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揉捻手法(绿茶揉捻手法图解)

提起绿茶,你是否会想到那清新怡人的香气,鲜爽回甘的滋味?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项至关重要的工艺——绿茶揉捻手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绿茶揉捻手法的神秘面纱,探寻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一、绿茶揉捻手法的起源与发展

1. 起源

绿茶揉捻手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传,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就有对绿茶揉捻手法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茶揉捻手法逐渐演变成为一门独特的技艺。

2. 发展

宋代,绿茶揉捻手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的制茶师傅们,通过对绿茶原料的精选、杀青、揉捻等环节的深入研究,使得绿茶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3. 现代传承与创新

如今,绿茶揉捻手法已经传承了千年,但制茶师傅们并没有停止脚步。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他们不断创新,使得绿茶的品质更加优良。

二、绿茶揉捻手法的原理

绿茶揉捻手法之所以能够赋予绿茶独特的风味,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理:

1. 捶打原理

在揉捻过程中,制茶师傅通过手部或机械对茶叶进行捶打,使茶叶细胞破裂,释放出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

2. 挤压原理

揉捻过程中,茶叶受到挤压,使茶叶细胞破裂,释放出有效成分。茶叶形状发生变化,有利于香气物质的形成。

3. 拉伸原理

在揉捻过程中,制茶师傅对茶叶进行拉伸,使茶叶细胞排列更加紧密,有利于茶汤的色泽、口感和香气。

三、绿茶揉捻手法的步骤

绿茶揉捻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杀青

杀青是绿茶揉捻的第一步,目的是去除茶叶中的水分,防止氧化。杀青方法主要有锅炒、蒸汽杀青等。

杀青方法 优点 缺点
锅炒 灵活易控制 受环境影响大
蒸汽杀青 受环境影响小 操作难度大

2. 揉捻

揉捻是绿茶制作的关键环节,目的是使茶叶细胞破裂,释放出有效成分。揉捻方法主要有手工揉捻、机械揉捻等。

揉捻方法 优点 缺点
手工揉捻 茶叶品质好 工效低
机械揉捻 工效高 茶叶品质相对较差

3. 晾晒

揉捻完成后,需要对茶叶进行晾晒,以降低水分含量,使茶叶品质更加稳定。

4. 烘干

晾晒完成后,需要对茶叶进行烘干,使茶叶水分含量达到标准。

四、绿茶揉捻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1. 传承

传承是绿茶揉捻手法得以延续的关键。近年来,许多制茶师傅纷纷投入到绿茶揉捻手法的传承工作中,将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2. 创新

在传承的基础上,制茶师傅们不断创新。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新型绿茶揉捻设备,提高揉捻效率和茶叶品质。

五、总结

绿茶揉捻手法作为一项传统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继续弘扬这一技艺,为绿茶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让我们一起品味一杯由绿茶揉捻手法精制而成的香茗,感受千年茶文化的魅力。

绿茶加工中如何进行“揉捻”

揉捻的目的,一是初步做形,二是使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在绿茶加工中,除少数名优绿茶外,揉捻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工序。揉捻的技术要点是:①“老叶热揉,嫩叶冷揉”。老叶叶质差,在叶温较高的情况,可塑性好,热揉有利于成条。嫩叶叶质好,杀青叶冷却后揉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②加压掌握“轻、重、轻”。为防止茶条松散和扁条碎末茶产生,加压要遵循“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的原则。一般加压与松压的时间比例是2∶1或3∶1,如加压10分钟,松压5分钟,或加压15分钟,松压5分钟。③揉捻时间和投叶量要适宜。揉捻时间嫩叶可相对短一些,老叶要长一些;投叶量与揉筒容积密切相关,由于嫩叶容重大,老叶容重小,嫩叶可适当多投,老叶少投。以炒青绿茶为例,采用55型揉捻机,一、二级鲜叶,一般投叶量在30~35千克,揉捻40~45分钟。揉捻程度要求成条率在80%以上,叶细胞组织破坏率为45%~55%。

崂山绿茶的制作工艺

揉捻的目的是为了使叶细胞组织破碎、芽叶卷曲形成条索。揉捻时,揉捻叶在揉桶里受到两个平面间压力以及揉盘、桶壁及芽叶相互间的摩擦力的综合作用,茶汁溢出,叶片的柔软性、可塑性及粘性增加,利于成条。做名特优绿茶时一般采用手工揉捻,加工大宗绿茶时均采用机械揉捻。一般采用45型揉捻机,每次投叶量为15kg左右。揉捻机转速则以45~55r/min为好。揉捻时加压遵守轻-重-轻,时间掌握在30~60min左右。一般1~2级鲜叶,揉捻时间为30min,压力调节为无压5min,轻压20min,无压5min;3级原料揉捻时间为:35min,压力调节为无压5min,轻压10min,中压15min,无压5min。揉捻合适的茶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摸后有粘湿的感觉,且揉捻叶紧结而成条率达60%~80%以上。

揉捻后的茶叶需要用解块分筛机进行解块。1~2级茶叶,揉捻后即解块筛分。4~5级茶叶解块筛分后,头子进行复揉。干燥不仅蒸发叶片的水分,而且发生一系列热化学变化,形成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形。干燥主要包括蒸发水分、热化学变化、完善外形3个密不可分的阶段。干燥方法不同又分为烘青与炒青两种加工工艺。烘青的特点是外形好,色泽好,但香气稍逊色一些,而炒青的优点则是香气好,外形与色泽稍差。所以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采用半烘半炒工艺。

先采用自动烘干机进行烘干,进风温度110℃~120℃,摊放厚度约2~3cm,每隔3min翻1次,以散失水分青气,待茶条6~7成干时,不粘手时,可以进行搓条、理条提毫,利于成形。时间约15~20min。二青叶烘干摊凉后,在锅式炒干机上进行炒干,每锅投叶量10kg左右,锅温100~110℃,炒至茶叶含水率为5%,用手捻茶叶能成为粉末即可出锅,一般时间为40~60min。(一)品种。

黄山群体种、鸠坑种、祁门种、龙井43、福鼎大白茶等中小叶抗寒性较强的优良品种。

(二)立地条件。

要求选择背风向阳的半山坡或丘陵地,坡度在30°以下,土壤pH值4.5至6.8,土质深厚肥沃的花岗岩母岩棕壤土,有机质含量大于1.0%,土层厚度不低于60 cm,地下水位在100cm以下。

(三)栽培技术。

1.播种: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每穴5至6粒种,出苗后定3至4株健壮苗。

2.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最佳时间为3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适当深栽,栽后浇足定根水,并进行保墒。

3.新茶园种植适当密植、矮化、适当深栽,以提高茶树的抗旱与抗寒力。

4.幼龄茶园管理:“以采代剪,培养茶蓬”。

越冬管理:主要采取“培土”或“打小弓棚法”。

5.投产茶园管理“浇水,除大旱和追肥后及时浇水外,每年须浇好“催芽”、“润肥”、越冬水。

(四)采摘分级。

1.采摘时间:每年4月中下旬至9月底为采摘期。

2.采摘要求:

(1)卷曲绿茶:

特级鲜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一芽一叶占总量16%至20%。芽长于叶或芽叶等长,大小均匀一致,色泽鲜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或红叶。

一级鲜叶: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初展,要求一芽二叶占36%至5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为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或对夹二、三叶,要求一芽二叶占21%~35%,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为无芽或对夹三、四叶,要求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2)扁形绿茶:

特级鲜叶:一芽一叶初展为主。

一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一叶初展占10%芽叶等长,大小基本一致,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色泽新鲜,芽叶完整,无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二级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叶为主不超过30%,要求色绿匀净,叶间距短,叶与梗夹角小,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三级鲜叶:一芽二叶或三叶初展、三叶不超过30%,不得色绿匀净,无杂质、病叶、紫叶、鱼叶、红叶。

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或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

(1)卷曲形: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做形烘干→提香→包装→入库。

(2)扁形:摊青→杀青→理条→做形(压扁)→辉干→包装→入库。

2.工艺要求:

茶鲜叶必须进行摊凉,摊放厚度不超过5cm,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杀青投叶要均匀,应遵守“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抛闷结合,多抛少闷;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杀青工具、温度和时间。做形时按照先高后低的原则调整温度,进行理条、整形。卷曲茶机械揉捻时,投叶量以杀青叶占揉捻筒容积的85%为宜,掌握的原则是:轻—重—轻原则,即嫩叶轻压轻揉,老叶重压长揉,嫩叶冷揉,老叶温揉;扁茶辉锅锅温为70℃至80℃左右,手法是抖、搭、推、磨相结合。

(六)质量特色。

1.感官指标:

(1)卷曲茶:

外形:条索卷曲、细紧、匀整;不同级别茶叶色泽从翠绿到墨绿,但不得枯黄、断碎。内质:香气高,从嫩栗香到尚纯;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但不得浑浊;滋味醇、无异味;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绿。

(2)扁形茶:

外形:外形扁平,不同级别茶叶从光滑到扁平;色泽从嫩绿到黄绿,匀整洁净。内质:香气高,从嫩香到纯正;滋味醇,无异味;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明亮;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亮。

2.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37%(m/m),粗纤维≤16.0%(m/m);对特级和一级崂山绿茶,氨基酸≥3%(m/m)。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崂山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崂山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

绿茶揉捻的作用有哪些

绿茶揉捻是绿茶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绿茶的品质和口感有着重要的影响。揉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破坏细胞结构:揉捻过程中,茶叶在外力作用下,叶片内的细胞结构被破坏,有利于茶汁的溢出,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解在水中,提高茶汤的浓度和滋味。

促进氧化:揉捻过程中,茶叶中的酚类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使茶叶呈现出黄绿色或墨绿色。同时,氧化过程也有助于提高茶叶的香气。

塑造茶叶形状:揉捻过程中,茶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形成卷曲、螺旋等不同形状,这既有利于茶叶在炒制过程中的均匀受热,也有利于茶叶在冲泡过程中的展开,使茶叶的外形更加美观。

提高茶叶品质:揉捻过程中,茶叶中的部分水分被挤出,使茶叶的含水量降低,有利于茶叶在炒制过程中的干燥。同时,揉捻过程中茶叶中的一部分苦涩成分被挤出,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口感。

促进茶叶内含物的交流:揉捻过程中,茶叶中的内含物在叶片内外进行交流,有利于茶叶中的各种成分充分融合,提高茶叶的品质。

增加茶叶的香气:揉捻过程中,茶叶中的香气成分得到释放,使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同时,揉捻过程中茶叶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香气物质,使茶叶的香气更加丰富。

总之,绿茶揉捻是绿茶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对绿茶的品质、口感、香气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揉捻,可以使绿茶的色、香、味、形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现,提高绿茶的整体品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hayejidi.com:443/lvcha/2589.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