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绿茶机器揉捻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茶叶的口感、香气和色泽,还体现了茶叶加工的科技水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绿茶机器揉捻这一神秘过程。
1. 绿茶机器揉捻的起源与发展
绿茶机器揉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茶叶加工也逐渐实现了机械化。早期的绿茶机器揉捻设备比较简陋,主要依靠电力驱动,效率较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绿茶机器揉捻技术不断革新,设备日益完善,如今已成为茶叶加工中的主流技术。
2. 绿茶机器揉捻的基本原理
绿茶机器揉捻主要是通过机械力使茶叶细胞破裂,释放出茶多酚等物质,从而形成绿茶特有的色泽、香气和滋味。其基本原理如下:
- 揉捻压力:机器通过滚筒对茶叶施加压力,使茶叶细胞破裂。
- 揉捻速度:揉捻速度影响茶叶的破碎程度和揉捻效果。
- 揉捻时间:揉捻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3. 绿茶机器揉捻的设备类型
目前,绿茶机器揉捻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设备类型 | 适用茶叶 | 特点 |
---|---|---|
圆筒式揉捻机 | 绿茶、红茶、乌龙茶 |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
平板式揉捻机 | 绿茶、红茶 | 结构紧凑,揉捻效果好,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 |
滚筒式揉捻机 | 绿茶、红茶、乌龙茶 | 适用于各种茶叶,揉捻效果稳定 |
螺旋式揉捻机 | 绿茶、红茶 | 结构复杂,揉捻效果好,适用于高品质茶叶 |
4. 绿茶机器揉捻的优势
与传统的手工揉捻相比,绿茶机器揉捻具有以下优势:
- 效率高:机器揉捻效率远高于手工揉捻,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 品质稳定:机器揉捻可以保证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 节省劳动力:机器揉捻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5. 绿茶机器揉捻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绿茶机器揉捻技术将不断革新,为茶叶产业带来更多可能性。以下是一些应用前景:
- 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绿茶机器揉捻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定制化:根据不同茶叶品种的特点,开发定制化绿茶机器揉捻设备,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 绿色环保:研发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茶机器揉捻设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6. 总结
绿茶机器揉捻作为茶叶加工的重要环节,在保证茶叶品质、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绿茶机器揉捻技术将更加完善,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绿茶加工中如何进行“揉捻”
揉捻的目的,一是初步做形,二是使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在绿茶加工中,除少数名优绿茶外,揉捻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工序。揉捻的技术要点是:①“老叶热揉,嫩叶冷揉”。老叶叶质差,在叶温较高的情况,可塑性好,热揉有利于成条。嫩叶叶质好,杀青叶冷却后揉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②加压掌握“轻、重、轻”。为防止茶条松散和扁条碎末茶产生,加压要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一般加压与松压的时间比例是2∶1或3∶1,如加压10分钟,松压5分钟,或加压15分钟,松压5分钟。③揉捻时间和投叶量要适宜。揉捻时间嫩叶可相对短一些,老叶要长一些;投叶量与揉筒容积密切相关,由于嫩叶容重大,老叶容重小,嫩叶可适当多投,老叶少投。以炒青绿茶为例,采用55型揉捻机,一、二级鲜叶,一般投叶量在30~35千克,揉捻40~45分钟。揉捻程度要求成条率在80%以上,叶细胞组织破坏率为45%~55%。
红茶的揉捻和绿茶的揉捻有什么区别
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揉捻:无法在茶的大类上区分,红茶、绿茶有揉捻的,也有不揉捻的。
只能在小类上区分比如:龙井不做揉捻只做压炒。碧螺春揉捻成条后,又揉捻成团。普洱也不做揉捻。金骏眉也做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黑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茶叶是怎么揉捻的
揉捻的目的,一是初步做形,二是使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在绿茶加工中,除少数名优绿茶外,揉捻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工序。揉捻的技术要点是:①“老叶热揉,嫩叶冷揉”。老叶叶质差,在叶温较高的情况,可塑性好,热揉有利于成条。嫩叶叶质好,杀青叶冷却后揉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②加压掌握“轻、重、轻”。为防止茶条松散和扁条碎末茶产生,加压要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一般加压与松压的时间比例是2∶1或3∶1,如加压10分钟,松压5分钟,或加压15分钟,松压5分钟。③揉捻时间和投叶量要适宜。揉捻时间嫩叶可相对短一些,老叶要长一些;投叶量与揉筒容积密切相关,由于嫩叶容重大,老叶容重小,嫩叶可适当多投,老叶少投。以炒青绿茶为例,采用55型揉捻机,一、二级鲜叶,一般投叶量在30~35千克,揉捻40~45分钟。揉捻程度要求成条率在80%以上,叶细胞组织破坏率为45%~5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