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作为我国的国饮,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而绿茶,作为茶叶中的一大家族,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养生功效,深受广大茶友的喜爱。绿茶加工工艺是茶叶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揉捻更是茶叶的灵魂所在。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绿茶加工工艺的揉捻环节,一探究竟。
揉捻的定义与作用
揉捻,顾名思义,就是将茶叶揉搓、捻转的过程。这一环节主要作用在于:
1. 破坏茶叶细胞结构:使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质充分释放,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奠定基础。
2. 形成茶叶形状:使茶叶卷曲成条形、针形等,增加茶叶的观赏性和冲泡时的观赏性。
3. 提高茶叶品质:揉捻过程中,茶叶的细胞结构破坏,有利于茶叶的保存和发酵,提高茶叶的品质。
揉捻的分类
绿茶的揉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揉捻方法 | 特点 | 代表茶叶 |
---|---|---|
手工揉捻 | 手工操作,技术要求高,茶叶品质好 | 碧螺春、龙井 |
机器揉捻 | 机械化操作,效率高,成本低 | 铁观音、毛尖 |
半手工揉捻 | 手工揉捻与机器揉捻相结合,兼顾品质与效率 | 碧螺春、龙井 |
揉捻的过程
绿茶的揉捻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摊青:将新鲜茶叶摊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使茶叶自然萎凋,去除部分水分。
2. 揉捻: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形状和粗细程度,调整揉捻机的速度和力度。
3. 解块: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解块,使茶叶形状更加完整。
4. 炒青:将解块后的茶叶进行炒青,使茶叶中的水分进一步蒸发,形成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5. 冷却:将炒青后的茶叶冷却,使茶叶中的水分恢复平衡。
揉捻技巧
1. 揉捻力度适中:力度过大,容易使茶叶破碎;力度过小,则难以达到揉捻效果。
2. 揉捻时间控制:揉捻时间过长,茶叶容易氧化,影响茶叶品质;揉捻时间过短,则难以达到揉捻效果。
3. 揉捻温度控制:揉捻温度过高,容易使茶叶氧化;揉捻温度过低,则难以达到揉捻效果。
揉捻的重要性
揉捻是绿茶加工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茶叶的香气、滋味和品质。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揉捻技巧,才能制作出高品质的绿茶。
总结
绿茶加工工艺的揉捻环节,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灵魂所在。通过揉捻,茶叶的香气、滋味和品质得到了提升。了解揉捻的过程和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绿茶的魅力。
绿茶加工中如何进行“揉捻”
揉捻的目的,一是初步做形,二是使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在绿茶加工中,除少数名优绿茶外,揉捻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工序。揉捻的技术要点是:①“老叶热揉,嫩叶冷揉”。老叶叶质差,在叶温较高的情况,可塑性好,热揉有利于成条。嫩叶叶质好,杀青叶冷却后揉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②加压掌握“轻、重、轻”。为防止茶条松散和扁条碎末茶产生,加压要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一般加压与松压的时间比例是2∶1或3∶1,如加压10分钟,松压5分钟,或加压15分钟,松压5分钟。③揉捻时间和投叶量要适宜。揉捻时间嫩叶可相对短一些,老叶要长一些;投叶量与揉筒容积密切相关,由于嫩叶容重大,老叶容重小,嫩叶可适当多投,老叶少投。以炒青绿茶为例,采用55型揉捻机,一、二级鲜叶,一般投叶量在30~35千克,揉捻40~45分钟。揉捻程度要求成条率在80%以上,叶细胞组织破坏率为45%~55%。
崂山绿茶的制作工艺
揉捻的目的是为了使叶细胞组织破碎、芽叶卷曲形成条索。揉捻时,揉捻叶在揉桶里受到两个平面间压力以及揉盘、桶壁及芽叶相互间的摩擦力的综合作用,茶汁溢出,叶片的柔软性、可塑性及粘性增加,利于成条。做名特优绿茶时一般采用手工揉捻,加工大宗绿茶时均采用机械揉捻。一般采用45型揉捻机,每次投叶量为15kg左右。揉捻机转速则以45~55r/min为好。揉捻时加压遵守轻-重-轻,时间掌握在30~60min左右。一般1~2级鲜叶,揉捻时间为30min,压力调节为无压5min,轻压20min,无压5min;3级原料揉捻时间为:35min,压力调节为无压5min,轻压10min,中压15min,无压5min。揉捻合适的茶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摸后有粘湿的感觉,且揉捻叶紧结而成条率达60%~80%以上。
揉捻后的茶叶需要用解块分筛机进行解块。1~2级茶叶,揉捻后即解块筛分。4~5级茶叶解块筛分后,头子进行复揉。干燥不仅蒸发叶片的水分,而且发生一系列热化学变化,形成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形。干燥主要包括蒸发水分、热化学变化、完善外形3个密不可分的阶段。干燥方法不同又分为烘青与炒青两种加工工艺。烘青的特点是外形好,色泽好,但香气稍逊色一些,而炒青的优点则是香气好,外形与色泽稍差。所以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采用半烘半炒工艺。
先采用自动烘干机进行烘干,进风温度110℃~120℃,摊放厚度约2~3cm,每隔3min翻1次,以散失水分青气,待茶条6~7成干时,不粘手时,可以进行搓条、理条提毫,利于成形。时间约15~20min。二青叶烘干摊凉后,在锅式炒干机上进行炒干,每锅投叶量10kg左右,锅温100~110℃,炒至茶叶含水率为5%,用手捻茶叶能成为粉末即可出锅,一般时间为40~60min。(一)品种。
黄山群体种、鸠坑种、祁门种、龙井43、福鼎大白茶等中小叶抗寒性较强的优良品种。
(二)立地条件。
要求选择背风向阳的半山坡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土壤pH值4.5至6.8,土质深厚肥沃的花岗岩母岩棕壤土,有机质含量大于1.0%,土层厚度不低于60 cm,地下水位在100cm以下。
(三)栽培技术。
1.播种: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每穴5至6粒种,出苗后定3至4株健壮苗。
2.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最佳时间为3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适当深栽,栽后浇足定根水,并进行保墒。
3.新茶园种植适当密植、矮化、适当深栽,以提高茶树的抗旱与抗寒力。
4.幼龄茶园管理:“以采代剪,培养茶蓬”。
越冬管理:主要采取“培土”或“打小弓棚法”。
5.投产茶园管理“浇水,除大旱和追肥后及时浇水外,每年须浇好“催芽”、“润肥”、越冬水。
(四)采摘分级。
1.采摘时间:每年4月中下旬至9月底为采摘期。
2.采摘要求:
(1)卷曲绿茶:
特级鲜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一芽一叶占总量16%至20%。芽长于叶或芽叶等长,大小均匀一致,色泽鲜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或红叶。
一级鲜叶: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初展,要求一芽二叶占36%至5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为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或对夹二、三叶,要求一芽二叶占21%~35%,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为无芽或对夹三、四叶,要求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2)扁形绿茶:
特级鲜叶:一芽一叶初展为主。
一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一叶初展占1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叶为主不超过30%,要求色绿匀净,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一芽二叶或三叶初展、三叶不超过30%,不得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或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
(1)卷曲形: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做形烘干→提香→包装→入库。
(2)扁形:摊青→杀青→理条→做形(压扁)→辉干→包装→入库。
2.工艺要求:
茶鲜叶必须进行摊凉,摊放厚度不超过5cm,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杀青投叶要均匀,应遵守“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抛闷结合,多抛少闷;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杀青工具、温度和时间。做形时按照先高后低的原则调整温度,进行理条、整形。卷曲茶机械揉捻时,投叶量以杀青叶占揉捻筒容积的85%为宜,掌握的原则是:轻—重—轻原则,即嫩叶轻压轻揉,老叶重压长揉,嫩叶冷揉,老叶温揉;扁茶辉锅锅温为70℃至80℃左右,手法是抖、搭、推、磨相结合。
(六)质量特色。
1.感官指标:
(1)卷曲茶:
外形:条索卷曲、细紧、匀整;不同级别茶叶色泽从翠绿到墨绿,但不得枯黄、断碎。内质:香气高,从嫩栗香到尚纯;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但不得浑浊;滋味醇、无异味;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绿。
(2)扁形茶:
外形:外形扁平,不同级别茶叶从光滑到扁平;色泽从嫩绿到黄绿,匀整洁净。内质:香气高,从嫩香到纯正;滋味醇,无异味;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明亮;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亮。
2.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37%(m/m),粗纤维≤16.0%(m/m);对特级和一级崂山绿茶,氨基酸≥3%(m/m)。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崂山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崂山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
绿茶加工工艺流程
绿茶制作工艺流程有采摘、鲜叶摊放、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
1、采摘
在春节或采摘季节将茶叶采摘下来。
2、鲜叶摊放
鲜叶采收后,应及时摊放,可采用室内自然摊青、萎凋槽、摊青机等分级分批依次摊放,摊放厚度2-5cm,时间2-6小时,至含水量70-72%,叶色变暗、茶香初显为宜。
3、鲜叶杀青
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所谓高温杀青,就是在较短时间内,将叶温上升到80℃(锅温250-300℃),并保持2-4分钟,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同时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到杀青后期,可以适当降低温度,防止芽尖和叶缘焦黄,并进一步杀透,蒸发水分到适当的程度。
4、揉捻
用手反复揉搓,跟揉面差不多。当茶叶揉搓成一团,感觉茶叶也凉了后,将揉成团的茶叶散开,这一遍搓茶就算结束啦。将搓好的茶,放入热锅中再炒热。同样用双手来回翻动,直到茶叶充分加热,后再装出揉搓。重复5遍炒、搓过程才能制出好茶。
5、干燥
经过五遍反复炒、搓过程后,将最后一遍搓过的茶,放入热锅内,来回翻动五到十分钟,接近干燥时需停止翻动,避免碎。最后熄灭明火,用灶内余烬烘干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