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国家标准gb(绿茶国家标准2017版)

绿茶,作为中国传统的名优茶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以来,绿茶就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如今,绿茶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青睐,更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绿茶的质量如何保证?这离不开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GB 7716-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项标准,了解它对绿茶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绿茶国家标准GB的背景

1. 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规范茶叶市场秩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茶叶行业标准的建设。

2. 茶叶产品安全问题

近年来,茶叶产品安全问题频发,如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为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制定严格的国家标准势在必行。

3. 国际市场的需求

在国际市场上,茶叶作为中国特色产品,需要有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以提升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二、绿茶国家标准GB的主要内容

1. 标签标识要求

* 名称:绿茶

* 净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 生产日期:指茶叶的加工日期

* 保质期:指茶叶在适宜的储存条件下,保持品质不变的最长时期

* 执行标准:应标注GB/T 8301-2013《茶叶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 其他:根据产品特性,可添加营养成分、产地、等级等信息

2. 茶叶质量要求

* 感官品质:绿茶应具有“色、香、味、形”四绝,即色泽鲜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形态紧结。

* 理化指标:应符合GB/T 8301-2013《茶叶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中规定的理化指标要求。

* 卫生指标:应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相关标准要求。

3. 包装要求

* 包装材料:应选用食品级材料,符合GB 7716-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

* 包装形式:应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如袋装、盒装、罐装等。

* 包装标识:应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生产厂家等信息。

三、绿茶国家标准GB的实施与监管

1. 实施主体

* 政府部门:负责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监督。

* 企业:负责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标签标注。

* 检验机构:负责产品的质量检测。

2. 监管措施

* 执法检查:政府部门定期对茶叶市场进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 产品抽检:检验机构对茶叶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茶叶企业信用体系,对违规企业进行信用惩戒。

四、绿茶国家标准GB的意义

1. 保障消费者权益

通过实施国家标准,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放心饮用。

2. 提升茶叶产业竞争力

国家标准有利于提高茶叶产品的品质,提升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推动茶叶产业发展

国家标准有助于规范茶叶市场秩序,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绿茶国家标准GB是保障中国绿茶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让我们共同努力,将绿茶国家标准GB落到实处,为我国茶叶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表格:绿茶国家标准GB相关指标

指标名称 标准要求
感官品质 色泽鲜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形态紧结
理化指标 应符合GB/T8301-2013《茶叶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中规定的理化指标要求
卫生指标 应符合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相关标准要求
包装材料 食品级材料,符合GB7716-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
包装形式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如袋装、盒装、罐装等
包装标识 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生产厂家等信息

总结

绿茶国家标准GB是中国绿茶产业的重要基石,它为茶叶生产、销售和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应继续深化标准实施,加强监管力度,推动中国绿茶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绿茶最新的国家标准是什么呢

绿茶最新的国家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GB 31608-2023),该标准将于2024年9月6日正式实施。以下是对这一标准的详细解读:

一、标准概况

发布背景: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GB 31608-2023)。这是我国茶叶的首个强制执行的产品标准,对于规范茶叶市场、保护茶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直接或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茶叶产品,包括各类大包装茶叶、最小销售单元的小包装茶以及农贸市场、专卖店在售的散装或预包装茶叶产品。

二、术语和定义

茶鲜叶:从适制品种山茶科山茶属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上的新梢,作为各类茶叶加工的原料。

茶叶:以茶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加工工艺,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包括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及以上述茶叶为原料再加工的花茶、紧压茶、袋泡茶和粉茶。

新梢:自新芽生长点长出的枝、叶、芽,包括对夹叶、驻叶,茶树新梢是包含茶树当年新生长的枝、叶、芽。

三、技术要求

原料要求:原料应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不含非茶类夹杂物,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包括外形和内质两个项目。外形上,茶叶应具有正常的外形和色泽,符合所属茶类应有的品质特征;内质上,茶叶应具有正常的汤色、香气和滋味,符合所属茶类应有的品质特征,无异气、无异味。

污染物限量:茶叶中污染物限量指标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有规定,直接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GB2762)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中对茶叶的动态管理要求。

农药残留限量: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具体来说,高频风险点农药如草甘膦(≤ 1mg/kg)、吡虫啉(≤ 0.5mg/kg)、克百威(≤ 0.02mg/kg)、水胺硫磷(≤ 0.05mg/kg)等应严格控制其限量。

食品添加剂:本标准明确茶叶与一般的食品不同,不应使用食品添加剂。

四、标准意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GB 31608-2023)的发布和实施,对于保障茶叶产品的食品安全、规范茶叶市场、保护茶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依据,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方法指南,为消费者提供了指引,有助于推动茶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绿茶的最新国家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GB 31608-2023),该标准从原料、感官、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限量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对茶叶产品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旨在保障茶叶产品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稳定。

绿茶执行标准

法律分析:GB/T14456是绿茶的执行标准。

GB/T 14456.1-2008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14456.2-2008绿茶第2部分:大叶种绿茶,可看产品属哪一类的,普通绿茶可用第一个标准,是大叶种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GB/T14456是绿茶的执行标准吗

GB/T14456是绿茶的执行标准。

GB/T 14456.1-2008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14456.2-2008绿茶第2部分:大叶种绿茶

可看你的产品属哪一类的,普通绿茶可用第一个标准,是大叶种的

扩展资料: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发酵类茶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hayejidi.com:443/lvcha/8826.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