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而在众多养生饮品中,绿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功效,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必备之选。绿茶究竟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绿茶的神秘面纱。
一、绿茶的功效
1. 抗氧化,抗衰老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使肌肤保持年轻状态。据研究,绿茶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100倍,维生素E的25倍。
抗氧化物质 | 绿茶含量(每100克) | 维生素C含量(每100克) | 维生素E含量(每100克) |
---|---|---|---|
茶多酚 | 约30克 | 约10毫克 | 约5毫克 |
2. 降血压,降血脂
绿茶中的茶碱、茶多酚等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对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适量饮用绿茶可以帮助稳定血压和血脂。
3. 减肥瘦身
绿茶具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可以帮助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绿茶中的茶多酚还能抑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入量。
4. 提神醒脑
绿茶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对于学习、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来说,适量饮用绿茶可以帮助提神醒脑。
5. 预防心血管疾病
绿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6. 预防癌症
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癌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研究表明,常饮绿茶的人群患癌症的风险较低。
7. 助消化
绿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对于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8. 抗病毒,抗菌
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二、绿茶的饮用方法
1. 泡茶时间
绿茶的泡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3分钟。泡茶时间过长,会使茶汤中的茶多酚等有益成分氧化,降低茶汤的营养价值。
2. 泡茶水温
绿茶的泡茶水温以80-90℃为宜。水温过高会破坏绿茶的口感和营养成分,水温过低则难以泡出茶香。
3. 茶具选择
绿茶的茶具以瓷器和玻璃杯为宜。瓷器茶具可以更好地发挥绿茶的香气和口感,玻璃杯则可以观察到茶汤的变化。
4. 适量饮用
绿茶虽然有益健康,但过量饮用也会对身体造成负担。一般来说,每天饮用3-5杯绿茶即可。
绿茶作为我国传统的养生饮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适量饮用绿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抗氧化、抗衰老,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让我们一起品味绿茶的美妙滋味,健康生活每一天!
绿茶功效与作用
绿茶功效与作用
绿茶(Green 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绿茶的功效与作用,快来看看吧!
绿茶的功效与作用
美容护肤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对于缓解偏头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利尿解乏
有助于利尿解乏,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缓解疲劳
绿茶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以及维生素C,不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能分泌出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绿茶中所含的少量的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振奋精神。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推荐在上午饮用绿茶,以免影响睡觉。
抗衰老
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抑疾病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抗致癌
有助于预防和抗癌。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据有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裨益。
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达90%左右。
护齿明目
有助于护齿明目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为10毫克—15毫克,且80%为水溶性成份。若每人每天饮茶叶10克,则可吸收水溶性氟1毫克—1.5毫克,而且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在小学生中进行“饮后茶疗漱口”试验,龋齿率可降低80%。在白内障患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71.4%。这是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降脂
有助于降脂助消化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为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用当今时尚语言说,就是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另外,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有助于减少腹部脂肪。
饮茶禁忌
1、禁忌喝头遍茶:因为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
2、忌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四肢举动无力等症状。
3、少喝新茶:因为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4、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过量会引起肠胃不适。神经衰弱者和失眠症者临睡前不宜饮茶,正在哺乳的妇女也要少饮茶,茶对乳汁有收敛作用。
5、忌用绿茶服药,忌喝隔夜茶。绿茶中的鞣酸会与很多药物结合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
适宜人群
1、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者、醉酒者。
2、长期吸烟饮酒过多,发热口渴、头痛目昏、小便不利及进食奶类食品过多者也宜食。
;
绿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绿茶冲泡方法
绿茶是生活当中最独特的一类茶饮品,这种茶能够给你一种不同的感受,其实绿茶能够有效的化痰,对于人体来说有着很大的好处,同时绿茶如果单纯的闻起来也是非常清幽的,而且他对于人类来说有着独特的保健作用,绿茶能够杀菌,同时是很多想要减肥的女性朋友的最爱,绿茶的味道非常爽,也能够有效地解暑,它还有其他不同的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一、绿茶冲泡方法
1.上投法:先一次性向茶杯(茶碗)中注足热水,待水温适度时再投放茶叶。此法多适用于细嫩炒青(如特级龙井、特级碧螺春、特级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等等)、细嫩烘青(如竹溪龙峰、汀溪兰香、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敬亭绿雪等等)等细嫩度极好的.绿茶。此法水温要掌握得非常准确,越是嫩度好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有的茶叶可等待至70℃时再投放。因此平常品饮操作难度较大,不很方便。
2.中投法:投放茶叶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热水(尤其是对于刚从冰箱内取出的茶叶),待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来后,再注满热水。此法适用于虽细嫩但很松展或很紧实(如英山云雾、竹叶青、婺源茗眉)的绿茶
3.下投法: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茶碗)注足热水。此法适用于细嫩度较差的一般绿茶。
4.先凉后热法:投放茶叶后,先用少许可饮用的常温凉水浸泡三分钟左右,使茶叶吸足水分,充分舒展,在将热水一次注足。此时的热水温度要求可以略高些,85-95℃。冬天水温在100℃也可以。此法适用于冲泡各级嫩度茶叶,但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二、什么样的绿茶最好
采摘时节
绿茶以春茶最佳,其次才是冬茶。因此,春季购买较好,也较新鲜。若在夏秋两季购买,不但数量不多,而且春茶存放到此时,通常也太新鲜了。
绿茶通常是摘采嫩芽制成。嫩芽经过烘焙,会形成白色茸毛,被称为白毫或银毫,是较好的茶叶。
注意制造日期
选购包装好的绿茶,应特别注意制造日期和保存期限,原则上越新鲜越好。一旦开封,要尽快喝完,以免失去绿茶的清新香味和营养。
一看颜色。凡色泽绿润,茶叶肥壮厚实,或有较多白毫者一般是春茶。
二看外形。扁形绿茶茶条扁平,挺直光滑,无黄点、无青绿叶梗是好茶;卷曲形或螺状绿茶,条索细紧,白毫或锋苗显露说明原料好,做工精细。
三闻香气。香气清新馥郁、略带熟栗香的是好茶。
三、绿茶功效与作用
夏季往往是太阳辐射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以采取选择各种带有绿茶因子的东西涂抹在脸上,这样的话,即使是被太阳照射到,也不会让自己的皮肤受到太阳的损伤,同时还能够增强自己皮肤抵抗太阳辐射的能力。
很多人长期面对电脑,尤其是对于一些白领人群来讲,他们对电脑的时间往往是休息时间的好几倍,所以这样的话,大家一定要减少辐射,比如说你可以通过多喝几杯绿茶,来减少辐射,或者是说多喝一些含有维生素a的东西这,样的话能够提高视力,绿茶是很多爱眼一族人的最爱。
因为现实生活的质量提高,所以家家户户都有能力吃得起肉类食物,当然随着生活的提高,人体所患疾病的频发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摄入了过多的胆固醇,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减少这种物质的摄入,同时要有效排出过多的脂肪,不妨选择绿茶,它能够帮助消化,减少过多的脂肪摄入。
四、常喝绿茶或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据报道,金泽大学神经内科山田正仁教授的研究小组,五年前对723位60岁以上的未患痴呆症的老年人的喝绿茶频率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其中的490位老人以“一点都不喝”、“一周喝1-6次”、“每天都喝”分为三组进行了五年的追踪调查。
结果显示,“一点都不喝”的138人中有43人在五年后被诊断患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占了整组的31%。“一周喝1-6次”的195人中,有29人被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占整组的15%。每天都喝绿茶的157人中,有18人被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占整组的11%。
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可能是由于绿茶中还有较多的儿茶素,杨梅素等多酚成分,具有预防痴呆症的功效。山田教授表示,“将会把绿茶中含有的成分的研究与痴呆症的预防联系起来进一步研究”。
绿茶的功效和作用
具体功效
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
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具体作用有:
抗衰老
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抑疾病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
绿茶的图片
图册 20张
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抗致癌
有助于预防和抗癌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据有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裨益。
防辐射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据有关医疗部门临床试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血细胞减少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1.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果更好。
抗病毒菌
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达90%左右。
美容护肤
有助于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醒脑提神
有助于醒脑提神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对于缓解偏头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利尿解乏
有助于利尿解乏,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缓解疲劳
绿茶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以及维生素C,不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能分泌出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绿茶中所含的少量的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振奋精神。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推荐在上午饮用绿茶,以免影响睡觉。
护齿明目
有助于护齿明目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为10毫克——15毫克,且80%为水溶性成份。若每人每天饮茶叶10克,则可吸收水溶性氟1毫克——1.5毫克,而且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在小学生中进行“饮后茶疗漱口”试验,龋齿率可降低80%。在白内障患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71.4%。这是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降脂
采摘绿茶
有助于降脂助消化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为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用当今时尚语言说,就是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