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青绿茶,作为我国传统的茶叶品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炒青绿茶的独特魅力,品味传统,享受健康。
一、炒青绿茶的历史渊源
炒青绿茶起源于我国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据《茶经》记载,炒青绿茶的制作技艺最早起源于浙江的杭州。随着时间的推移,炒青绿茶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种,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二、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
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独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摘:采摘茶叶是制作炒青绿茶的第一步,一般选择春季的嫩芽,以保持茶叶的鲜嫩口感。
2. 杀青:将采摘的茶叶进行高温杀青,以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防止茶叶氧化。
3.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形状发生变化,增加茶叶的香气。
4. 炒制: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炒制,这是炒青绿茶制作工艺中最关键的一步。炒制过程中,茶叶的温度、时间、手法等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5. 晾晒:炒制完成后,将茶叶进行晾晒,使茶叶逐渐干燥。
6. 筛选:将晾晒好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得到成品。
三、炒青绿茶的营养价值
炒青绿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诸多益处:
营养成分 | 含量 | 功效 |
---|---|---|
茶多酚 | 高 | 抗氧化、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
氨基酸 | 中 | 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
维生素C | 中 | 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
钙、镁、钾等矿物质 | 低 | 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促进骨骼健康 |
四、炒青绿茶的饮用方法
炒青绿茶的饮用方法简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饮用方法:
1. 泡茶: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加入适量沸水,静置3-5分钟,即可饮用。
2. 冷泡:将茶叶放入冰箱中,加入冰水,静置一段时间,即可饮用。
3. 果茶:将炒青绿茶与水果、蜂蜜等搭配,制作成美味的水果茶。
五、炒青绿茶的文化内涵
炒青绿茶不仅是我国传统的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道、茶艺等都与炒青绿茶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与炒青绿茶相关的文化内涵:
1. 茶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介,体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尊重的文化活动。
2. 茶艺:茶艺是一种以泡茶、品茶为核心,展示茶文化魅力的技艺。
3. 茶诗:茶诗是古人以茶为题材创作的诗歌,如唐代诗人陆羽的《茶经》。
总结
炒青绿茶,作为我国传统的茶叶品种,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品味炒青绿茶,不仅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共同走进炒青绿茶的世界,感受它的神奇魅力。
绿茶的特点–炒青
绿茶,属不发酵茶,特点是绿汤、绿叶。根据杀青方式和最终干燥方式的不同,绿茶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晒青绿茶。
绿茶的特点–炒青
(1)炒青绿茶
用锅炒的方式进行干燥而制成的绿茶称为炒青绿茶。又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的不同,有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和特种炒青之分。
长炒青它的品质要求:外形条索紧结,色泽润绿,香气高鲜,汤色明绿,滋味浓爽,叶底嫩绿明亮。各种长炒青由于各地茶树所处的生态条件不一,炒制技术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除具有炒青绿茶的一般特征外,又有各自的地区品质特征。
圆炒青它的品质要求:颗粒圆紧。圆炒青产于浙江、安徽等地。要求颗粒圆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香醇味浓,汤色明绿、明亮;叶底匀嫩、明亮。因产地不同,品质又不尽相同。
扁炒青它的品质要求:扁平光滑。因制法不同,品质特征也有差异。
特种炒青它是在制造过程中,虽以炒为主,但因采摘的原料细嫩,为了保持芽叶完整,最后当成品茶快干燥时,改为烘干而成。名茶有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南京雨花茶等。
(2)烘青绿茶
它是以烘焙方式进行干燥制成的绿茶。除了部分烘青名优绿茶直接供消费者品饮外,多数烘青绿茶,主要通过精制后,用来作为窨制花茶的茶坯。
一般烘青绿茶的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紧直,色泽深绿有润。冲泡后,香气清新,滋味鲜醇,汤色清明,叶底明绿。
精制后的烘青绿茶的品质特点:条索紧结细直,平伏匀称,色泽深绿油润。冲泡后,香气较醇,汤色、叶底显黄。精制茶经过鲜花窨制后,外形与精制茶基本相同。但其内质,特别是香气发生了较大变化,香型依鲜花品种而异,均具有明显花香,香气鲜灵,清高纯正。另外,滋味由鲜爽变为浓厚,涩味减轻而苦味略增;干茶、茶汤、叶底都略黄
(3)蒸青绿茶
它是用高温蒸汽杀青而制成的,这是我国古代茶叶制作的一种工艺。唐代时传至日本,相沿至今,如日本的玉露茶、玉绿茶、等都是采用蒸汽杀青制作的。而我国自明代起,已改用锅炒杀青,很少用蒸青的。蒸汽杀青与锅炒杀青相比,蒸汽杀青制成的绿茶具有“三绿”风格:干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叶底青绿。但香气较闷,涩味较重。
(4)晒青绿茶
它是鲜叶经过杀青、揉捻,以后利用日光晒干而成,主要产于:中南、西南地区,其茶树呈乔木型,茶树叶粗老,主要用于制作黑茶的原料。
本文转自:茶叶网
炒青绿茶有哪些
炒青绿茶有眉茶、信阳毛尖、蒙顶甘露、珠茶、碧螺春、西湖龙井等。
1、眉茶:眉茶,属绿茶类珍品之一。外形条索紧结、匀整、灰绿起霜、油润、香高味浓。因其条索纤细如仕女之秀眉而得名。
2、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
3、蒙顶甘露:蒙山茶主要产于蒙山山顶,故被称作“蒙顶茶”。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地的蒙山。蒙顶甘露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顶级名优绿茶、卷曲型绿茶的代表。
4、珠茶:珠茶,是“圆炒青”的一种,又称“平炒青”,因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而得名,精制成出口茶称珠茶或称“平绿”。珠茶主要产于绍兴、余姚、嵊州、新昌、鄞州、上虞、奉化、东阳等县。
5、碧螺春: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又称“洞庭碧螺春”。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6、西湖龙井: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炒青绿茶与绿茶的区别
炒青绿茶和绿茶都属于绿茶茶类,但有以下不同:
1.生产工艺不同:炒青绿茶是在采摘后立即经过高温炒制处理,而绿茶是先立即杀青后,再进行干燥处理。
2.口感不同:炒青绿茶的茶叶颜色绿中带黄,茶水呈鲜黄色,带有香气和鲜爽的口感;绿茶的颜色偏绿,茶水呈浅黄色或淡绿色,带有清香、很少苦涩的口感。
3.适宜饮用的水温不同:炒青绿茶适宜用80-90℃的水泡;绿茶适宜用75-85℃的水泡。
4.暴露时间不同:炒青绿茶暴露的时间比绿茶短,也就是说,茶叶经过炒制后,有一定的保鲜功能,因此保存时间相对较长。
总之,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加工方式和口感。炒青绿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品;绿茶则更注重清香和口感,也是许多茶友们所钟爱的茶品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