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绿茶加工视频(名优绿茶加工视频大全)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中,名优绿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深受茶友们的喜爱。这些名优绿茶是如何从鲜叶变成我们手中的一杯美酒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优绿茶的加工世界,感受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

一、名优绿茶加工流程概述

名优绿茶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采摘、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筛选、包装。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 采摘

采摘是名优绿茶加工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采摘时间、采摘标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品质。一般来说,名优绿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即采摘嫩芽和嫩叶。

采摘时间 采摘标准
春季 一芽一叶
夏季 一芽一叶
秋季 一芽一叶

2. 摊青

摊青是将采摘下来的鲜叶摊放在竹筛或竹篾上,让其自然萎凋。摊青时间一般为2-4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天气和鲜叶品质而定。

3. 杀青

杀青是利用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防止茶叶发酵。杀青方法有炒青、蒸青、微波杀青等。炒青是最传统的杀青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名优绿茶。

4. 揉捻

揉捻是使茶叶卷曲成条状,增加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揉捻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揉捻程度根据茶叶品种和品质要求而定。

5. 干燥

干燥是将揉捻好的茶叶进行烘干,使其水分降至6%以下。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晒干等。烘干是最常用的干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名优绿茶。

6. 筛选

筛选是将干燥好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茶叶。筛选标准根据茶叶品种和品质要求而定。

7. 包装

包装是将筛选好的茶叶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销售。

二、名优绿茶加工要点

1. 采摘时间:名优绿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春季,此时茶叶品质最佳。

2. 杀青温度:杀青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3. 揉捻程度:揉捻程度要根据茶叶品种和品质要求而定,过轻或过重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4. 干燥温度:干燥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5. 筛选标准:筛选标准要根据茶叶品种和品质要求而定,确保茶叶的品质。

三、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以下是一些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1. 机械化程度提高:名优绿茶加工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可以实现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

2. 自动化程度提高:名优绿茶加工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可以实现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

3. 绿色环保:名优绿茶加工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茶叶品质提升: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名优绿茶的品质。

名优绿茶加工过程是一门复杂的技艺,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名优绿茶的加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品味名优绿茶的韵味,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绿茶加工“杀青”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杀青的技术要点:①“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杀青初期为了迅速、及时地钝化酶的活性,要求叶温在1~2分钟内迅速上升到85℃以上,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4分钟,否则就可能出现红梗、红叶。待完全破坏酶的活性后,叶温要下降,尤其是当杀青叶的含水量减少到60%左右时,叶温太高,会产生焦边。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一般来说,嫩叶含水率高,酶活性也高,杀青时温度要高,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老叶含水率低,酶活性也低,杀青的温度可相对低一些,时间相对短一些。③正确掌握杀青程度。大宗绿茶加工,一般要求杀青叶的减重率在30%~40%,含水率为60%~62%为杀青适度。名优茶加工,杀青叶含水率以55%~58%为适度。从感官上来看,适度的杀青叶,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黏性,梗可弯曲而不断,紧握则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绿茶的正确泡法和喝法

1、茶具:饮用绿茶,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类瓷质洁白,便于存托碧绿的茶叶和茶汤。

2、水质:泡绿茶的水质要好。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以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

3、水温: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沏茶的水温要在80度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也会使茶汤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

4、茶与水的比例:通常茶与水比为1:50至1:60(即一克茶叶用水50ml至60ml)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5、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于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于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杯沿1cm至2cm即可。绿茶中得多数有效成分在第一次冲泡后浸出量最大,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因此绿茶一般以冲泡三次为度。非常细嫩的高级茶一般冲泡两次即可。

高档细嫩名绿茶,一般选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绿茶,因不在于欣赏茶趣,而在于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或畅叙友谊,因此,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

待绿茶茶汤凉至适口,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细细领略名绿茶的风韵。此时舌与鼻并用,可从茶汤中品出绿茶嫩茶香气,顿觉沁人心脾。

此谓一开茶,着重品尝茶的头开鲜味与绿茶茶香,饮至杯中绿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不宜一开全部饮干),再续加开水,谓之二开绿茶。如若泡饮茶叶肥壮的名绿茶,二开绿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余味无穷,齿颊留香,身心舒畅。饮至三开,一般茶味已淡,续水再饮就显得淡薄无味了。

扩展资料:

绿茶的冲泡方法注意事项:

1、绿茶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

2、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扭捏一下即可倒掉。

3、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左右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cc的白开水。

4、冲泡好的茶要在30分钟~60分钟内喝掉,否则茶里的营养成分会变得不安定。

5、在冲泡绿茶时,我们一般把握以下三种方法,并根据茶叶的特征来进行冲泡。

6、泡茶过程上投法细嫩绿茶碧螺春灌水(7/10)—投茶(平均投放);中投法疏松绿茶黄山毛峰灌水(1/4)—投茶—温润泡—灌水(7/10);下投法紧结绿茶西湖龙井投茶—灌水(1/4)—温润泡—灌水(7/1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绿茶

绿茶,红茶,白茶 有什么区别

喝茶多年的你知道绿茶、红茶、白茶有什么区别吗?你知道安吉白茶并不是白茶吗?

茶叶专家陈椽教授在1979年根据不同茶叶的品质、制作工艺及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将我们国家当时的茶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也就是现行国标茶叶分类的划分基础。

各种茶叶的本质区别在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黄烷醇的氧化程度不同(打个比方,就好像含多酚类物质的苹果,切开后一段时间就会变色,而不同种茶叶加工就是抑制或者促进多酚类物质的这个过程)。下面是根据茶多酚的氧化程度从浅到深一一给大家介绍。

第一

讲究新鲜的绿茶

绿茶的工艺特点在于鲜叶采摘后迅速地以高温杀灭其中酶类物质,抑制茶多酚氧化(不发酵茶)。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即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喝绿茶讲究的是新鲜,所以古人有“试新茶”的娱乐,就是在于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漫长等待,好不容易开春新茶上市,可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氛。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早上市的绿茶越贵的缘故。

另外,绿茶越嫩滋味也就越鲜爽,比如黄山毛峰的“鸡汤味”。所以名优绿茶大多采用极嫩的原料制作。对于绿茶,外形比内质重要得多。所以选购绿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茶叶的嫩度、整碎程度、紧实度以及色泽。

第二

工艺简单的白茶

白茶是制作最为简单的一种茶类,它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茶多酚的氧化,给它两三天的时间让时光慢慢酝酿这纯然天成、没有任何烟火气息的茶(微发酵)。

因为不杀青、不揉捻也不焙火白茶也几乎没有什么汤色。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白茶如果干茶看起来太绿或者太红都是不对的,这些都说明了制作工艺上的缺陷。

第三

闷黄的黄茶

黄茶很少见,甚至生活在黄茶茶区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黄茶。但是会烧菜的人都知道青菜闷在锅里就会变黄。黄茶也是这样。黄茶在像绿茶一样杀青之后,可以通过湿热和干热两种方式让绿茶的茶叶变黄(轻发酵)。

做出来的茶,干茶是黄色的,茶汤是黄色的,叶底也是黄色的。不过现在大多黄茶的制作都转化不足,看起来太像绿茶了。

第四

香气浓郁的乌龙茶

乌龙茶也叫青茶,虽然说是半发酵茶,但是这个“半”实在是不怎么准确。因为在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包种茶快接近绿茶了,发酵程度最重的东方美人茶快接近红茶了(这两种极端的茶都是台湾的)。而乌龙茶产量最大的是福建,你们知道的铁观音和大红袍。乌龙茶的特点在于先促进茶多酚的氧化,然后突然终止氧化,因此乌龙茶兼具绿茶和红茶的特点。

乌龙茶具有显著的香气,这跟它使用成熟的茶叶制作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就明确了乌龙茶需要沸水冲泡。没有哪个茶类比乌龙茶更讲究冲泡技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乌龙茶又叫做工夫茶。

第五

汤色红亮的红茶

萎凋、揉捻、发酵都是为了促进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全发酵)。茶多酚本身是一种无色的物质,其中的儿茶素在红茶加工的过程中聚合形成了黄色的茶黄素和红色的茶红素,因此红茶的茶汤红亮、叶底也是红色的。只是红茶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的散失,茶叶表面的茶色素颜色加深因此红茶的干茶是黑色的。

第六

茶马古道的黑茶

同样的促进茶多酚氧化和内质转变的茶,黑茶和红茶的不同在于红茶的酶促反应动力来自茶叶本身的酶,而黑茶来自微生物产生的酶。所以黑茶称之为抑制茶叶自身酶活而促进微生物活动的后发酵茶。和其它微生物发酵食品一样,黑茶具有一定促进消化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

早期黑茶大多销往边牧地区,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物资的是它而不是红茶也不是乌龙茶。由于黑茶对于边牧民族而言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也就比较大,因此长期以来黑茶都使用较为粗老的原料制作,并且饮用时经过熬煮而不是冲泡。

不过现在也有使用采摘较嫩的原料制作的黑茶,如宫廷普洱等,适合冲泡饮用。所以呢,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着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像泡白茶、红茶一样冲泡着喝。另外如果冲泡的是紧压的茶饼或者茶砖,可以多洗一两次茶让茶叶舒展开来再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茶叶基地网

    本文地址:https://www.chayejidi.com:443/lvcha/8754.html

标签: