅用它来宴请上宾。
逐渐的,茶慢慢发展成为了酒的替代品。
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一些以茶养廉示俭的事例。
茶-饮料_-茶文化的形成/兴盛?唐朝是封建文化的顶峰,也是茶文化形成的主要时期。
茶的引用从皇宫显贵,王公爵士直至僧侣道士,文人雅士,黎民百姓,全国上下几乎所有人都饮茶。
茶的饮用越来越普遍,文人雅士嗜茶众多,开始将茶与诗词歌赋结合起来。
如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嗜茶,每天吃早茶(“起尝一瓯茗“《官舍》),午睡起一碗茶(“起来两瓯茗“《食后》),晚茶(“晚送一瓯茶”《管闲事》)。
许多著名的诗词歌赋出现于那个时代。
世界著名的第一本完整的茶书《茶经》也出于同期。
同时,作茶的技术也随之而日益进步,人们饮茶的方式从原先的熬煮茶汤变成了只将沸水冲入干制的茶叶以得茶汤。
茶成为了人们间交流的纽带,友谊的桥梁。
人们喜欢聚在一起,泡壶好茶,吟诗作乐,享受好时光。
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茶叶的健康价值。
茶,成为了和谐与温馨的象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