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绿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而日照绿茶作为其中佼佼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如何才能种出优质的日照绿茶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日照绿茶种植管理技术。
一、选种与育苗
1. 选种
日照绿茶的种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目前,日照绿茶的主要品种有日照毛尖、日照翠峰、日照碧螺春等。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 土壤适应性:不同品种对土壤的要求不同,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品种。
- 抗病性: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种植成本。
- 产量与品质: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2. 育苗
日照绿茶的育苗一般采用扦插法。以下是育苗的步骤:
- 选择健康母树: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母树进行扦插。
- 剪取插穗:在母树上剪取健康的嫩枝作为插穗,长度约为10-15厘米。
- 消毒处理:将插穗放入75%的酒精中消毒,防止病菌感染。
- 扦插:将消毒后的插穗插入土壤中,深度约为3-5厘米。
- 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当遮阴,促进插穗生根。
二、种植与管理
1. 土地选择
日照绿茶对土壤要求较高,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充足的沙壤土。以下表格列举了不同土壤类型对日照绿茶的影响:
土壤类型 | 土壤pH值 | 土壤肥力 | 影响因素 |
---|---|---|---|
沙壤土 | 5.5-6.5 | 较高 | 产量高,品质好 |
砂土 | 6.0-7.0 | 一般 | 产量一般,品质一般 |
粘土 | 4.5-5.5 | 较低 | 产量低,品质差 |
2. 种植密度
日照绿茶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2000-3000株。过密会影响通风透光,降低产量和品质;过稀则浪费土地资源。
3. 栽植时间
日照绿茶的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4. 管理措施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时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保持土壤肥力。
- 灌溉: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修剪:适时修剪枝条,保持树形美观,提高通风透光。
-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三、采摘与加工
1. 采摘
日照绿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采摘时间一般在春季。以下表格列举了不同采摘时间对日照绿茶品质的影响:
采摘时间 | 品质特点 |
---|---|
春季 | 口感鲜爽,香气浓郁 |
夏季 | 口感略涩,香气略淡 |
秋季 | 口感醇厚,香气持久 |
2. 加工
日照绿茶的加工方法主要有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以下是具体操作方法:
- 杀青:将采摘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进行高温杀青,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防止氧化。
-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成条状,提高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 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使其水分降至一定比例,便于储存和销售。
总结
日照绿茶种植管理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需要从选种、育苗、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种出优质的日照绿茶,为我国茶叶产业做出贡献。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日照绿茶该如何种植
(一)品种
选用黄山群体、龙井43、福鼎大白、鸠坑中小叶种茶树优良品种。
(二)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要求地块背风向阳,坡度在25°以下,土壤pH值4.5至6.5,有机质含量大于1.0%,土层厚度不低于60厘米,地下水位在100厘米以下。
(三)栽培技术
1.播种: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每穴播5至6粒种,出苗后定3至4株健壮苗。
2.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最佳时间为3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栽后浇足定根水,并进行保墒。
(四)采摘
1.采摘时间:每年4月10日至9月30日为采摘期。
2.采摘标准:特级茶要求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一芽一叶在10%以下;一级茶要求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含一芽二叶在20%以下;二级茶要求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初展为主,含一芽三叶在30%以下;不同级别茶叶均需按标准分批即时采、合理采。
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和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
日照政府对日照绿茶的发展做出的措施
品质提升闻名四方产业发展实现双赢近年来,日照绿茶产业生机勃勃,发展迅速。在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质监部门的技术支持下,在广大茶农的辛勤努力下,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质量不断提升,知名度日益提高,产销量逐年增加,地方财政和茶农的收入稳步增长。通过走标准化公害绿茶的发展路子,通过政府与茶农建立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日照绿茶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品质提升闻名四方,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一、加大科研力度,提升茶叶品质
与南方一些地区相比,日照昼夜温差大,四季气候变化较大,但与北方其他地区相比,日照的海洋性气候又具有种植茶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保证日照绿茶的优良品质,有关部门多次到外地考察,选择适合日照种植的优良茶种,茶叶质监部门更是加大科研力度,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深入研究各茶树品种在日照地区种植后的变化。
2008年2月份山东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取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认可证书。这标志着该站在组织结构、质量管理体系、设备、环境设施、人员能力水平以及检验技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也标志着该站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8年8月26日,由山东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和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的《日照茶区与南方茶区不同茶树品种生育特性和茶叶品质对比调查研究》课题顺利通过国家鉴定。课题组对日照茶区栽培的黄山群体、鸠坑、福鼎大白、龙井43等主要茶树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这些品种在日照茶区生态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性状差异、内在营养成分的变化以及品种的驯化而产生的性状变异,筛选出适合日照茶区生长的茶树品种;通过机制名优茶加工试验,总结出适合日照茶区机制名优绿茶的加工工艺,充分展现了日照绿茶的品质特征。调查研究发现,同一品种茶树生物学特性在日照茶区发生了变化,如春茶萌发期比原产地晚30多天,叶形变小,叶片增厚,栅栏组织明显增加。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发现日照绿茶比原产地绿茶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茶多酚含量降低,酚氨比有明显的降低。以福鼎大白为例,5月1-5日的日照茶区一芽一叶样品采集分析数据显示,氨基酸含量比原产地增加81.1%,茶多酚含量减少16.6%,酚氨比减少39.6%。因此,该项目可以通过检测氨基酸、茶多酚的含量,作为鉴别日照绿茶的依据,为保护和促进日照绿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最终专家们给出了“选题正确,立项及时,技术路线科学合理,资料齐全,数据可靠,圆满完成了项目下达的任务”,“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鉴定意见
同时,采取标准化管理,“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采摘、统一建档”的“四统一”管理,加大从选种到采摘的全程标准控制。经过不懈努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绿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东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山东著名商标等荣誉纷至沓来,全市茶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知名度大幅提升,茶叶产品畅销上海、北京等国内市场。
二、加大保护力度,打响日照品牌
为进一步扩大日照绿茶的影响力,加大对日照绿茶的保护力度,省质监局发布了《日照绿茶》地方标准,由市质监局和市农业局联合发布了《日照绿茶投产茶园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幼龄茶园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有机茶园生产技术规程》,完善了示范区建设所需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体系。根据日照市政府35号令《日照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山东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根据全市茶叶质量状况,及时向市政府写出了《日照绿茶产业分析》、《日照绿茶整顿方案》等材料,帮助日照市的雪青、旭光、浮来青、碧波、圣谷山、莒国翠6家茶叶加工企业率先被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日照绿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为促进日照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还有14家绿茶生产企业正在申请日照绿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
三、加大发展力度,提高经济效益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日照绿茶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围绕建设绿色无公害基地和优质加工区域,拿出专门资金用于示范区茶园建设和加工企业的优化改造,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茶园,对企业进行优化改造,改善茶叶加工环境。地方政府与茶农建立了合作社,由政府提供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帮助茶农科学种茶。不断建立完善“企业+标准+基地+农户”、“村集体+标准+服务+农户”、“企业+标准+基地”、“茶叶专业合作社”等有效组织形式,将农户分散经营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用统一的标准组织生产,切实解决分户生产标准不一致或不按标准组织生产的问题,建设并扩大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扩大示范区效果,将茶叶标准化生产的有效经验转化到其他农业产业,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日照绿茶走科学发展的路子,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科学加工,效益逐年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和茶农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双赢。以岚山区为例,无公害示范茶园面积从最初的承担企业自有茶园1000亩,扩增到22663亩,示范农户从开始的5个村701户增加到9830户,辐射农户40000多户,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达20万人。该区茶叶产量从最初的3596吨增加到6064吨,总产值达到44611万元,亩产值达到4979元。年均茶叶产量达到5862吨,年均产值达到38115万元。
用合作共赢的模式,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日照绿茶正以更高的质量、更快的步伐持续发展,开创绿茶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日照绿茶种植成本
日照绿茶的种植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力与土壤改良:日照绿茶需要适宜的土壤和良好的地力才能健康生长,农民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来满足茶树的需求,包括施肥、翻耕等,其中施肥的成本较高。
2.茶苗采购与栽植:农民需要购买适宜的茶苗,并进行栽植工作。茶苗的价格根据品种和数量不同而有所差异。
3.防治病虫害:茶树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农民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包括药物购买和施药等。防治病虫害的成本取决于茶树种植面积和病虫害的频率。
4.水源管理:茶树需要适量的水源才能生长,农民需要投入资金维护水源,包括修建水渠、安装灌溉设备等。
5.人工费用:种植茶树需要农民的劳动力,农民需要支付工人的工资。
6.其他费用:包括种植设备和工具的购买与维护、土地租金(如果有的话)等其他费用。
总体而言,日照绿茶的种植成本因地区、规模和管理方式等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种植茶树的成本较高,但日照绿茶市场需求旺盛,如果能够有效管理和经营,还是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