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众多茶类中,绿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效,深受人们喜爱。而绿茶的加工工艺,更是其品质和风味的关键所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秘绿茶加工工艺背后的秘密。
一、绿茶加工工艺概述
绿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阶段。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三个阶段的具体操作和特点。
1. 杀青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第一步,其目的是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防止茶叶氧化变黄。杀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锅炒杀青:将茶叶放入炒锅中,用高温杀青。这种方法适用于炒青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等。
(2)蒸汽杀青:将茶叶放入蒸笼中,用蒸汽杀青。这种方法适用于蒸青绿茶,如信阳毛尖、黄山毛峰等。
(3)微波杀青:利用微波能量对茶叶进行杀青。这种方法适用于速溶绿茶、茶叶提取物等。
2. 揉捻
揉捻是绿茶加工的第二步,其目的是使茶叶卷曲成条状,增加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揉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手工揉捻:人工将茶叶揉捻成条状。这种方法适用于高品质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
(2)机械揉捻:利用机械设备将茶叶揉捻成条状。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生产绿茶,如碧螺春、太平猴魁等。
3. 干燥
干燥是绿茶加工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使茶叶干燥定型。干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烘干:将茶叶放入烘干机中,用高温烘干。这种方法适用于炒青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等。
(2)晒干:将茶叶摊放在晒场上,利用阳光晒干。这种方法适用于晒青绿茶,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二、绿茶加工工艺对品质的影响
绿茶的加工工艺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
1. 杀青
杀青程度对绿茶的品质影响较大。杀青过度会导致茶叶颜色暗淡,香气减弱;杀青不足则会导致茶叶氧化,颜色变黄。因此,掌握合适的杀青程度对提高绿茶品质至关重要。
2. 揉捻
揉捻程度也会影响绿茶的品质。揉捻过度会使茶叶条形不整,口感粗糙;揉捻不足则会导致茶叶香气不足,滋味淡薄。因此,合理掌握揉捻程度对提升绿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3. 干燥
干燥程度对绿茶的品质也有一定影响。干燥过度会使茶叶失去香气,口感变差;干燥不足则会导致茶叶含水量过高,易变质。因此,掌握合适的干燥程度对保证绿茶品质至关重要。
三、绿茶加工工艺的改进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绿茶加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改进与创新方法:
1. 微波杀青:利用微波能量对茶叶进行杀青,具有杀青速度快、茶叶品质好等优点。
2. 真空干燥:在干燥过程中采用真空环境,可以有效地防止茶叶氧化,提高茶叶品质。
3. 智能化加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绿茶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提高加工效率和茶叶品质。
绿茶加工工艺是一门复杂的技艺,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了解和掌握绿茶加工工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绿茶的美味和保健功效。在今后的茶叶产业发展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性的绿茶加工工艺,为茶叶爱好者带来更多优质的绿茶产品。
表格:绿茶加工工艺流程
阶段 | 方法 | 特点 |
---|---|---|
杀青 | 锅炒杀青 | 高温杀青,适用于炒青绿茶 |
揉捻 | 手工揉捻 | 人工揉捻,适用于高品质绿茶 |
干燥 | 烘干 | 高温烘干,适用于炒青绿茶 |
晒干 | 利用阳光晒干,适用于晒青绿茶 |
绿茶加工工艺分为( )三个
绿茶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干燥、揉捻三个。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其炒青和干燥的方式是绿茶制作工艺中的重要环节。绿茶用茶树的嫩芽、嫩叶制成。按照绿茶炒青和干燥的方式,绿茶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晒青绿茶,代表性名茶为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等。
1.工艺:杀青(炒青、烘青、蒸青、晒青)—揉捻(改变茶叶的形状)—干燥(固定形状,使水分保持在3%~5%之间)。
2.干茶:干茶以绿色为主,由于茶区环境、地理位置不同,茶叶的颜色不同,有翠绿色、黄绿色、碧绿色、墨绿色等。因工艺不同有扁形、螺形、兰花形、条形、针形等。
3.汤色:以绿色为主、黄色为辅。
4.香气:清新的绿豆香、菜香。品种不同,茶叶的香气不同。
5.滋味:滋味淡,微苦。绿茶内质的各种成分完全属凉性茶。富含叶绿素、维生素C、咖啡因,较易刺激神经。
炒青绿茶茶叶外形千姿百态,有扁平、尖削、圆条、直针、卷曲、平片等多种形态。冲泡后,多数牙叶成朵,清汤绿叶,香高味浓,回味甘甜。
烘青绿茶外形不如炒青绿茶那样光滑紧结,但条索完整,尝显峰苗,白毫显露,汤色绿润,叶底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厚。
蒸青绿茶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茶类,其蒸焙方法载于唐代陆羽著的《茶经》。其法是将鲜叶蒸软,然后揉捻、干燥而成。蒸青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色绿、汤绿、叶绿。现在日本饮用的茶大多就是蒸青绿茶加工而成的。
绿茶生产工艺流程
绿茶的生产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
1、杀青
采取高温措施,使鲜叶内含物迅速地转化,破坏鲜叶的组织,进而破坏酶的活化,然后是内含物质在非酶促反映的作用下,形成绿茶的色、香、味的品质特征。所以说杀青最重要的目的是外因通过内因初步改变而形成的鲜叶形质。
2、揉捻
揉捻可以理解为两个动作,一个揉,揉即使茶叶成条,一个捻,捻可使茶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外形形成,既用这样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便于冲泡,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3、干燥
干燥的目的一是利用高温破坏酶,制止酶促氧化;二是蒸发水分,紧缩茶条,使毛茶充分干燥,防止非酶促氧化,利于保持品质;三是散发青臭气,进一步提高和发挥香气。干燥过程中,热化作用占主导地位。
扩展资料:
价值功效
1、抗衰老。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
2、抑疾病。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3、抗致癌。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4、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达90%左右。
5、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6、醒脑提神。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对于缓解偏头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茶
绿茶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有采摘、鲜叶摊放、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
1、采摘
在春节或采摘季节将茶叶采摘下来。
2、鲜叶摊放
鲜叶采收后,应及时摊放,可采用室内自然摊青、萎凋槽、摊青机等分级分批依次摊放,摊放厚度2-5cm,时间2-6小时,至含水量70-72%,叶色变暗、茶香初显为宜。
3、鲜叶杀青
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所谓高温杀青,就是在较短时间内,将叶温上升到80℃(锅温250-300℃),并保持2-4分钟,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同时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到杀青后期,可以适当降低温度,防止芽尖和叶缘焦黄,并进一步杀透,蒸发水分到适当的程度。
4、揉捻
用手反复揉搓,跟揉面差不多。当茶叶揉搓成一团,感觉茶叶也凉了后,将揉成团的茶叶散开,这一遍搓茶就算结束啦。将搓好的茶,放入热锅中再炒热。同样用双手来回翻动,直到茶叶充分加热,后再装出揉搓。重复5遍炒、搓过程才能制出好茶。
5、干燥
经过五遍反复炒、搓过程后,将最后一遍搓过的茶,放入热锅内,来回翻动五到十分钟,接近干燥时需停止翻动,避免碎。最后熄灭明火,用灶内余烬烘干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