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日道光(绿茶之路)

在我国的茶文化中,绿茶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以清新、淡雅的口感,独特的色泽和香气,赢得了无数茶友的喜爱。而“绿茶日道光”这一主题,更是将绿茶的韵味与传承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茶的世界,探寻它的魅力所在。

一、绿茶的起源与发展

绿茶的起源

绿茶起源于我国,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部的巴蜀地区。当时,人们将茶叶视为神草,用以治疗疾病。

绿茶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茶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并形成了独特的制茶工艺。唐代时期,茶道兴起,绿茶开始成为文人墨客品茗的首选。宋代,绿茶的制作工艺更加成熟,品种也日益丰富。

二、绿茶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的种类繁多,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绿茶及其特点:

绿茶种类 产地 特点
龙井茶 杭州 清香、甘醇、色泽翠绿
碧螺春 苏州 香气浓郁、滋味鲜爽、色泽嫩绿
洞庭碧螺春 湖南岳阳 香气清雅、滋味醇厚、色泽碧绿
君山银针 湖南岳阳 香气独特、滋味鲜爽、色泽银白
毛尖茶 湖南安化 香气醇厚、滋味鲜爽、色泽嫩绿

三、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以下是对这三个步骤的简要介绍:

1. 杀青:将新鲜茶叶加热,使其水分蒸发,破坏酶的活性,保持茶叶的绿色。

2.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揉成条状或颗粒状,使其形状固定。

3. 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使其水分含量降低,便于储存。

四、绿茶的冲泡与品鉴

绿茶的冲泡

绿茶的冲泡方法相对简单,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冲泡步骤:

1. 水温:绿茶适宜用80℃左右的水冲泡。

2. 茶具:选用透明玻璃杯或瓷杯,以便欣赏茶叶的色泽和形状。

3. 茶叶: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放入茶叶。

4. 泡茶:将水倒入茶具中,浸泡片刻,待茶叶展开后即可饮用。

绿茶的品鉴

品鉴绿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香气:绿茶的香气清新、淡雅,具有独特的花香或果香。

2. 色泽:绿茶的色泽翠绿、嫩绿或银白,富有生机。

3. 滋味:绿茶的滋味鲜爽、甘醇,回味悠长。

4. 叶底:绿茶的叶底色泽鲜嫩,富有弹性。

五、绿茶的养生功效

绿茶具有丰富的养生功效,以下列举几种:

1. 抗氧化: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

2. 提神醒脑:绿茶中的咖啡因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神醒脑。

3. 减肥降脂:绿茶中的茶多酚能抑制脂肪的吸收,有助于减肥降脂。

4. 抗肿瘤: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肿瘤作用,能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六、绿茶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绿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各地茶农、茶艺师纷纷致力于绿茶的制作和推广。

创新

在传承的基础上,绿茶产业也在不断创新。例如,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绿茶的品质,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绿茶产品。

“绿茶日道光”这一主题,让我们领略了绿茶的魅力与传承。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品味绿茶,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广东丰顺特产:马图绿茶

马图绿茶是广东省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的特产。以下是关于马图绿茶的详细介绍:

产地与种植历史:

马图绿茶产于广东省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这里被誉为“梅州最适宜种茶的地方之一”。种植历史可追溯至道光十一年,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产品特点:

外观:条索紧结,微弯似眉,颜色灰绿有光泽。香气与口感:呈板栗香味和特殊的山韵味,滋味甘爽清香,浓醇、鲜爽、甘润,回甘持久。汤色:青绿清亮,略带微黄。营养价值与功效:

马图绿茶含有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化成份。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也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获奖荣誉:

1984年被评为梅州市八大名茶之一。多次荣获广东省名优茶质量竞赛奖项,包括优质茶奖、金奖和银奖。2014年07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马图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生产与销售:

马图绿茶的生产销售逐渐形成规模,年产值和产量均稳步增长。丰顺县采取多种方式扶持企业和个人大力种植和生产马图绿茶。综上所述,马图绿茶凭借其独特的地域优势、悠久的历史、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广东省丰顺县的一张名片。

广州早茶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广州早茶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广州早茶作文篇1生在广东,早就知道早茶的名气,大概是因为广东早茶太有名气了,连遵义这个小地方都知道广东人有喝早茶的习惯。可惜他们不知道早茶是什么,常常见我的时候问:你们广东人喝早茶就是坐在茶馆捧着杯子喝茶吗?

当然不是这样,喝早茶,这词对广东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个特殊的语言符号,在广东人心中早就明晓,喝早茶其实是广东人一种休闲方式,是一种最好消磨时光的方式,茶为引子,点心助兴,和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东西南北无所不聊,从古至今,喝早茶成为广东人联络赶紧最佳方法,喝早茶成为广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广东的人,都想品茶广东早茶的魅力,是了解广东文化一个便捷途径。

广东人喝茶在商家眼里划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这只是他们按照时间段来梳理,方面商家经营。对于我们来言,喝茶随心,何时想喝茶,便何时行动。其实按人群来分,可以分为几种,一种老人,他们一般起得比较早,常常晨练,因此他们需要茶来提神。年轻一代呢!一般晚歇。习惯性在晚上喝茶,晚上精神比较好,喜欢夜晚找朋友玩,因此夜茶也应运而生啦!那什么人喝下午茶,这一群人啊,一般为师奶,这些人时间充裕,一坐便是一个下午,下午茶成为师奶们打发时间首选办法。

其实喝早茶要选好地方,去广东喝早茶,不要想当然去找茶馆,在广东没有一家店名叫xx茶馆,而现在去喝早茶的地方大多数为酒楼和酒店。要喝早茶,广东本土人不会选择KTV大厅,一般比较喧嚣地方,本土人避而远之。广东人喝早茶,一般不会选择固定的地方,一定要货比三家,选择幽静的酒店,三五成群闲聊着,不希望遭受别人的干扰,这便是广东喝早茶的一大特色。贵州人聚会一般选择去KTV,较为喧嚣,与贵州相比,广东人聚会方式雅趣多了。

如果你要去喝早茶,当你到了酒楼,找好位置坐下,服务员会端来餐具,再给你一张单子作为你消费记录凭据。喝早茶当然少不了茶,酒楼里各种茶叶都有,只不过价位不同而已,选好茶叶,服务员准备好小炉火,茶具置于其上,茶香随着蒸气缭绕,很是陶醉。此时你便可以倒茶了。当然啦!倒茶别光顾为自己倒,这样对别人不尊重,所以在倒茶的时候理应先给别人倒茶,最后才是自己,这是一种待客方式,也出自于礼貌。

事实上,喝早茶别光顾着点茶,糕点、点心必不可少。在酒楼喝早茶,你只需坐在一旁,拿着单子和服务员说需要什么即可。广东糕点和点心花样较多,也就不一一列举了。服务员根据你所点的,会按照不同点心特性为你搭配。广东糕点和点心一般分为三类:甜的、咸的和原味的。如果你不是广东人,不妨你过来广东试试,这样便知道其魅力所在。

喝早茶是专门去的,不单单是为了口福,更为重要的是联络感情,闲暇的时候,约几个人好友,泡一杯好茶,弄一些点心,悠然地畅聊着,理想,志向,爱情天南地北无所不谈。

其实喝早茶挺爽的,如果大家伙想来广东体验喝早茶的滋味,那么可以过来找我,我会尽地主之谊,让你欢喜而归。不过前提条件是所有费用你自理,因为我还只是学生,承担不起。朋友,喝早茶能勾起你的兴趣吗?如果真有兴趣,那你就过来吧!

广州早茶作文篇2“早茶”一词,今天几乎已成广州人的别称。虽然,“早茶”并非只限于广州,但由于广州的“早茶”实在名声太大,其他的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但广州茶楼的历史其实算不得很长,大概也就是在清道光年间才从当时的酒楼演变而来。真正与广州现今的“早茶”有点形式接近的茶馆,考证下来大约有点像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一种叫做'一厘馆'的馆子,其设备很简陋,木桌板凳,供应糕点,门口挂一个木牌子,写着'茶话'两字,实际就是一个为客人提供歇脚叙谈、吃点东西的地方。发展到后来,这样的场所就逐渐地变得专业起来,内容越来越丰富,场面也越来越豪华,并最终促成了广州人的“早茶”习俗。到了今天,“喝早茶”已成为广州人生活中的一大内容,也已成为广州城市特色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一厘馆”到现在的酒店茶楼,尽管广州人“喝早茶”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发生了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本质上其功能实际并没有特别的变化。旧时广州的“妙奇香”茶楼有一幅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说的无疑是一种感觉,而且准确并形象地描绘出了“喝早茶”的理念意境。事实上,情趣性、休闲性、交际性和经济性始终是广州人“喝早茶”的不变主题,也是其广为风靡的主要原因。

城市生活表面上丰富多彩,实际上却难免紧张、枯燥和乏味。“二点一线”或“三点一线”是大部分人的基本生活轨迹。如果工作性质再机械一点,工作环境再孤单一点,生活之索然寡味实在是可想而知的。而所谓城市生活的娱乐性和相关的设施,更大程度上是面向无家无室的年轻人的。究其实质,也不外乎是促成其多余能量的泄发而已,所以许多场合实在是“成人不宜”的。“早茶”尽管形式简单,但由于它几乎可以涉及吃喝玩乐闲的方方面面,且没有年龄与身份的限制,又有着一定的选择性和相对的自由度,所谓人生的情趣、生活的乐趣,自然也就有在其中了。

眼下“休闲”的概念正大行其道,但究竟怎样才谓之“休闲”,可能一下子还真有点说不太清。忙的人找空、找休息,是休闲,闲的人找事、找累,也同样是一种休闲;家里住久了开几天宾馆是休闲,住久了宾馆睡几天农舍也是休闲;坐惯了轿车的骑几天自行车是休闲,天天骑车的借辆轿车兜兜风也是休闲……可见“休闲”的本身玄妙得很,似应归入精神的范畴,实际也就是一种感觉。不过推敲起来,这种感觉其实倒是可以分为两种类别的。一种是纯粹的自我感受,所谓自得其乐;另一种则带有一定的表现性,即所谓看得见的休闲,颇有点休闲者形象广告的意境。无论是自得其乐的休闲还是表现性的休闲,“早茶”时分,提供的其实都是一种最为适宜的氛围和环境。

在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方面,城市生活最为烦恼的就是时间、对象、主题和环境的缺少,或者是过于突出和鲜明的目的性。“喝早茶”显然是解决这一烦恼的极好途径。两个人不算少,一群人不算多;有事说事,无事叙情;同事朋友之间、家人亲戚之间、业务关系社会交往之间,甚至是上下级之间、谈情说爱之间,都在可聚可谈之列。在今天的广州,没有“泡”茶楼的机会,就可能意味着少了许多发财的机会。不进茶楼,是不会融入广东的商业社会的。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把清闲、舒适的茶楼当成商业谈判的场所,表面上的功利性也淡化了许多。生意场上所谓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于是又多了一层遮掩。

有人说广州人的待客相对是比较轻松的,因为请请“早茶”终究算不得太大的负担。事实上“经济性”确实应该是广州“早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个人消费不算节俭,举家相聚不算破费,待客会友也不算寒酸;场面可以很大,内容可以很多,但不外乎是茶水与点心: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元堡茶,叉烧包、水晶包、水笼肉包、虾仁小笼包、蟹粉小笼包,凤爪、牛肉、肚片加上各类干蒸的烧卖、酥饼,还有鸡粥、牛肉粥、鱼片粥、猪肠粉、虾仁粉、云吞……虽然现在也出现了所谓的“星级早茶”,但充其量也只是多了点豪华的形式,再说这终究不是也不会是广州早茶的主流。起源于“一厘馆”的广州早茶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消费模式,如果失去了经济性,无异于就失去了根本。

“早茶”的这些特点,当然并非只为广州人所重视,天南海北的所有城市人其实也都是青睐有加的。外地人到广州拒绝早茶的好像很少有见,而且,到广州定居的外地人基本还都是从“喝早茶”开始适应并融入广州社会的。即使是一些短暂在广州居住过的年轻人,离开以后,也大都认为广州早茶时光的感觉是很有一番回味的。所以曾经有一段时间,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也纷纷开出了“早茶”,基本是学着广州的模样,甚至茶点也似乎很强调原汁原味,有的还专门高价从广州请来了厨师。只可惜好景不长,没等热起来十有八九便已经关门大吉了。为什么普遍喜欢的“早茶”出了广州就开不起来?究其原因,或许更能说明广州“早茶”的实质并不在单纯的吃点喝点,而在于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早茶时光的特定感觉。

与“广州早茶”最为异曲同工的大概要首推“英国下午茶”。格调优雅、内涵丰富的“英国下午茶”文化的形成并享誉天下,同样可以使我们对城市情趣的认识和创造有着特别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英国人历史上不曾种过一片茶叶,却用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英国下午茶”这一称谓始于19世纪40年代的一个贵夫人的创举。其风靡之快、影响之大,恰如一首英国民谣所唱:“当时钟敲响四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到了今天,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茶叶消费大国,每天英国人一共喝掉1亿3500万杯茶,每年共消费掉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4。没有茶的日子,对英国人而言,已经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了。

曾经有观点认为,广州之所以风行“喝早茶”,是因为广州人有闲、有钱、有生意要谈,于今看来,这未免就偏颇了点。当然,要形成城市生活方式的某种感觉,绝非一时一日之功,肯定需要有许多的相关前提和条件。但城市生活方式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需要有创造和培育的意识与激情。特别是在激发人们的生活激情、迎合人性的本质需求方面,更需要有倡导性的观念和举措。比如,双休制和长假制的实行,对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感受的多样性无疑就形成了空前的影响。再比如,最近许多城市已经悄悄地改变了多少年一贯制的作息制度,实行了呼声已久的“朝九晚五”,不但有助于丰富城市的夜生活,也相对形成了工作生活的轻松感。有些城市已经开始提出并讨论学生上学是否也能“朝九晚五”的问题,而且据说赞同者绝对居多。事实是明放着的,学生的问题不解决,家长们又如何轻松得起来?

也许,我们真的很难见到广州“早茶”纯粹模仿的成功,但只要对其经营方式和理念有足够的认识,只要有对改善和丰富城市生活情趣有着孜孜以求的向往和追求,相信就可以在每个城市的许多“早茶”和不是“早茶”的场合,创造出“广州早茶”的相同的意境,并从方方面面捉摸到与之类似或同样的特定感觉。

广州早茶作文篇3那栋大楼总是弥漫着一股令人着迷的茶香,总是散发着那种令人捉摸不透的魅力。

它,就是广州酒家。

对轻松惬意又饮食讲究的广州人来说,喝早茶已融入到了他们的文化之中。普洱、龙井、茉莉花……这些茶默默地陪伴广州人的生活,使他们的肉体、灵魂都透着一股清雅的茶香。

早茶中的食物更令人流连忘返。其中的虾饺风味最佳,软糯的虾饺皮遇见鲜美的虾仁,那是想忘都忘不掉的绝佳风味呀!

豉汁蒸凤爪也是绝顶的美味,把蒸得轻轻一嘬就脱骨的鸡爪和香浓美味的豉汁做组合,真是独一无二的味蕾享受哇!

肠粉也值得一提。它那爽滑的肠粉皮裹着鲜嫩的虾仁或牛肉,还有脆而多汁的生菜,成就了口感细腻,味道独特的广州肠粉。

早茶、早茶,关键看茶!说起这“茶”,我最喜欢有点甜味的茉莉花茶。甜甜的,又不失茶应有的清新芬芳和那标志性的苦涩却又绵滑的感觉。品着让人心里暖暖的,很舒服。

我爱你,舌尖上的广州;我爱你,广州的标志——早茶!

广州早茶作文篇4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蕴含着悠久的早茶文化。这次,我有幸来到广州,品味了这精致可口的点心。

上午九点,我们来到当地有名的茶餐厅——水沐莲清。过了五六分钟,可口的茶水和点心端上了餐桌。点心刚上桌,我们就惊叹起来,果然名不虚传。瞧,榴莲酥做成了榴莲的形状;呀,“藕断丝连”做成了两节相连的藕段;哇,还有麦香小猪包,分明就是几只可爱的小猪……真舍不得下口。

这时,我见妹妹正从盘里拿起两块“金屋藏娇”忙不迭地往嘴里塞,我也赶紧下手拿起一块。我放在手里细细端详,怎么也舍不得吃了这精美的“艺术品”。我狠下心来咬了一小口,嗯,真好吃!外面酥酥的、脆脆的、香香的,里面是浓浓的椰汁,怪不得叫“金屋藏娇”,我三下五除二把一个点心吃得精光,正想再拿一块,却发现桌上只有一个空盘了。我咽了咽口水,咂咂嘴,觉得唇齿留香,真是意犹未尽。

荔湾艇仔粥、山水豆腐花、水沐莲花酥……每一样都美味无比。我爱广州的早茶!

广州早茶作文篇5广州,一座国际化的现代大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在这座城市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风俗,我们就从“叹早茶”这种特色饮食文化说起吧!

广州人嗜好“饮早茶”,特别是老人家,每天早上一定要约上三五朋友去茶楼叹茶。其实,这种饮食特色早在清朝就形成了!广州的早茶历史悠久,百年不衰,至今的广州人还有“叹早茶”的习惯。在广州,各式各样的茶楼是数不胜数。比如,有名的有广州酒家、泮溪酒家、南园酒家等,这些都是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茶楼。广州的茶楼都十分富丽堂皇、古色古香,走进茶楼就像踏进古代的宫殿,处处雕梁画栋,十分有韵味!让来这儿喝茶的人心旷神怡!广州人喝早茶被视为一种交际,三三两两聚在一块,有的谈生意;有的业余消遣;还有的只是简单的朋友聚会。他们不仅吃饱了肚子,还联络了感情,或谈成一单生意。

广州人喝茶要吃点心。点心种类十分多,比如,有包类——叉烧包、小笼包、奶黄包……还有饼类——鸡仔饼、酥饼……更有甜口的糕点——马蹄糕、杂粮糕……以及各种特色美食——干蒸、云吞、肠粉与艇仔粥。其中,我最爱吃虾饺!虾饺皮白如冰、薄得如纸,吹弹可破,肉馅隐约可见,看起来十分诱人!吃起来爽滑鲜美,有一股鱼虾鲜味,可谓色味俱全!我除了最爱吃虾饺,还爱吃干蒸。干蒸是广东地区最受欢迎早点之一。干蒸以猪肉粒鲜虾为主馅料。它皮薄肉爽,别具一格,特别适合广东人口味!广州早茶的“功夫茶”也十分重要。广州人偏爱喝普洱茶、乌龙茶、花茶等茶水。

广州人喝茶要先“洗茶杯”,就是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入杯中,开头一两次回斟一下就倒掉,可能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洗洗杯子吧!广州茶楼十分受人欢迎。常常是座无虚席,茶楼内人山人海。特别是在节假日,不少茶楼还要排队候位呢!尤其是夏天,人们都蜂拥而至茶楼消暑。广州茶楼有那么多人去,必定在其中找到熟人或朋友。记得小时候,我每次去茶楼喝茶,都会巧遇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便聚在一块玩,在茶楼里乱蹦乱跳,躲进桌子底,有时还因为玩得太疯,一不小心撞上服务员姐姐,弄得她手上的点心掉到一地。我们闯祸后并不是道歉,而是逃进洗手间躲着,生怕服务员批评我们。而大人呢,则在桌上谈天说地,更本顾不上我们小孩。到买单时,大人们都争着买单,十分客气!

饮茶是广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叹早茶,不但为了喝茶吃点心,而且为了与朋友惬意聊天,在淡淡茶香中晾晒心情。在饮茶中,人们从紧张的工作中逃离,清闲地聊天;在饮茶中,人们从烦闷的生活中走出来,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沏一壶好茶,点几笼点心,与亲朋好友海阔天空地大侃一阵,岂不悠哉?

广州早茶作文篇6我的家乡在广州。广州有“花城”“羊城”之称,这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广州的早茶。

每天早上,茶楼一定是人们首选的消遣的地方。来到茶楼,总是热闹无比,传进耳朵里的总是叫卖点心的声音,看到的都是人们在享受着广州特色食物。小孩子们常常不会坐在位置上享受食物,只会拿着点心卡在茶楼里东奔西跑的;大人则会在位置上,细细品味着食物,边吃边与朋友谈笑风生;老人们就会静静品味着那杯清茶,体会着清茶慢慢沁入心脾。

茶楼的广州特色食物也是特别棒,让人吃了都称好。我每一次去茶楼都喜欢拿点心卡点食物。我常常坐在位置上,拿着点心卡,等待着服务员推着装满一碟碟食物的车子,穿过每个座位,走到我的座位前,我就拿起点心卡,向服务员拿自己喜爱的食物,服务员也会在卡上按一个印章。拿到食物,我总会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食物吃起来。刚把食物放入口中,事物的香味就在口中蔓延开来,我的味蕾也开始跳起舞来。啊!真是太好吃了!我不禁感叹道。每一样食物都是那么好吃,味道都各有特色,使吃的人都不知吃哪一个好。

茶楼、茶楼,茶肯定是最有名的,所以来到茶楼必然要喝茶。很多人来茶楼只为喝茶,不吃食物。茶也分很多种味道:龙井茶香气清新醇厚,细细品尝一口。,一阵阵芳香围绕在你口中;铁观音闻的时候有浓郁的兰花香,喝上一口,感觉清新,但却有丝丝甘甜;乌龙茶厚重的味道,刚入口很苦涩,随着品尝的次数增多,就能品尝到苦涩中的清新和甘甜。

我爱我的家乡,但更爱广州的早茶。

广州早茶作文篇7喝早茶是广东人生活中特有的习惯。爸爸说:“在广东,早茶是早饭。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吃到丰盛可口的早饭实在是件美事。喝早茶有两种地方,一种环境优美,餐饮条件好;二是环境较差,但一般家庭都去那里热闹的地方,两个地方,价格都很公道。今天我就先带你们去环境较好的友谊饭店。”

这里的环境果然很优美。翠绿的沙发椅被擦得一尘不染,米色的窗帘扎着漂亮的蝴蝶结,落座时太阳透过饭店的落地窗玻璃晃得我们几乎睁不开眼睛。服务生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把它解开,放下来。餐厅里阴凉了许多,光线也顿时柔和了不少。雪白的桌布上落着两张菜单,每一位客人面前摆放整齐锃亮的茶杯、碟子、筷子及茶托。

服务员请我去餐台前点菜,我挑了几盘精致的点心外带一碗鸡粥。不一会儿,服务生端上一壶茶——铁观音。慢慢品茶时,3盘点心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我先尝着第一盘:油炸千层酥,三角形花瓣似的千层酥上,撒了一簇小小的椰碎。极薄极薄的一层,十分细腻。我捧起这个松软的家伙,轻轻将它咬破,一团金黄的莲蓉涌了出来,好香,这是油炸的鲜香的莲蓉的清甜。一口一口地咬着,油腻香甜,我的舌头上仿佛还能感觉到千层酥上精致的花纹。第二盘是萝卜酥,它的体形肥胖,咬了,呵!里面是一条条精细的萝卜丝,真是“表里不如一”啊!我咀嚼着萝卜丝,只觉得清爽极了,有句俗话说:“萝卜一上市,药铺就关门。”萝卜既是美味佳肴,还是清火的良药呢!第三盘是油炸春卷,它脆香可口,里面的馅儿——韭黄、竹笋、牛肉、葱,更具有长沙特色,特别爽口。

不一会儿,服务生又端上来了鸡粥。我拿起汤匙,抿了一口,有一股淡淡的咸味,鸡香味也夹杂在内,粥里的米片则又细又薄,非常独特。靓粥可是粤菜的精华。

早茶吃毕,我不由得留意起这里形形色色的人:大腹便便的老板,举止优雅的女士,白发苍苍的老人,甜蜜浪漫的情侣,温馨幸福的一家子……他们或是点上几盘特色小点心,细细品尝,或是要上一壶浓浓的铁观音,久久地回味。

窗外,车流不断,人来人往,仿佛整个城市都在快速地旋转。我想,或许,餐厅里悠闲品茶的人很快就会放下手中的茶杯融入那匆匆的人流,而另一些人则将驻足停留,端起清茶来寻求片刻的宁静和安祥。这种生活,真是别有一番忙里偷闲的情趣呢?

广州早茶作文篇8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不会觉得很惊讶?喝早茶不就是喝茶吗?不,不,不,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你就错了,喝茶也有它的历史文化和规矩的。

早茶至今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在很久以前的广东开始流传和传承,我也在外婆那一辈的影响下耳濡目染,慢慢受到影响。

首先你要知道喝早茶的穿着,喝早茶要早点起床,穿的要随意一些,休闲一些,去报刊亭拿一份晨报,然后你就可以去酒店啦。

第二就是喝早茶前的准备,坐在桌前把碗倒上茶水,记住,那些茶水不是喝的,而是洗餐具的,把杯子侧放在碗中转两圈,然后把筷子放进碗里,用勺子舀水冲两下,你也别管它需不需要洗,洗得干不干净,洗就是。

第三点是点菜的规矩,记住千万别点什么奶茶、布丁,这听起来特别不正宗,一人只能点四盅,一盅两件,你可以点凤爪、灌汤包、蒸饺、烧卖等等,但记住只能点四盅。

还有餐桌上的礼仪,要是坐在你面前的是前辈,只要他的茶杯空着立马得倒茶,它会叩指来感谢你,食指或者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下头即可,如果欣赏晚辈则可以敲三下。

如果热心的前辈给你倒茶,你也要叩指,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都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的跪拜礼,一般敲三下就行了。

如果是平辈给你倒茶,你也是要叩指,食指和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辑,敲三下以示尊重。这样才会显得你很有修养和文化。

要是自己一个人喝早茶,那时候晨报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一边看报一边哼着老歌,大概要看两个小时才能开吃。吃的时候不能大口大口地吃,要吃很久吃一口,饿不死就行。

喝早茶是广东人值得骄傲的文化,是每个广东人流在血液里的文化修养。

广州早茶作文篇9广州人喜爱饮茶。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因此,广州人聚会、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为“叹茶”。

今天,妈妈带着我上茶楼,说是去喝早茶,让我体会一下广州的早茶文化。一进茶楼,我看见里面宾客如云,热闹非凡,几乎座无虚席。我们找了一会儿,才找到了二个位子。我扫视了一下周围的桌子,上面都摆着一套功夫茶具,旁边正煮着开水,还有一些精致的早茶美点。客人们三三两两,悠闲地聊天,喝着茶,时不时动一下筷子,吃一口点心,非常惬意。

我点了我最爱吃的蒸排骨和凤爪。特别是凤爪,比蒸排骨还好吃!它的皮又滑又软,而且几乎不用咬,就能一下子吃到可口的肉。它的脚指细细的,脚掌胖胖的,好吃极了!我看了一下邻近的桌子,几乎每一桌都点了这道菜,看来它很受欢迎。

每一道茶点都做得非常精致、可口。我也喜欢广州的早茶。

求中国十大名茶种类

中国十大名茶

名茶,顾名思义,在于有名。其所以有名,则由于名茶具有脍炙人口的品质,独具特色的风韵,蜚声遐迩的声誉,以及体现悠久历史文化的掌故。名茶之成名,并为人们之所爱,社会之珍视,是与秀丽的名胜古迹、美妙的神话故事,优良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工艺、优异的品质风格、名人的诗词歌赋分不开的。在中国名茶艺苑中,花色品目,估计不下两百种,形形色色俱显珍奇,各有千秋,令人爱慕。在蜚声中外的名茶中,挑选出:西湖龙井、铁观音、祁红、碧螺春、黄山毛峰、白毫银针、云南普洱、君山银针、蒙顶茶、冻顶茶等十种作为代表。

(1)色香味形俱佳的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而得名。习惯上称为西湖龙井,简化称为龙井。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龙井茶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誉,所以有“三名巧合,四绝俱佳”之喻。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龙井狮峰下的胡公庙品尝龙井茶,饮后赞口不绝,并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经过茶农世世代代的辛勤培育,精益求精,龙井茶产量不断增加,品质日益改进,如今已香飘万里,誉满全球。

龙井茶区分布于“春夏秋冬皆好景,雨雪晴阴各显奇”的西湖风景区,山青水秀,景色绮丽。在狮峰山上,梅家坞里,云栖道旁,虎跑泉边,满觉陇中,灵隐寺周围,九溪十八涧沿岸,翠岗起伏,绿树婆娑。更是产区如画,得天独厚。

产地:按“狮”“龙”“云”“虎”“梅”排列品第:

狮——既狮峰,品质最佳,最富盛誉(地名)

龙——龙井(地名)

云——云栖(地名)

虎——虎跑(地名)

梅——梅坞(地名)

味:为豆花香、清香味甘

色:色清

形:取其一芽一叶,长不过2.5厘米

采摘期:四月初至十月上旬。

清明采制的龙井茶,称为“明前龙井”为龙井茶上极品,产量很少,珍贵。按照茶芽萌发状况和采下的芽叶大小,制成的龙井菜,历史上又分“莲心”“旗枪”“雀舌”等花色。

(2)“音韵”留甘的铁观音

烹东勺水浅杯斟,尽不余香古本寻;

七碗漫夸能畅饮,可曾品过铁观音。

铁观音是中国乌龙茶的极品,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又称安溪铁观音。素富盛誉,蜚声中外,特别是闽南、粤东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华侨社会,享有极高的声誉,备加珍贵。

观音香绝,贵在“音韵”以天然馥郁的兰花香和特殊的“音韵”而称著,品尝铁观音时,领略“音韵”是品茶行家和乌龙茶爱好者的乐趣。

相传清代,福建省安溪县松林乡有一位农民,笃信佛教。每天清晨,他以一杯清茶奉献观音大士像前,习以为常。观音菩萨念他虔诚,托梦给他,说赐他一棵摇钱树,从此可以不愁衣食。次日,他上山砍柴,路过观音庙前,忽然发现打石坑的石隙间有棵茶树,在晨曦中,叶片闪闪发光,便挖回栽于舍旁,精心培育,后来采下鲜叶制成乌龙茶,香味异常醇美,加以繁殖,逐渐传开成为珍贵的茶树优良品种。由于他拜佛有德,感动了观音菩萨,恩赐而得此茶树,加之茶树上叶色暗绿如铁,故命名“铁观音”。

制作程序——晒青、摇青、凉青、杀青、烘。

焙火程度——轻火(生茶)

清香,茶底较轻

中火(半生熟茶)

重火(熟茶)——茶味重香

冲泡后的叶底三分红,七分带绿,人们美其名道:“青蒂、绿腹、红镶边”三节色。

采摘期:一年采四期茶,分青茶“头青”复茶“二青”暑茶“三青”秋茶“四青”,以青茶最好。

(3)中英豪——祁红

在红遍全球的红茶中,祁红独树一帜,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著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经久称赞,奉为茶之佼佼者。

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1915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章,创制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优异的品质风格,蜚声中外。

安徽祁门一带是古老茶区,唐代就盛产茶,当时祁门一带皆出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似,到清代光绪元年,有一名叫余干臣的黟县人,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因见红茶畅销利厚,便先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江制法,试制红茶成功,另一种说法,认为祁门改制红茶是从胡元龙开始的,胡元龙为祁门南乡贵溪人,因见当时绿茶销路不景气,红茶畅销,于1976年开设日顺茶厂,仿制红茶成功。

祁红主要运销英国,在伦敦茶叶市场,祁红被誉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们争相竞购,传扬“中国的祁门香来了!”。

祁红向以高香著称,具独特的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果香,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

(4)装素裹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类,是中国福建的特产。(福鼎、政和等县)现代生产的白茶,是选用茸毛较多的茶树品种,通过特殊的制茶工艺而制成的。白毫银针,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三厘米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茶在杯中冲泡,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极严格,规定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菜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号称十采。

白毫银针,味温性凉,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常作为药用,对于白毫银针的药效,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有很好的说明,“太佬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需凉,功同犀牛,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即同金等)”。

海外对白毫银针极为珍贵,称其有降虚火,解邪毒的作用,常饮能防疫祛病,甚至说,饮一杯白毫银针,可令人对今天生活的许多严峻事实,如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粮价高昂等变得心神安定。

(5)茶中故旧蒙顶茶

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两句飘扬蒙顶茶的诗句,寓意很深,传说扬子江心水,味甘鲜美,用这种水泡蒙山中顶的仙茶,是人间最美的佳饮,常人不可得。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蒙顶茶爱慕之至,赞语不绝。

茶圣陆羽在评价名茶时曾说:“蒙顶第一,顾诸第二”(顾诸茶产于浙江长兴,是唐代名茶中的珍品)

古有“仙茶”之称的蒙顶茶,关于其由来,有不少神话传说,传说有一位老和尚得重病,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把病治好。有一天,一位老翁跑来告诉和尚,说春分前后春雷初发时,采得蒙山中顶茶,和本地水煎服,能治宿疾。这位老和尚听了老翁的话,便在蒙山上清峰筑起石屋,请了一些人长住在这里,遵照老翁所传授的方法,采了蒙顶茶。煎服后,老和尚病果然好了,眉发绀绿,体格精健,相貌看上去好像三十多岁的人。于是,蒙顶茶可以返老还童的神话遂之传开。

蒙山,古时属于祀祭的名山之一,相传大禹治水成功,曾致祭于此。佛教传入中国,蒙山逐渐成佛教胜地。山顶五峰——上清、菱角、毗罗、灵泉、甘露、其命名都与佛教有关。蒙山贡茶圆,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分工严密,各司其职。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有雷鸣、雾钟、雀舌、鹰嘴、芽白等品名,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

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故称蒙顶黄芽,为当时的蒙顶茶的代表。如今,以生产甘露为多。

蒙顶甘露——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新鲜芽叶适当摊放,以高温杀青,须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工序。外形美观,条索紧卷我毫,浅绿油润,香馨高爽,味醇甘鲜,汤黄微碧,清澈明亮。

蒙顶石花——嫩芽经杀青后,即在锅中整形,后经摊凉再入锅复炒,低温烘干。银芽扁直整齐,汤色黄碧,香气纯鲜,味甘隽永。

蒙顶黄芽——制法与石花大同小异,唯杀青后要揉捻。色泽黄亮,芽呈金黄色,香纯清,味浓鲜,汤色清黄明亮。

万青银叶和玉叶长青——是迟采的稍大芽叶制成,制法与甘露相同,唯茸毫减少,品质较甘露稍次。

(6)“吓煞人香”的碧螺春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的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吴县(属江苏)也有称为苏州碧螺春。外形卷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素为茶中之华。

相传采菜姑娘把采下的茶叶放在胸口的衣襟内,新鲜的嫩叶由于得到体温的热气,挥发出浓香,故称“吓煞人香”后来康熙皇帝南下苏州,驻驿太湖,苏州地方官员进献当地名茶吓煞人香,康熙颇有文采,嫌其名不雅,因此赐题碧螺春为茶名。

碧螺春采摘十分细嫩,生产季节性很强。春分开始采茶,到谷雨采制结束,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高档极品,都在清明前或后采制。时间更短,季节性更强。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号称“三鲜”即香鲜浓、味道醇、色鲜艳,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别具一番风韵。

(7)云蒸霞蔚的黄山毛峰

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号称黄山“四绝”,可是,在松、石、云、泉之外,还有一绝,那就是轻香冷韵、袭人断腭的黄山云雾茶。

黄山毛峰的产地海拨高,峰峦叠翠,山高谷深,溪流瀑布,俏树偏野,气候温和,雨水丰沛,终年云雾缭绕,群峰隐没在云海霞波之中,“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茶树在云雾蒸蔚下,芽叶肥壮,持嫩性强。加之山花烂漫,花香遍野,使茶树芽叶受到芬芳的熏陶,花香天成。如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奠定了黄山毛峰优良的天然素质。

黄山毛峰采摘讲究,非常细嫩,特级茶于清明至谷雨边采制,以初展的一芽一叶为采摘标准,采回的芽叶要拣制,当天采当天制。

黄山毛峰成品茶,外形细扁稍卷曲,状似雀舌,白毫显露,色如象牙,黄绿油润,带金黄色鱼叶(俗称茶简)冲泡后,雾气凝顶,清香高爽,滋味浓醇和,茶汤清澈,叶底明亮,嫩匀成朵。黄山毛峰冲泡五、六次,香味犹存。

(8)喉韵、沉香的冻顶乌龙

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产于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

关于冻顶茶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冻顶山,据说是因为山坡滑溜,上山要踢紧趾尖,台湾俗语称“冻脚尖”,才能上得了山头,即“冻”着脚尖上山“头”,所以叫冻顶。

讲到冻顶茶,传说是清道光十一年,鹿谷有一位举人林凤池,为报答族人林三显资助盘缠而得以中举之恩,在福州应试取得功名后,特到武夷山取回乌龙品种茶苗三十六株,以其中十二株赠给冻顶山的林三显,因天、地、人三因素调和,得以发展成现在闻名海内外的冻顶茶。

冻顶茶的鲜叶,采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制法则与包种茶相似,应归属于包种茶类。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是姐妹茶,文山包种重清香,而冻顶茶以滋味醇厚、喉韵强劲,具沉香而见长。

冻顶茶的鲜叶为一心两叶,实际上是新梢长到“小开面”(即新稍刚出现驻芽)时,采下顶端对上二叶梢。

(9)白银盘裹的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中一个秀丽的小岛——君山上。

相传柳毅传书的故事,也发生在君山。君山有一仙井,叫做柳毅井,井水水质甚佳,用以烹茶酿酒,清甘芬芳。君山海拔九十公尺,是一个小山岛。有大小山峰七十二座,一峰一名,峰峰有景,而且还伴有多种神奇美妙的故事。四周为银山堆涌,白浪滔天,雾气滕滕,烟波漂渺。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好地方。据考证,南北朝梁武帝时起,茶叶就纳为贡品。相传君山有四十八座庙宇,庙庙有茶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hayejidi.com:443/lvcha/384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