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袤的疆域上,有一片神秘的高原,那里阳光充足,云雾缭绕,空气清新,这就是被誉为“绿宝石高原”的云南。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茶叶——绿宝石高原绿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片神秘的绿意,品味那独特的茶香。
一、绿宝石高原的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绿宝石高原位于我国云南省西北部,海拔在2000米以上,东临贵州,南接广西,西连西藏,北接四川。这里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气候湿润,四季如春。
(二)气候特点
绿宝石高原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三)土壤条件
绿宝石高原的土壤主要为红壤,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二、绿宝石高原绿茶的品种及特点
(一)品种
绿宝石高原绿茶的主要品种有:滇红、滇绿、滇青、滇白等。
1. 滇红:色泽红艳,滋味鲜爽,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滇味。
2. 滇绿:色泽翠绿,滋味鲜爽,香气清幽,具有浓郁的兰花香。
3. 滇青:色泽碧绿,滋味鲜爽,香气清雅,具有独特的果香。
4. 滇白:色泽白绿,滋味鲜爽,香气清雅,具有独特的花香。
(二)特点
1. 品质优良:绿宝石高原绿茶选用优质茶树品种,经过严格的采摘、加工工艺,品质优良。
2. 香气独特:绿宝石高原绿茶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如滇红香气浓郁,滇绿香气清幽,滇青香气清雅,滇白香气花香。
3. 口感醇厚:绿宝石高原绿茶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三、绿宝石高原绿茶的采摘与加工
(一)采摘
绿宝石高原绿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春季,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采摘时,要求茶叶新鲜、完整、无病虫害。
(二)加工
绿宝石高原绿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
1. 杀青:将采摘的茶叶进行高温杀青,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防止茶叶氧化。
2.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形成一定的形状,增加茶叶的香气。
3. 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使茶叶水分降至一定标准,保持茶叶的品质。
四、绿宝石高原绿茶的保健作用
绿宝石高原绿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以下保健作用:
1. 抗氧化: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
2. 降血压:绿茶中的茶多酚可以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3. 降血脂:绿茶中的茶多酚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4. 提神醒脑:绿茶中的咖啡因可以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
5. 助消化:绿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消化,缓解便秘。
五、绿宝石高原绿茶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绿宝石高原绿茶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以下是对其市场前景的分析:
1. 消费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对高品质绿茶的需求。
2. 地域特色:绿宝石高原绿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3. 品牌效应:随着品牌建设的不断加强,绿宝石高原绿茶的市场知名度将逐步提高。
4. 政策支持:国家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绿宝石高原绿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绿宝石高原绿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保健作用,在茶叶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宝石高原绿茶将成为我国茶叶市场的一颗璀璨明珠。
贵州绿宝石绿茶好吗
贵州绿宝石茶属于上等茶叶,茶叶制作手法独到,茶汤品味好。
绿宝石茶为绿茶类,是贵州十大名茶之一,是2003年经贵州本土茶叶专家牟应书先生研制成功的创新茶品类。
绿宝石的原料大胆采用一芽二三叶,避开独芽、一芽一叶制作绿茶,采用贵州牟氏制茶工艺,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自动化加工技术而成,呈盘花形状,颗粒紧实,色泽绿润,冲泡后茶叶自然舒展成朵,嫩绿鲜活,栗香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冲泡七次犹有茶香,享有“七泡好茶”的美誉。
“绿宝石”由贵州茶叶泰斗牟应书命名,因干茶呈盘花状,颗粒紧实,犹如宝石,同时汤色绿润,冲泡后茶叶自然舒展成朵,嫩绿鲜活,恰似绿宝石光泽,滋味鲜爽浓醇回甘,故称为绿宝石。
[茶叶]绿宝石和珠茶有区别吗特征是什么区别在哪里
绿宝石也可以叫珠茶,这种茶很多,福建那也有,叫绿碧螺,广西有生产这样的凌螺春
平水珠茶,一般原料较老。以出口为主。而绿宝石之类相对要嫩一点,成本更高,以内销为主。
绿宝石:
生态茶园
绿宝石茶园均坐落在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的贵州高原。选择环境生态良好,周围几十公里无工业生产企业,土层较厚的山林处女地,并由具备欧盟检测标准资质的机构对该区域内的农残、重金属、大气质量进行检测、监测,均符合有机茶园种植标准后方可进行规划开垦,经土地改良后方可种植。除此之外,基地还需通过欧盟有机认证及出口基地备案。
在茶园施肥上,基地每年施用有机肥或生态农家肥三次,禁用催芽素,并与贵州大学合作,研发茶园专用有机肥,试制肥已投入茶园;茶园病虫害防治上,全部采用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农药管控等绿色防控技术,从茶苗种植开始就不使用化学农药;推进茶园机械化管护和采摘,人工除草五至七次,禁用除草剂。茶青以一芽二三叶为主,采摘期120天。
生产流程
鲜叶抽检
鲜叶采摘前,对鲜叶进行取样,检测农残及重金属含量是否达到欧盟标准。达标后,方可开采用于加工。
摊青
采用自然萎凋和鼓风辅助的方式。进厂鲜叶必须通过摊青过程,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降低鲜叶中含水量,青草气散失,清香显露,氨基酸增加,提高水浸出物含量,叶绿素适度分解使叶色加深,叶脆度降低,叶片萎蔫,有利于提高“绿宝石”茶的外形和内质。
杀青
杀青的目的:一是利用高温钝化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鲜叶中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使加工叶保持翠绿的色泽;二是利用高温,促进鲜中内含成分的转化,发展香气,散发青草气;三是蒸发部分水分,使叶质变软,增强韧性,有利于把茶叶揉捻成条,为“绿宝石”茶做形打好基础。
揉捻
使茶叶卷紧茶条,缩小体积,塑造外形,适当的揉压,使叶细胞扭曲变形,茶汁外溢,有利于提高茶叶色泽,增加耐泡程度和提高茶叶的鲜爽度等。
干燥提香
提香的目的和作用:使茶叶的香气得到最大提升,形成“绿宝石”茶纯正的香气。
精制
通过精致生产线,对毛茶实行筛分、色选、提香、人工目视检测、匀堆等工序,将毛茶进行分级,剔除黄片、茶梗等异物,确保产品品质稳定。
品级
一级:颗粒盘花状,干茶尚均匀厚实,外观绿润;茶汤黄绿较为明亮,滋味纯正;叶底较完整,柔软,绿亮;香气纯正,清香可口。
特级:颗粒盘花状,干茶较均匀厚实,外观绿润;茶汤黄绿较为明亮,滋味纯正,叶底完整,柔软,绿亮;香气浓郁较为持久,尽显春日生机。
特级上等:颗粒盘花状,干茶均匀重实,外观绿润,有毫;茶汤黄绿明亮,滋味纯正;芽叶整体较为完整,柔软,绿亮;香气浓郁持久,封存盎然春意。
冲泡方法
1、热泡法
以开水温杯/壶(推荐白色盖碗或直升杯),投茶,加入85℃左右热开水(煮水至沸腾后冷却),每1g茶约50ml水,1~3泡10-15秒,4~7泡时间延长为20~25秒。
2、冷泡法
绿宝石绿茶不仅可以热泡,在夏季冷泡绿宝石同样鲜爽怡人,矿泉水或凉开水均可,每1g茶加入50ml水,20-30分钟后即可饮用,放置一个小时茶味更佳。
珠茶特点:
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色泽绿润,身骨重实,如同珍珠。香高味浓,经久耐泡,叶衣黄绿明亮,芽叶
珠茶
完整。
珠茶,是“圆炒青”的一种,又称“平炒青”,因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而得名,精制成出口茶称珠茶或称“平绿”。
珠茶被誉为“绿色的珍珠”,主销西北非,美国、法国也有一定的市场。出口的“天坛牌珠茶”曾于198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第23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荣获金质奖。
贵州省凤冈县的“绿宝石”茶的历史和简介!!!
【绿宝石】绿茶是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之一,其原料出自贵州海拔800——1200米、纯天然、无污染,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地带贵州凤冈。采用一芽二、三叶成熟茶青。加上贵州贵茶有限公司独一无二的茶园肥培管理技术和超出传统的有机肥料培育而成。目前绿宝石绿茶已经申报了4项独有的专利技术,“绿宝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已经被贵州省科技厅列入为重点科技项目。
绿宝石茶是贵州省贵阳春秋实业有限公司于1999年开始研制,2003年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上市销售,历经5年时间。开创贵州省用一芽多叶茶青生产名茶的先河,由于色香味形俱佳,充分展现了贵州绿茶的高原茶韵,是贵州名优绿茶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自上市以来,得到广大茶叶爱好者的青睐和专家学者的赞誉,产品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一、产地环境
凤冈县是我国悠久的茶叶产区,是古夷州的辖区。唐陆羽《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是历代生产高品质茶叶的区域,深厚的茶文化历史为开发名茶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
绿宝石茶主产区位于黔北茶海核心地带的凤冈县永安乡,地处东径107.43度,北纬27.59度。年均气温15.2℃,年均降雨量1200mm,海拔800-900m,森林覆盖率达53.7%,荣获全国生态百强县之列。茶区丘陵地形,土壤深厚肥沃,富含锌硒元素,荣获“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称号。走进茶区,林茶相间,百鸟争鸣,尤如人间仙境。8万亩茶海的核心部分,其中经中国有机茶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茶园1万多亩,为生产绿宝石名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
纵观我国现有名茶,绝大多数都采用细嫩的芽茶或一芽一叶鲜叶加工而成,其不足之处是幼嫩芽叶的内含有效成分较低,成品茶普遍存在滋味淡薄,不耐冲泡的弱点上,降低了茶叶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价值,同时卖价高昂,多数茶叶爱好者可望不可及,加之采制时间短,采摘费时费工,不利于名茶的发展。我公司开发一芽多叶茶的名茶初衷,是希望通过从种茶到制茶的技术改革创新,研制出具有产量大又有名茶风格的产品,为广大茶叶爱好者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名优茶。从而促进名茶产业的更大发展。
绿宝石绿茶“七泡歌”
一泡香扑鼻,二泡心舒畅。三泡人微醉,四泡微汗淌。五泡松肌骨,六泡精神爽。七泡忘烦忧,茶香浓依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