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茶龙凤绿茶片(百茶和绿茶的区别)

茶,作为我国国饮,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在众多茶类中,百茶龙凤绿茶片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茶文化的一大亮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茶龙凤绿茶片的世界,感受它带来的独特魅力。

一、百茶龙凤绿茶片简介

百茶龙凤绿茶片,产于我国著名的绿茶产区——安徽黄山。它选用当地优质绿茶原料,经过精心制作而成。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翠绿,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味道鲜爽回甘。百茶龙凤绿茶片具有抗氧化、提神醒脑、消脂减肥等多种功效,深受广大茶友喜爱。

二、百茶龙凤绿茶片的制作工艺

百茶龙凤绿茶片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风味,离不开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以下是百茶龙凤绿茶片制作的简要流程:

序号 工艺环节 描述
1 杀青 将鲜叶在高温下快速蒸煮,破坏酶的活性,保持茶叶的绿色。
2 烘干 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烘干,使其水分含量达到一定程度。
3 研碾 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研碾,使其形状扁平光滑。
4 提香 通过高温加热,使茶叶香气更加浓郁。
5 装袋 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分装,便于储存和品饮。

三、百茶龙凤绿茶片的文化内涵

百茶龙凤绿茶片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茶道精神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包括“和、敬、清、寂”四个字。百茶龙凤绿茶片在制作和品饮过程中,体现了这种精神。例如,在泡茶时,要讲究茶具的摆放、水温的控制等,以达到最佳品饮效果。

2. 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茶龙凤绿茶片在茶艺表演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表演者通过泡茶、品茶等动作,展示出茶文化的魅力。

3. 茶文化传承

百茶龙凤绿茶片作为我国传统绿茶的代表,承载着茶文化的传承。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茶文化,学习茶艺,使茶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四、百茶龙凤绿茶片的品饮方法

品饮百茶龙凤绿茶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观色:先观察茶叶的颜色,了解其品质。

2. 闻香:轻轻摇动茶杯,让茶叶的香气散发出来,感受其香气。

3. 品茗:慢慢品尝茶汤,体会其味道。

4. 回味:喝完茶后,回味一下茶的味道,感受其韵味。

五、

百茶龙凤绿茶片作为我国茶文化的一大瑰宝,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广大茶友的喜爱。在品饮百茶龙凤绿茶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品味到茶的美味,更能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发扬茶文化,让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茶有多少个品种什么茶最名贵

★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的品种很多。

根据茶叶的制法和品质可以略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和紧压茶(茶砖)五大类。

按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按季节分类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按其生长环境来分类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

总的来说,通用的分类方法是将中国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分为6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以这些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主要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

★名茶

在武夷名枞中大红袍品质最佳,享有最高声誉。1988年首次武夷名枞品质鉴评时,大红袍冲泡至第九泡仍不脱原茶桂花香之真味,名列十佳名枞榜首,被誉为茶中之王。采自大红袍母树上的茶叶,于1998年在第五届武夷岩茶节上拍卖,创下了20克卖15.68万元的天价。 580元/50克!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茶叶基地,此地风景秀丽、湖光山色。龙井成品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著称于世,享誉国内外,素有“国茶”之称。200元/50克

碧螺春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碧螺春茶始于明代,俗名“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300元/50克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风景区,该地区山高林密,溪涧遍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生态环境优越。34元/50克

观音王,以铁观音茶树鲜叶和其制茶工艺制成的铁观音茶,采用半发酵的方法制成,素有“重如铁,美如观音”之美称、“绿叶镶红边,七泡有余香”之美誉。150元/50克

“祁门红茶”的主要产地在祁门县,故名。自1875年问世以来,已三次荣膺国际金质大奖,享有“茶中英豪”。60元/50克

★价值

经分析鉴定茶叶内含化合物多达500种左右。这些化合物中有些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称之为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类、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及矿物质元素等,它们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有一部分化合物是对人体有保健和药效作用的成分,称之为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

1、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其中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可以通过饮茶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饮茶是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好方法,经常饮茶可以补充人体对多种维生素的需要。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一般每100克绿茶中含量可高达IO0毫克~250毫克,高级龙井茶含量可达360毫克以上,比柠檬、柑橘等水果含量还高。红茶、乌龙茶因加工中经发酵工序,维生素C受到氧化破坏而含量下降,每100克茶叶只剩几十毫克,尤其是红茶,含量更低。因此,绿茶档次越高,其营养价值也相对增高。每人每日只要喝10克高档绿茶,就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日需要量。

由于脂溶性维生素难溶于水,茶叶用沸水冲泡也难以被吸收利用。因此,现今提倡适当“吃茶”来弥补这一缺陷,即将茶叶制成超微细粉,添加在各种食品中,如含茶豆腐、含茶面条、含茶糕点、含茶糖果、含茶冰淇淋等。吃了这些茶食品,则可获得茶叶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营养成分,更好地发挥茶叶的营养价值。

2、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茶叶中能通过饮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2%,大部分蛋白质为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茶渣内。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多达25种以上,其中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是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的六种。还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组氨酸。这些氨基酸在茶叶中含量虽不高,但可作为人体日需量不足的补充。

3、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元素

茶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磷、钙、钾、钠、镁、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铁、锰、锌、硒、铜、氟和碘等。如茶叶中含锌量较高,尤其是绿茶,每克绿条平均含锌量达73微克,高的可达252微克;每克红茶中平均含锌量也有32微克。茶叶中铁的平均含量,每克干条中为123微克;每克红茶中含量为196微克。这些元素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常饮茶,是获得这些矿物质元素的重要渠道之一。

哪些茶是红茶

红茶【类别】A、祁门工夫\x0d\x0a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x0d\x0a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5%左右这些茶园,土地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x0d\x0aB、滇红工夫\x0d\x0a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我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着于世。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x0d\x0a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红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风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扛、临沧、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黄。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x0d\x0a滇红工夫内质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工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工夫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x0d\x0aC、闽红工夫\x0d\x0a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x0d\x0aD、政和工夫\x0d\x0a政和工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政和工夫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特别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经问世,即享盛名。19世纪中叶,产量达万余担。后因战事摧残,茶园荒芜,至1949年年产仅900余担。嗣后,着力恢复传统品质风格,产量质量均有回升。60年代后,因改制绿茶,仅保持少量生产,年产约800担。\x0d\x0aE、坦洋工夫\x0d\x0a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x0d\x0a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x0d\x0a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炒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埕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在1915年,坦洋工夫与国酒“茅台”同台摘得巴拿马万国会金奖。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x0d\x0aF、白琳工夫\x0d\x0a白琳工夫产于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带。太姥山地处闽东偏北,与浙江毗邻,地势较高,群山叠翠,岩壑争奇,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茶树根深叶茂,芽毫雪白晶莹。19世纪50年代。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加工工夫茶,广收白琳、翠郊、蹯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集中白琳加工,白琳工夫由此而生。20世纪初,福鼎“合茂智”茶号,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桔红”,意为桔子般红艳的工夫,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x0d\x0a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x0d\x0aG、川红工夫\x0d\x0a川红工夫产于四川省宜宾等地,是本世纪50年代产生的工夫红茶。四川省是我国茶树发源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四川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形成盆地,秦岭、大巴山挡住北来寒流,东南向的海洋季风可直达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18℃,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最冷的1月份,其平均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4℃,茶园土壤多为山地黄泥及紫色砂土。\x0d\x0a川红工夫外形条索肥壮圆紧、显金毫,色泽乌黑油润,内质香气清鲜带枯糖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浓亮。叶底厚软红匀。川红问世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多年来畅销苏联、法国、英国、德国及罗马尼亚等国,堪称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x0d\x0a我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产于安徽祁门、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红—产于云南佛海、顺宁等地;霍红—产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苏红—产于江苏宜兴;越红—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红—产于四川宜宾、高县等地;吴红—产于广东英德等地。其中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x0d\x0a世界上红茶的品种很多,产地也很广,除我国以外,印度、斯里兰卡也有类似的红碎茶生产。功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们传统出口商品。世界的四大名红茶有: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x0d\x0a英德红茶产于广东英德市,属小叶型红茶。茶色乌黑雪亮。身披金毫,冲泡后汤色格外鲜红,味醇清爽,无需细闻就可探出独特的茶香,且饮下不留茶叶的粗涩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英红中的珍品是英红九号。英红产于广东的英德市的英山区,这里在19世纪前半叶就曾是红茶的产地。\x0d\x0a宁红工夫产于江西武宁一带。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该茶外形条索紧结园直,色乌略红,光润;内质香高持久似祁红,滋味醇厚甜和,汤色红亮,“宁红金毫”为宁红工夫茶中之最。\x0d\x0a湖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壮,香气高长,滋味醇厚,汤色较浓。湖红工夫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其中以安化工夫为上佳。\x0d\x0a越红工夫茶的条索紧细挺直,色泽乌润,外形优美,内质香气高纯,汤色浅红,叶底稍暗。冲泡后,香气纯正,滋味浓醇,汤色红亮,叶底稍暗。

福建特色的茶是什么

一、铁观音

1.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花茶七大茶类之一。

2.铁观音传统的冲饮方法非常讲究。茶具要小巧精致,水最好用山岩泉水。将水烧沸,先把茶壶烫热,装上大约占壶容量十分之六七的茶叶,冲入沸水,用壶盖刮去浮上来的泡沫,盖好壶盖,此时便有一股殊香扑鼻而来。

3.隔两三分钟,再缓缓倒入水茶杯,每人各持一杯,先闻香,再品味,慢慢啜饮,便满口生香,回味甘美。铁观音素”观音韵”之称,其入口微苦,回味甘香,清郁隽永,韵味无穷。

二、白茶

白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福建省是白茶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去年全省白茶产量1760吨。有关专家近日指出,随着目前国际市场上对白茶的日趋青睐,福建省大力发展白茶刻不容缓。

白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属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晒干或低温烘干,由于制法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所以,成茶披满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由于采用的鲜叶原料不同,生产出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白茶五种。

三、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类,有茶中之王的美誉,产于福建“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中著名的以大红袍享誉世界。

四、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Jasmine Tea),又叫茉莉香片,属于花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茉莉花茶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及闽东北地区,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

五、乌龙茶

来到福建省安溪县,你肯定不会错过喝上一杯浓香可口的铁观音。因为这座具有1043年历史的”龙凤名区”,是中国着名的乌龙茶之乡。全县30万亩茶园,年茶产量达3万吨,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1/3、福建省的一半。

扩展资料: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著名的莲花峰及其莲花茶构筑了一道独特的侨乡茶文化风景线。

建茶、斗茶在宋元二朝蔚然成风,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开创乌龙制茶工艺,茶叶贸易渐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点缀了福建茶的文化底蕴。现代福建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

福建种茶、制茶、饮茶、贩茶历史悠久。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的莲花峰石上的摩崖古刻“莲花茶襟太远丙子”(公元376年)。这比陆羽『茶经』问世要早三百余年。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及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hayejidi.com:443/lvcha/200.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